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昌
六年級學生張××是留守兒童,寄住在親戚家。她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愛攀比、好說謊。針對上述情況,筆者確定了“告別自卑,自立自強”的輔導主題,分別從個別和團體兩方面對她進行心理輔導。
一、針對個案某一階段的心理問題,進行個別心理輔導
結(jié)合學生年齡特點及在某一階段存在的心理問題,筆者主要從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指導兩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心理輔導。
從學習環(huán)境方面進行干預。①合理調(diào)整座位,改變學習環(huán)境。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任何視覺或聽覺的信號都會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因此,筆者讓她坐在教室靠前的位置,并安排守紀律、愛學習的學生坐在她的周圍。這樣不僅可以讓她覺得教師時刻在注視著她,同時讓她在守紀律、愛學習的同學的影響下進行自我行為矯正。②用陽性強化法,提高其專注力。陽性強化法是通過獎賞、鼓勵等方式使某種行為得以持續(xù)的心理矯正法,適用于治療多動、學習困難等。首先,采用靈活、有趣、快樂的教學方式授課,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如,當她認真聽講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她,或給她一顆小星星。及時獎勵,讓她感到了愉快和滿足,因此她每次上課都會有所期待,盡量克制自己。③針對個案表現(xiàn),實行追蹤輔導。每周對其進行一次個案調(diào)查或談話,針對其表現(xiàn)情況,建立心理健康個案追蹤輔導記錄表,進行追蹤輔導。
從生活環(huán)境方面進行指導。①協(xié)助家長,制訂教育方案。張××外婆年歲已高,無力對其進行有效管教。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與其家長溝通后,將該生轉(zhuǎn)由其小姨照顧,并與其商討管理方案。如,幫助她建立獨立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制訂學習計劃,規(guī)定時間按時完成,提高學習效率。②定期溝通,讓其感受關(guān)愛。父母在孩子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孩子把自己的學習情況、生活上的瑣事告訴父母,既能滿足留守兒童對親情的渴求,又能幫助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加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溝通,讓孩子體味到父母對自己的深沉的愛,有效化解孩子對父母的不公正的怨恨。一是設立“親情電話”,每周星期三晚上,家長無論多忙,都要讓孩子聽一聽她們的聲音,給孩子關(guān)懷和鼓勵;二是設立“知心話信箱”,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生活上、學習上有了問題沒有可以咨詢的對象,造成很多孩子性格內(nèi)向。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在班級設立了“知心話信箱”,讓孩子用筆記錄自己遇到的困難、想要尋求的幫助及心理上的一些困擾,以利于教師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為他們提供幫助。
二、將個案問題生成團體輔導主題,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在和學生長期接觸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個案都具有一定普遍性。為此,筆者設計了“告別自卑,自立自強”的團體輔導班會。
自卑心理是一種對自己的潛力及品質(zhì)的評價過低而產(chǎn)生的消極心理活動。一個人如果長期被過重的自卑心理所籠罩、支配,就會失去自信,影響自身潛在才能和智慧的發(fā)揮。如何告別自卑、自立自強呢?
學習上,用舒爾特方格進行注意力訓練。舒爾特方格是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1cm×1cm的25個方格,格子內(nèi)任意填上阿拉伯數(shù)字1~25等共25個數(shù)字。訓練時,被測者用手指按1~25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施測者一旁記錄所用時間。7~12歲年齡組的測試者能達到26秒以下為優(yōu)秀,學習成績應是名列前茅,42秒屬于中等水平,班級排名會在中游或偏下,50秒則問題較大,考試會出現(xiàn)不及格現(xiàn)象。經(jīng)過訓練,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數(shù)完25個數(shù)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越集中。
在情緒的引導上,開展“我的情緒我做主”活動。開展多種活動,讓留守兒童關(guān)注自己的情緒,并學會調(diào)節(jié)孤獨、思念、無助等情緒,明白與人分享快樂,快樂會加倍;分享悲傷,悲傷就會減半。①情緒傳遞:一名學生進行各種臉部情緒展示,另一名學生猜。②頭腦風暴:控制情緒,我有好辦法——找朋友玩、寫日記、打電話、看電視、玩電腦、看書、唱歌等。③情緒宣泄:每人一張愛心卡片,把對爸爸媽媽思念的話寫下來,并讓他們放心。④唱情緒歌:“情緒就像氣象臺,喜怒哀樂變得快;生氣時,笑一笑,煩惱時,講出來;緊張時,靜一靜;傷心時,想得開;樂觀向上有自信,學習生活添光彩?!?/p>
(作者單位:襄陽市谷城縣冷集鎮(zhèn)胡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