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芳 王書威
摘要:本文綜述了腦卒中男性患者臨床留置導尿的新進展,從導尿前期評估、導尿方法、留置尿管后膀胱功能訓練及拔除尿管后預防尿潴留護理的方面進行綜述,為臨床留置導尿的腦卒中男性患者提供護理指導。
關鍵詞:腦卒中;男性;留置尿管;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1-063-01
1、導尿前期的護理評估
1.1年齡
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及尿道的狹窄程度選擇合適的導尿管型號,避免或減少因尿道括約肌松弛而導致的漏尿現(xiàn)象。
1.2.病史
詳細詢問患者有無泌尿系統(tǒng)的損傷,有無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癥及排尿情況等。若患者有前列腺增生,則選擇型號合適的前列腺尿管。對于膀胱或者尿道有炎癥的患者,選擇尿管型號為F18-22,防止因排出的尿液有沉淀或者凝塊阻塞尿管。
1.3.疼痛評估
評估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對于疼痛敏感的患者,首先進行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導尿的恐懼及顧慮,其次導尿前將1%利多卡因2-3ml用5ml注射器注入尿道進行粘膜麻醉,然后用體腔器械導入潤滑液充分潤滑整個尿管,在患者深呼吸放松狀態(tài)下,緩慢插入尿管,減少插管的阻力。
1.4.尿管材質
以往臨床中使用的乳膠導尿管對粘膜刺激性強,且容易造成糞石、磷酸鈣沉積導致引流不暢,增加尿路感染機會。而硅膠導尿管與人體組織相容性高,表面光滑、柔軟,管徑大,不易阻塞,留置時間長,刺激小,減少并發(fā)癥,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應選擇硅膠導尿管[1]。
1.5.心理狀況
導尿前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向患者宣教導尿的作用及其操作過程,防止患者因緊張而導致下腹部及會陰部肌肉緊張,導致插管困難。操作過程中保護患者隱私,隔簾遮擋,男性患者盡量男醫(yī)生操作,女患者護士操作,減少患者思想負擔,利于插管,操作過程中與患者交談、分散注意力,動作輕柔、準確。
2、留置導尿的方法
2.1評估
導尿前進行充分評估,選擇合適的導尿管及操作方法。
2.2.清潔消毒
導尿前進行會陰沖洗,減少會陰部及皮膚粘膜的細菌。
2.3無菌操作
嚴格遵守導尿操作規(guī)程,均采用一次性滅菌物品,使用前嚴格檢查,預防感染。
2.4.無痛插管
插管前將1%利多卡因2-3ml注入到陰莖內(nèi),用無菌紗布提起陰莖與腹壁成60°并輕輕壓閉尿道口,使藥液完全保留在尿道內(nèi)3min[2]。再將體腔器械導入潤滑液涂抹到y(tǒng)型尿管分叉處并充分潤滑尿道,再緩慢輕柔插入尿管。此種方法明顯的降低患者插管時的疼痛,尿道粘膜麻醉及充分潤滑降低了摩擦力,增加患者插管的舒適度及成功率,減輕對患者尿道的損傷。
2.5.插管方法
男性尿道長,有兩個彎曲和三個狹窄,插入前先消除恥骨前彎,使陰莖與腹壁成60°角再插入。插入不暢時,與患者交談,分散注意力,囑患者深呼吸放松,待患者腹部及會陰部肌肉放松時再緩慢插入,避免周圍肌肉痙攣而導致插管困難。
3、拔除尿管前膀胱功能鍛煉
3. 1膀胱功能訓練
病人在病情穩(wěn)定、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接受訓練。清醒患者留置導尿管后立即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并根據(jù)尿意訓練患者夾閉尿管和打開導尿管。對于意識不清、不能自理的患者,夾閉尿管日間2h,夜間3?~?4小時,排空后夾閉尿管。膀胱容積為300-500毫升,根據(jù)每次釋放的尿液量,夾閉尿管時間可延長或縮短10-20min,達到訓練膀胱容量的目的。
3.2主動膀胱訓練
能自覺配合膀胱訓練的患者指導盆底肌肉自主回縮,每次收縮5-10s,每次重復10-20組。每天做2次運動,逐漸增加到每天4次,以加強控制尿液能力的訓練。搭橋運動能改善和增強盆底肌收縮功能,重建盆底肌,降低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增加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的協(xié)調性。
3.3.飲水計劃
對于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每2h飲用200-250ml水,若飲入流質,需要減去相應的水分,飲用時應在半小時內(nèi)緩慢飲入。每2天評估患者飲水計劃的有效性,并對飲食和排尿量作出適當調整。制定合理的飲水計劃,嚴格控制病人的液體攝入量,定期完全排空膀胱,督促病人自己記錄攝入量和排出量,可以有效地讓患者參與膀胱功能訓練,增加熱情,控制尿量,保持膀胱接近正常的放松和收縮狀態(tài),防止膀胱內(nèi)尿量增加或減少,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復。
3.4.膀胱測壓
譚健群等應用一種簡單的膀胱壓力測試裝置測試腰椎術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膀胱壓力,通過壓力值判斷膀胱功能是否恢復到自排尿功能,如壓力<20cmH20,繼續(xù)實施膀胱功能鍛煉和飲水計劃,并根據(jù)膀胱壓力測量結果及時調整訓練方法。如果患者的壓力為20-40 cmH20,膀胱為安全容量,請與醫(yī)生溝通,建議拔除導管并終止訓練。在壓力測試中,鍛煉了患者的逼尿肌,同時通過觀察值的變化,改變鍛煉模式,促進患者參與膀胱訓練,恢復自主排尿的效果。
3.5 膀胱功能訓練儀
傳統(tǒng)的夾管方法是根據(jù)患者自身感覺及人工方法進行夾閉與開放尿管,一方面容易導致膀胱過度充盈而損傷膀胱;另一方面增加了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工作量。楊倩等使用膀胱功能訓練儀進行間歇性夾管,該儀器由控制盒、開關盒、遙控器、充電器組成。膀胱功能訓練儀連接到患者的尿管上,控制盒滑板在設定時間打開,使尿液流出尿管,開放一分鐘,然后自行滑動關閉;若未到指定時間膀胱內(nèi)尿液已滿,可按下手動遙控器的緊急按鈕完成排尿。臨床上可根據(jù)患者的尿意、膀胱充盈程度、排尿間隔時間進行個體化設置,使患者有節(jié)律地形成膀胱充盈排尿習慣,逐漸幫助患者恢復膀胱功能。
4總結
男性留置導尿術用來解決各種原因導致的尿失禁、尿潴留及危重患者尿量觀察等問題,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它同時也是一種侵襲性操作,不僅可以造成尿路損傷,同時也增加了細菌感染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負擔。因此,強化護士導尿管護理技能,規(guī)范留置導尿護理評估,盡早進行膀胱功能鍛煉,盡早拔管從而降低尿潴留發(fā)生,提高尿管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華,寧獻芬,姚珍瑩,李歡,寧文芬. 兩種不同材質尿管在長期留置導尿中的應用研究[J].蛇志,2014,26﹙3﹚:297.
作者簡介:陳正芳,出生日期:1977年10月,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導尿管相關血流感染,單位:馬鞍山市十七冶醫(yī)院。
作者單位:24300 安徽省 馬鞍山市十七冶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陳正芳,王書威)
通信作者:陳正芳,E-mail:1716194623@qq.com
馬鞍山市十七冶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