【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了新興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與方式,同時也對傳統(tǒng)紙質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作為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應該正視新媒體時代發(fā)展中的挑戰(zhàn),磨煉自己在新聞采訪中的提問方式與提問技巧,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新聞采訪活動的質量。本文將從電視記者新聞采訪的提問原則、電視記者新聞采訪中的提問方法與技巧以及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三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視記者;新聞采訪;提問方法;提問技巧
中圖分類號:TN94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043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對我國傳統(tǒng)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推動著傳統(tǒng)新聞媒體的升級與轉型發(fā)展,如果我國傳統(tǒng)媒體依舊對時代的發(fā)展不聞不問,最終一定會被時代所拋棄。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是我國傳統(tǒng)新聞媒體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新媒體發(fā)展的背景下,采訪記者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提問技巧,優(yōu)化提問的方法,才能夠提升采訪活動的質量,進而吸引人們的關注。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更加優(yōu)越的時效性與交互性,電視媒體要想吸引更多的觀眾,就應該完善現場采訪工作,提升采訪節(jié)目的質量,提高新聞的質量與可觀看性,這樣才能夠為觀眾提供準確的新聞內容,進而提升傳統(tǒng)媒體的市場競爭力。
1. 電視記者新聞采訪的提問原則
1.1 提前完善采訪計劃
電視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活動之前應該提前完善采訪計劃,并圍繞采訪計劃的目標進行流程的安排。比如確定采訪的主題,并在采訪的過程中突出某些關鍵詞,同時還應該確定采訪工作內容的主次,提高采訪工作的效果。
1.2 全面了解被采訪者
要想與被采訪者建立友好的關系,同時在采訪的過程中挖掘出更多的相關信息,新聞記者還應該提前對被采訪者進行了解與剖析,充分了解被采訪者的相關信息。比如,新聞記者應該在采訪活動開始之前調查了解被采訪者的家庭背景、經歷等信息,使得自己對被采訪者有一個初步的分析與了解,這樣在后期開展采訪工作時能夠根據其相關信息進行采訪與提問。
1.3 學會聆聽被采訪者
在采訪進行的過程中,記者要想得到有效的采訪信息就應該學會聆聽被采訪者,同時體現出對被采訪者的尊重。這樣一來,被采訪者才能夠對新聞記者產生信賴的心理,拉近采訪雙方的距離,更加便于后續(xù)采訪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新聞記者還應該選取適當的實際進行提問,這樣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回答,同時提高采訪活動的質量。
2. 電視記者新聞采訪中的提問方法與技巧
2.1 選擇適當的提問方式
記者在電視采訪中能夠選擇的提問方式非常多,最常見的就是開門見山式的提問方法,記者使用該提問方式能夠直接向受訪者提問,能夠節(jié)省采訪的時間,但是由于這樣的提問方式過于直接,有的受訪者并不能夠接受這樣的提問方式,反而會導致受訪者出現反感的情緒,最終導致采訪活動失敗。其次,在采訪過程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記者可以采取迂回型的提問方式,尤其是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表達的受訪者,記者可以提出一些開放型的問題,逐漸增加問題的深度,最終能夠與受訪者建立友好信賴的關系,幫助記者獲得更多的新聞信息。因此,面對不同的采訪情形應該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這樣才能夠提高采訪工作的質量,挖掘出更深入的新聞信息。
2.2 提高自身新聞敏感度
首先,新聞記者應該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從最開始的信息爆炸,到現在形成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要特征,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辨認出真實且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已經成為了新聞編輯關注的一個問題。作為電視新聞記者,對于海量的信息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夠跟風,應該學會深入挖掘新聞事件的內涵,努力為公眾呈現真實的新聞內容,正確引導社會的價值觀發(fā)展。其次就是應該盡量貼合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新聞本身的服務對象就是人民群眾,作為新聞記者更加應該加深這種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深入人民群眾,了解其真實的需求與喜好,這樣才能夠編輯出大眾認可和支持的新聞內容。最后就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意識,對于新聞記者來說,面對新媒體時代,更加應該從創(chuàng)新方面入手,吸引公眾的注意力,促進行業(yè)的發(fā)展。
