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直蘋,周 瑜(通訊作者)
(重慶市江津區(qū)中醫(yī)院肺病二科 重慶 402260)
支氣管哮喘屬于慢性氣道疾病,病患可出現(xiàn)氣道慢性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1]。當前臨床普遍認為哮喘主要存在三大病理改變,分別是平滑肌功能紊亂、氣道炎癥以及氣道重塑,而其中氣道重塑則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點,表明哮喘屬于不可逆性損傷。隨著臨床對哮喘研究的不斷深入,有研究指出[2],對哮喘病患實施高分辨螺旋CT檢查能夠掌握其氣道結(jié)構(gòu)和炎癥情況。但目前臨床對這一說法尚未形成統(tǒng)一結(jié)論。因此,本次研究分別選擇不同程度的哮喘病患和健康體檢者,對其實施高分辨螺旋CT檢查,現(xiàn)匯報如下。
選擇本院接收的90例哮喘病患為研究樣本,其治療時間均在2016年8月—2020年10月之間,依據(jù)臨床癥狀嚴重程度以及肺功能情況將其分成輕度組(30例,輕度持續(xù)以及間歇發(fā)作)、中度組(30例,中度持續(xù))以及重度組(30例),另選擇同時期在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30例正常體檢者為常規(guī)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以及常規(guī)組中,男性例數(shù)依次是16:17:15:14、女性例數(shù)依次是14:13:15:16;年齡平均值依次是(55.69±5.63)歲、(55.73±5.70)歲、(55.70±5.61)歲、(55.75±5.73)歲。將每組一般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實施分析,結(jié)果顯示P>0.05,代表可實施分組探討研究。
納入標準:(1)輕度組、中度組以及重度組病患經(jīng)臨床診斷均符合哮喘診斷標準[3];(2)病患及其家屬享有知情同意權(quán),在充分了解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后表示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1)研究前兩周內(nèi)存在呼吸道感染者;(2)存在過敏性鼻炎和其他過敏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者[4];(3)急性發(fā)作期病患;(4)有長期吸煙史者。
使用飛利浦64排128層螺旋CT掃描儀實施檢查,在檢查前需告知被檢查者最大吸氣末以及最大呼氣末屏氣方式,指導被檢查者在檢查前訓練,確保在檢查時能夠達到最佳狀態(tài)。隨后予以吸入沙丁胺醇8噴,從而降低急性支氣管痙攣對氣道容積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使用標準高分辨螺旋CT模式,當最大吸氣末時囑被檢查者屏氣,掃描范圍從肺尖到肺底。合理設置各項掃描參數(shù),其中電流是50 mA、電壓式120 kV、重建層厚是1 mm、螺距是1.0。觀察點選擇右上葉尖段支氣管,對管腔內(nèi)、外直徑以及管壁面積、管壁厚度、管腔面積、支氣管總面積實施測量。
(1)比較每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積百分比,其中外部直徑減去內(nèi)部直徑即可獲得管壁厚度,支氣管總面積減去管腔面積即為管壁面積,π×(外部直徑/2)2即為管腔面積,(支氣管總面積-管腔面積)/支氣管總面積×100.00%即為管壁面積百分比[5]。(2)采集每組被檢查者痰液標本,在進行痰液誘導前對被檢查者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FEV1%)百分比實施檢測,若FEV1%水平低于80.00%,需要予以200μg至400μg沙丁胺醇。使用高滲鹽水予以病患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初始鹽水濃度是3.00%,間隔七分鐘增加1.00%濃度,通常高滲鹽水濃度不超過7.00%。對于FEV1%水平低于60.00%或在使用一次支氣管擴張劑后,F(xiàn)EV1%水平改善低于20.00%的被檢查者,需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霧化吸入。當被檢查者出現(xiàn)胸悶以及劇烈咳嗽等情況時,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分別在誘導5、10、15 min以及20 min后囑被檢查者有效排痰,在排痰前需充分清潔口腔,在清潔的玻璃器皿中收集被檢查者痰液,單次痰液不可低于0.7 ml。