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武
(遼寧省建昌縣種子管理站,遼寧 建昌 125300)
建昌縣的主要大田作物是玉米,種植面積60萬畝左右。產量低、質量差,畝平均產量400~600 kg左右。這雖然受自然氣候條件方面的制約,但更重要的是栽培技術低下、田間管理不到位。提高管理水平是實現建昌縣玉米高產的關鍵。
建昌縣地處遼寧西部,水資源缺乏,年平均降水量僅498 mm,水澆地面積不足1/10,玉米生產主要靠雨養(yǎng)。且春季十年九旱,春季玉米出苗率很難保證。
目前建昌種子市場每年銷售的玉米品種雜、亂現象普遍,農民難辨真?zhèn)?,且良種良法配套能力低;二是主栽品種生育期相對偏長,穩(wěn)產性差,穩(wěn)定性好的緊湊型耐密品種推廣面積相對較??;三是由于目前種子良繁體系尚不夠完整,不合格的玉米種子仍占有較大比例,部分農民貪圖便宜,從小商販或非正規(guī)種子經營部門低價購買劣質種子,或盲目種植未經審定、不適應本地種植的玉米品種,從而導致嚴重減產。
由于建昌縣目前主栽品種80%都是稀植大穗型品種,分布在東嶺下、南嶺下及縣城周邊的幾個鄉(xiāng)鎮(zhèn),種植密度過大是當前玉米生產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由于密度太大,導致單株生產發(fā)育不良、空稈率高、雌穗禿尖嚴重,以致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倒狀,造成減產。如果遇高溫干旱年份,減產更為嚴重。比如2018年高溫干旱年份,嶺下玉米產區(qū)倒伏率達50%以上,有的地塊幾乎絕產。嶺上喇嘛洞、老大杖子、魏家?guī)X、要路溝等鄉(xiāng)鎮(zhèn)推廣中密度、耐密品種面積較大,但大多數農民不掌握耐密品種栽培技術,認為越密越好,往往種植密度過大,倒伏、空稈也時有發(fā)生。
施肥不科學,導致作物營養(yǎng)失調、生長發(fā)育不良。 普遍存在偏施氮肥、輕磷肥的現象,玉米抗性差、產量低。其次,施肥量偏低,不能滿足玉米高產對養(yǎng)分的需求。另外,施肥方法欠妥,地表撒施化肥等現象較為普遍,肥效不能正常發(fā)揮,損失嚴重。還有肥料分配和施肥時期不當,習慣于前期“一炮轟”施肥,往往造成前期生長過旺,中后期脫肥,遠遠不能滿足穗分化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致使穗小、粒少、抗性差,產量低而不穩(wěn)。
建昌縣有灌溉條件的平肥地相對較少,典型的雨養(yǎng)農業(yè)。
建昌縣青壯年勞力輸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為老年勞力,受體力影響,玉米田間管理十分粗放。地下害蟲、玉米螟、黑穗病等病蟲害雖然發(fā)生較為普遍,但被很多農民忽視。
因地制宜選用良種,并做到良種良法配套,發(fā)揮良種的增產潛力是最簡單有效的增產措施[1]。近幾年實踐證明,稀植品種丹玉405、榮玉8號、明玉3號、聯達99等品種較高產穩(wěn)產;緊湊型玉米品種阜研168、京科968、方玉36等早熟、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多抗、耐密。生產上應該以這幾個品種為主導品種。
2.2.1 適時搶墑播種。玉米播種溫度條件是近一周地溫穩(wěn)定通過10~12℃。最遲播期要保證采收期氣溫在18℃以上。建昌地區(qū)一般為4月下旬為最佳,緊湊型品種5月上旬為最佳播期。近年來,遼西春旱嚴重,有效降雨一般在清明前后、后谷雨前后,因此,建議充分利用返漿水,頂犁播種,爭取一次保全苗,也是爭取玉米高產的關鍵。但必須注意:種子一定要包衣,以防止由于播種過早地溫過低造成粉種、漚種。實踐證明:冬季土壤貯水不足的情況下,建昌地區(qū)(特別是嶺上),玉米播期可提前到清明前后;冬季雨雪充足,春季土壤含水量較高、地溫過低時切不可盲目早播。
2.2.2 合理密植。要根選定的品種的特征特性,合理密植。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管理水平、種植方式、產量水平等實際情況,一般緊湊型玉米種植3500~4000株/畝;半緊湊型種植3200~3500株/畝;稀值大穗品種種植2800~3100株/畝。