2.3 根據環(huán)境選擇采訪方式
不同的采訪環(huán)境也會影響采訪的效果,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開始之前還應該對采訪環(huán)境進行了解,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選擇不同的采訪技巧。在開始采訪
前,記者應該對新聞內容作出經驗預判,并根據這種預判選擇合適的采訪方式,比如攝影采訪、錄音采訪等。如果電視記者需要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采訪,則應該進行隱蔽采訪,選擇使用針孔攝像頭等工具進行錄音采訪。盡量保障新聞采訪記者的人身安全,同時保障新聞的真實性。
2.4 充分掌握采訪細節(jié)
采訪活動中的細節(jié)也是非常重要的,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應該對其中的細節(jié)進行把控,這樣才能夠提升受訪者的感受,促進采訪過程的順利進行。對于采訪記者來說,其細節(jié)把控主要就是對于提問環(huán)節(jié)的把控,記者在進行提問的時候應該時刻圍繞新聞的主題,同時控制提問的力度,能夠根據受訪者的情緒變化情況調整提問的內容,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采訪環(huán)境,進而獲取更多的新聞信息。
3. 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新聞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
3.1 挑戰(zhàn)
首先,在新媒體時代中,我國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行速度與效率都比較低,甚至會出現新聞消息內容滯后的現象?;ヂ摼W技術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也突出了信息技術高速性與綜合性的特點,往往是傳統(tǒng)媒體還沒有進行新聞的報導,新聞事件可能就已經通過互聯網自媒體進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由于自媒體獨特的屬性可能會出現失真,引起不良的社會影響。其次,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為了提高效率會忽略新聞內容以及內涵的深度,這樣就難以滿足新聞受眾的實際需求,難以向人們傳遞有價值的信息。面對以上新媒體時代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媒體在融媒體背景下應該以挖掘新聞深度內容為發(fā)展的優(yōu)勢,保障新聞編輯的內容和深度,同時以新媒體的發(fā)展平臺為技術優(yōu)勢,實現傳統(tǒng)電視行業(yè)與新媒體的優(yōu)勢互補,這樣才能夠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zhàn)。
3.2 機遇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在新聞媒體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并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融媒體就是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背景下產生的,信息技術在新聞編輯工作中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拓展信息獲取的渠道,同時還能夠促進信息傳遞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對于新媒體時代來說,新聞編輯以及傳統(tǒng)媒體的作用不再是簡單的搜集和傳遞信息,應該是在創(chuàng)新優(yōu)化傳播模式的前提下突破傳統(tǒng)新聞信息內容載體的局限性,充分應用先進的媒體設備進行信息的處理與傳遞,在拓展信息存儲方式的同時也能夠增加新聞媒體對于大眾的影響力。除此之外,要想滿足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要求,編輯人員更加應該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與學習能力,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推進新聞編輯的轉型發(fā)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不僅對傳統(tǒng)媒體造成了沖擊,同時也帶來了發(fā)展的機遇,而電視新聞記者應該提升自己的采訪提問技巧,及時更新發(fā)展理念,拓寬新聞獲取渠道,促進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奮龍.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中提問的方法與技巧[J]. 西部廣播電視,2018,005(009):130,132.
[2]駱萍萍.新時期電視記者在新聞采訪工作中的提問技巧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27):126.
[3]李淼.電視記者在新聞采訪工作中的提問技巧分析[J].傳媒論壇,2019,2(10):89.
[4]王冰.試述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中提問的方法與技巧[J].新聞傳播,2018,No.327(06):100-101.
[5]依應香.談電視記者新聞采訪工作中提問的方法與技巧[J].傳媒論壇,2019,2(08):69.
作者簡介:吳長宇:山東省龍口市人,制片人,中級記者,文學學士,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