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宏
【摘要】開展小學心理輔導工作,有利于學生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主動思考、分析以及解決問題,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為有效開展小學心理輔導工作,應(yīng)強化老師培訓,提高心理輔導知識工作能力;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助力心理輔導工作開展;豐富工作方法,構(gòu)建心理輔導多樣化平臺;重視實踐活動,提升心理輔導效果。
【關(guān)鍵詞】心理輔導工作;德育;小學
隨著教育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小學心理輔導工作倍受教育工作者重視。為此,小學做好心理輔導工作非常有必要,不僅可以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且滿足現(xiàn)代教育需求。
一、小學心理輔導工作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言,其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同時又處于小學與初中銜接的關(guān)鍵時期,此時強化心理輔導工作極其有必要。首先,能夠充分將學生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起來。小學心理輔導工作中,老師要改變原有主體地位,將學生主導性突出,由傳統(tǒng)灌輸式心理輔導慢慢的向主動接收轉(zhuǎn)變,將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增強其自信心。此時心理輔導工作便能夠?qū)W生潛在能力挖掘出來,進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緩解其學習方面的緊張、焦慮心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其次,滿足現(xiàn)代教育需求,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近幾年,教育改革深入人心,素質(zhì)教育全面落實,為此在新時代新需求的推動下,學生理解能力、知識掌握能力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使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這就要求心理輔導工作中要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開展效果并不理想,教育實效性較差。而做好相應(yīng)的心理輔導工作能夠較好的緩解這一現(xiàn)狀,將學生學習主體性突出,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勇于解決問題,進而將學習瓶頸突破,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心理輔導工作優(yōu)化策略
小學階段心理輔導作為小學教育工作中的關(guān)鍵節(jié)點,同樣也是重中之重,為此應(yīng)該給予高度重視,不斷強化心理輔導工作師資培訓,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采用多樣化心理輔導方法,重視實踐活動開展,進而提高心理輔導工作實效性。
(一)強化老師培訓,提高心理輔導知識工作能力
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的獲取主要通過老師,為此心理輔導工作開展中,老師便成為了重要的引導者、實施者,其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在心理輔導環(huán)節(jié),老師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心理變化,對每位學生心理特點準確把握,細心了解,在學生遇到心理障礙時,老師能夠?qū)⒆陨碜饔冒l(fā)揮出來,給予其正確引導,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心理輔導,為此強化師資心理輔導知識的培訓能夠?qū)⑿睦磔o導工作效果大幅度提高。而學校需要做的就是給予高度重視,將課余時間充分利用,為老師提供更多參與培訓的機會,也可以誠邀心理學專家來校為老師進行專業(yè)心理知識講解,在不斷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與借鑒中,使老師心理輔導知識越來越豐富,心理輔導工作的能力逐漸提高。
(二)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助力心理輔導工作開展
在小學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中,其實也就是交流與溝通的過程,而家長作為學生接觸最為親密的群體,對于學生心理、行為非常了解,為此在心理輔導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但由于很多家長教育理念、方法使用欠妥,無法捕捉到學生真實想法,而此時,老師要和家長配合好,實現(xiàn)雙方資源的共享,老師多和家長交流,借助家庭教育資源給予自身心理輔導工作更好的輔助,對學生心理變化及時把握,做到聽心、解惑、答疑、助成長。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一些時間來給予孩子陪伴,多溝通,多耐心,多表揚,少指責,少抱怨,少批評,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要積極主動的參與,比如“家長伴我長大”社會實踐活動等,一方面可以使家長與孩子間的感情更加深厚,另一方面這些多樣化的活動,使家長有機會對自己的孩子更加了解,與孩子一起成長。
(三)豐富工作方法,構(gòu)建心理輔導多樣化平臺
小學心理輔導工作開展中,多以談心為主,此方法并非是唯一的,而老師應(yīng)該注意到多樣化方法的運用,采用各種各樣活動開展心理輔導。第一,老師可借助班級大家庭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班級中每位學生身上散發(fā)的閃光亮,營造良好的氛圍,給予其他學生心理輔導。每個學生是獨立個體,言行舉止都會有所不同,這對于其他學生而言都會有影響,當班級中學生都能夠做到嚴于律己,做人做事講道德,那么整個班級中的學生便會向著健康方向發(fā)展。所以老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構(gòu)建動態(tài)化的心理咨詢小組,學生可以主動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正視心理問題,能夠站在不同層面思考問題,糾正錯誤行為,以學生帶動學生,在相互影響中共同進步。第二,老師可利用微信、QQ群等社交軟件,構(gòu)建心理輔導平臺,為學生心理困惑解答,強化溝通,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四)重視實踐活動,提升心理輔導效果
新時代新教育新要求,小學心理輔導工作同樣也應(yīng)該緊跟時代發(fā)展需求,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比如可采用問卷、面談等方法對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及時了解,進而有針對性的設(shè)計實踐教學活動,以學生興趣為基礎(chǔ),使學生在心理輔導實踐活動中收獲樂趣,無形之中得到心理感觸。老師要采用多媒體課件,將一些典型案例視頻播放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也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參與社會實踐,走出校園,來到消防機構(gòu)、清潔崗位等,感受社會工作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體驗更加豐富,另一方面這些身邊的案例、實踐活動極易引起學生共鳴與心靈感觸,此過程中心理輔導效果也會更佳。
總而言之,當前小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得到了教育領(lǐng)域的高度重視,而心理輔導工作便是緩解小學生心理問題非常有效的方法與渠道。由于小學生年齡以及認知特點的特殊性,在心理輔導工作中需要采用與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相符的方法,除了要強化老師心理輔導知識培訓以外,還要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的資源優(yōu)勢,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確保心理輔導工作質(zhì)量的同時,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樹堅.小學德育如何做好心理輔導工作[J].新課程·小學,2019(2):238.
[2]劉建輝.芻談小學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輔導工作[J].速讀(上旬),2018(8):228.
[3]婁秀雷.小學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輔導工作[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