2.2.3 保證保證質量。保證播種質量是提高出苗率主要措施。精選種子,挑出霉粒、小粒,種子大小基本一致;保證株行距一致、開溝(打塘)深淺和蓋土厚度一致;播種深度依土壤質地和墑情而定,一般4~5 cm,若土壤黏重或土壤含水量高,應淺播,蓋土厚度2~3 cm,若土壤墑情不足,應深播8~10 cm,蓋土厚度6~8 cm,播后踏實蓋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苗全、苗齊、苗壯,植株矮狀,葉色濃綠,根系發(fā)育良好。應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2.3.1 玉米出苗后必須及時檢查出苗情況。但補種或移栽都必須在3葉前完成。否則苗齡過大,影響花芽分化,造成光稈,失去意義。玉米間苗在3~4葉時進行、4~5葉定苗。
2.3.2 間苗、蹲苗后,及時中除草。
2.3.3 苗期的主要蟲害有地老虎、黏蟲等。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濕性粉劑拌炒香的米糠或麥麩(1∶50)撒于玉米地中誘殺幼蟲。黏蟲可用甲敵粉2.5 kg加細土15 kg制成毒土,撒施玉米心葉內。
2.3.4 穗期管理。重施玉米穗肥:大喇叭口期,結合趟地,施尿素35~50 kg/畝,施肥的方法是在根部10 cm處穴施,深5~10 cm,將肥料施入穴內然后大培土。穗期病蟲害及時防治:穗期主要蟲害是玉米螟,危害葉片,莖稈及雄穗,玉米螟近年來有發(fā)生嚴重趨勢。防治最好在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毒土或辛施螟了顆粒劑撒入心葉內,每畝1㎏;毒土可用50%可溶性巴丹500 g,加細土或煤渣粉30~40 kg拌勻即可;或放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每隔7d噴施1次,連續(xù)2~3次?;F诠芾恚捍似谥鞴ツ繕耸丘B(yǎng)根保葉,防止早衰和貪青,延長綠葉的功能期,防止籽粒敗育,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巧施粒肥:所謂巧施應看大田植株長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長相好,葉色濃綠,無早衰退淡現象的田塊,則可不施,以免延長生育期。若穗肥不足,植株發(fā)生脫肥現象,則應補施粒肥。粒肥施用的原則是宜早勿遲。一般施尿素10 kg/畝,挖穴深施。也可用1%~2%尿素與0.4%~0.5%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灌水與排澇:土壤水分應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開花授精,若天旱及時灌水,若田間持水量超過80%,注意排水。隔行去雄:在玉米剛剛抽雄時,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全田去雄1/2,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節(jié)省養(yǎng)分,減少蟲害,可增產5%~8%。去雄的方法:當雄穗從頂葉抽出1/3或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時將雄穗拔除。最好將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蟲株的雄花去掉,但地邊幾行不要去雄,以免影響授粉,去雄時切忌損傷頂端葉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莖葉,否則造成減產。人工輔助授粉: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風,連續(xù)2 d以上陰天,雨水多及高溫情況下,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9~11 h)進行,要邊采粉邊授粉。把采集到的新鮮花粉,除去穎殼后,用毛筆蘸取少許授到雌穗的花絲上,也可把花粉裝在小竹筒里,用2~3層沙布或絲襪封住竹筒口,把花粉筒對準花絲輕輕拍打。使花粉均勻地落在花絲上。
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枯白,籽粒變硬,黑帽層出現,顯出該品種籽粒色澤時,玉米即成熟可收獲,切忌搶早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