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昕
精神分裂癥常發(fā)生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因該病的患病率近年來呈升高趨勢,且發(fā)病機制仍未明確,仍是臨床研究的重點[1]。相關研究[2,3]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以慢性居多,在神經(jīng)發(fā)育過程中5-羥色胺(5-HT)受體的神經(jīng)遞質(zhì)異常可誘發(fā)此病?;诖死碚?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奧氮平、阿立哌唑等對該受體有很強的拮抗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癥狀[4]。但也有文獻[5,6]顯示該類藥物引起相應的副反應,如體重增加、高血脂、高血糖等,不利于患者生活質(zhì)量。為驗證這一猜想,現(xiàn)以9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兩種藥物對機體的糖脂代謝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在13~22 歲;③首次發(fā)病,既往未服用相關藥物;④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軀體疾病,包括癲癇、肝腎功能損害;②合并心血管系統(tǒng)疾??;③除精神分裂癥外,患者還可能合并抑郁、雙相情感障礙等。90例患者隨機分為阿立哌唑組與奧氮平組,每組45例。阿立哌唑組男20 例,女25 例;年齡13~22 歲,平均年齡(16.3±3.4)歲;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4±0.7)年;奧氮平組男22 例,女23 例;年齡13~22 歲,平均年齡(16.5±3.7)歲;病程1~4 年,平均病程(2.4±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確診后予以綜合治療,包括藥物、物理療法,在癥狀緩解后可予以心理療法。阿立哌唑組予以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304,規(guī)格:5 mg)治療,口服1 次/d,2 片/次,起始量為10 mg,用藥2 周后,可根據(jù)個體的療效和耐受情況,逐漸增加劑量,最大可增至30 mg,此后,可維持此劑量不變。奧氮平組予以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688,規(guī)格:5 mg)治療,建議起始劑量為10 mg/d,1 次/d,如狂躁發(fā)作,最高可增加劑量為20 mg,待病情緩解后再恢復原始劑量。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精神分裂癥狀改善情況,采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估患者的精神癥狀,分數(shù)越高表示精神分裂癥狀越嚴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包括BMI、FBG、TG、TC 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精神分裂癥狀改善情況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奧氮平組顯著低于阿立哌唑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MI、FBG、TC、T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奧氮平組患者的FBG、TC、TG 水平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顯著高于阿立哌唑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MI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精神分裂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精神分裂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阿立哌唑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阿立哌唑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精神分裂癥的影響因素復雜多樣,其發(fā)病機制一直是研究的重點與難點,目前隨著研究的進展,臨床學者越來越傾向于神經(jīng)遞質(zhì)學說,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的尾狀核、紋狀體部分的多巴胺濃度明顯升高,為臨床藥物治療提供研究方向[7-9]。如今臨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藥不僅僅作用于多巴胺能系統(tǒng),對5-HT 受體也有相應作用,因此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得以廣泛運用[10]。亦有部分學者認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會引起代謝綜合征,包括體重增加、高血脂、糖尿病等,尤其是病程越長、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時間越長者,其體重增長及糖脂代謝紊亂越有可能發(fā)生。因本病主要發(fā)生在青少年,青少年群體的代謝速率快,抗精神藥是否對該類患病群體同樣會有副作用值得進行探討。本研究中采用的阿立哌唑、奧氮平等藥物均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阿立哌唑是一種二氫喹啉酮類藥,也稱為第三代多巴胺系統(tǒng)穩(wěn)定劑,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陽性癥狀,同時在多巴胺過低的腦區(qū)可增加多巴胺的活性,穩(wěn)定黑質(zhì)紋狀體通路,對多巴胺D2受體有部分激動劑作用。奧氮平與氯氮平化學結(jié)構(gòu)相似,對患者陽性精神癥狀、陰性精神癥狀有一定效果,相比之下氯氮平安全性更高,但該藥物具有低H1受體拮抗、5-HT2C受體激動特征,而5-HT 受體可抑制胰腺B 細胞敏感性,最終導致血糖升高,脂糖代謝紊亂,可能與使用劑量有關。就本文研究結(jié)果而言,兩組的陰性、陽性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但奧氮平的治療效果更佳,而阿立哌唑并未出現(xiàn)糖脂代謝紊亂,對多巴胺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作為多巴胺神經(jīng)遞質(zhì)的穩(wěn)定劑,在改善患者整體認知功能、運動功能上具有一定優(yōu)勢,奧氮平作為5-HT2C和組胺H1受體的拮抗劑會增加患者進食量,并且減弱5-HT2C受體激動劑介導的進食控制,從而影響瘦素和糖代謝。
綜上所述,青少年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復發(fā)率和致殘率較高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出現(xiàn)膽怯、孤僻、消極冷漠等性格特征,不利于其后期健康成長,阿立哌唑與奧氮平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陰性、陽性癥狀,但長期服用奧氮平可能影響機體的脂糖代謝,臨床用藥時還需謹慎評估用藥劑量,關注脂糖指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