將濃稠痰液放置在15 ml的試管內(nèi),使用相同劑量的1.00%二硫蘇糖醇進行充分融合,并放置在每分鐘2000轉(zhuǎn)的離心機中進行持續(xù)20 min離心處理,選擇上層清液并置于-20℃的冰箱內(nèi)保存,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每組痰液中白細胞介素-4水平。比較每組白細胞介素-4水平差異。(3)比較每組FEV1%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以平均值±標準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檢測方式選擇SPSS 22.0軟件中的t檢測和χ2檢測,多組計量資料之間比較采用F值檢驗,檢測結(jié)果P<0.05,則表示該項數(shù)據(jù)有意義。
輕度組、中度組以及重度組病患管壁厚度均高于常規(guī)組,管壁面積百分比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每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積百分比對比()
表1 每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積百分比對比()
注:aP<0.05(表示輕度組與常規(guī)組比較);bP<0.05(表示中度組與常規(guī)組比較);cP<0.05(表示重度組與常規(guī)組比較)。
分組 例數(shù) 管壁厚度(mm) 管壁面積百分比(%)常規(guī)組 30 1.06±0.12 62.69±1.72輕度組 30 1.32±0.18a 65.49±2.82a中度組 30 1.56±0.15b 72.80±2.56b重度組 30 1.89±0.52c 76.29±3.57c F-44.090 157.990 P-0.001 0.001
輕度組和中度組病患白細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均低于重度組(P<0.05)。見表2。
表2 三組病患白細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對比()
表2 三組病患白細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對比()
注:*P<0.05(表示輕度組與重度組比較);#P<0.05(表示中度組與重度組比較);&P<0.05(表示輕度組與中度組比較)。
FEV1/FVC(%)輕度組 30 20.82±2.42 77.63±8.69 71.65±4.15中度組 30 26.53±2.61& 65.31±11.21& 63.62±7.18&重度組 30 30.79±2.95*# 38.92±8.23*# 52.63±7.01*#F - 105.390 130.900 69.590 P - 0.001 0.001 0.001分組 例數(shù) 白細胞介素-4(pg/ml)FEV1%(%)
支氣管哮喘通常是由多種細胞以及細胞組分參與的以氣道慢性炎癥為主要特征的異質(zhì)性疾病,該種慢性炎癥同氣道高反應性有關(guān),一般出現(xiàn)廣泛而多變的可逆性呼氣氣流受限,使得病患疾病反復發(fā)作,并且其強度可隨時間改變而發(fā)生變化。支氣管哮喘若未能及時進行治療,伴隨病程的發(fā)展,可出現(xiàn)氣道不可逆性縮窄以及氣道重塑情況。因此,了解其氣道結(jié)構(gòu)對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氣道重塑所引起的氣道生理功能下降是導致病患氣流受限的重要因素,而氣道炎癥也與氣道重塑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本次研究中,常規(guī)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積百分比均低于不同嚴重程度的哮喘病患。并且,隨著哮喘病情的逐漸加重,病患白細胞介素-4水平逐漸增大、FEV1%以及FEV1/FVC水平逐漸縮小。分析結(jié)果可知,實施高分辨螺旋CT檢查,其射線束能夠通過狹窄的準直器,并且利用骨算法對圖像實施重建,能夠識別100~200 μm的支氣管結(jié)構(gòu),同時還可顯示直徑是1.5~2.0 mm的小氣道,相較于傳統(tǒng)CT而言,其分辨率更高。哮喘病患采用該種檢測方式,可準確掌握氣道重構(gòu)情況,另外,通過了解病患機體炎癥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情況,可對病情嚴重程度進行有效評估[6]。
綜上,不同嚴重程度哮喘病患采用實施高分辨螺旋CT檢查能夠有效判斷其氣道結(jié)構(gòu)以及機體炎癥水平,從而指導臨床合理制定干預措施,發(fā)揮一定干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