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洋
摘 要: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不僅善畫水墨,也善于詩文創(chuàng)作。齊白石三次游歷至廣西欽州,此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以荔枝為主題的畫作和詩賦。文章圍繞齊白石三次游歷至廣西欽州并與荔枝結緣的經(jīng)歷,整理并解讀了齊白石與荔枝有淵源的文字記錄和詩作,旨在幫助讀者朋友們對齊白石的藝術經(jīng)歷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齊白石;荔枝;詩
一、齊白石與荔枝的結緣
自古以來,荔枝因其外形紅艷、果肉甜美,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為其吟詩作賦。畫壇巨匠齊白石亦非常喜愛荔枝,并作有不少荔枝詩。
眾所周知,齊白石在四十歲之后,有“五出五歸”的經(jīng)歷。其中,齊白石在1906年、1907年、1909年的三次游歷,均曾到過廣西欽州,并經(jīng)歷了夏天荔枝成熟的季節(jié)。
1906年春,齊白石第一次赴欽州,直到秋天才離開,經(jīng)歷了欽州的荔枝季。在此期間,齊白石受到了湘潭老鄉(xiāng)郭葆生(時任欽廉兵備道道臺)的禮遇。《白石老人自述》有過一段文字記載:“葆生本也會畫幾筆花鳥,留我住了幾個月,叫他的如夫人跟我學畫”。此次欽州之行,齊白石不僅在郭府教畫,還時而為郭葆生應酬代筆,得到了一筆潤資。
1907年春,齊白石再赴欽州。除了欽州,此次游歷中齊白石還行至廣東肇慶,并經(jīng)東興至越南芒街,直至同年深冬才返家。這是齊白石第二次經(jīng)歷了欽州的荔枝季。
1908年春,齊白石應友人相約,游歷廣州后,又至欽州,并于同年夏天,離開欽州?!栋资先俗詡鳌分杏涊d道:“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我四十七歲,在廣州過了年,正月到欽州,葆生留我住過了夏天……”此次小住欽州,齊白石也得以第三次經(jīng)歷了欽州荔枝季。
從齊白石三次旅居廣西欽州的時間上,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每次都經(jīng)歷了夏天食荔枝的季節(jié)。這些經(jīng)歷,也為齊白石之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許多的藝術靈感和沉淀。
二、關于荔枝的記敘文字、詩作及題款
(一)記敘欽州荔枝的文字
《白石老人自述》中對其1907年第二次至欽州經(jīng)歷荔枝季有所記載:“回到欽州,正值荔枝上市,沿路我看了田里的荔枝樹,結著累累的荔枝,倒也非常好看,從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畫了。曾有人拿了許多荔枝來,換了我的畫去,這倒可算是一樁風雅的事?!饼R白石喜愛荔枝,并將其入了畫。一方面,是由于齊白石晚年變法后開創(chuàng)的 “紅花墨葉派”,很適合用于畫寫意荔枝;另一方面,是由于齊白石本身對質樸的鄉(xiāng)間生活有很深厚的感情,田里鄉(xiāng)間的景物激發(fā)了他的藝術情感。齊白石的作品正是因為畫面雅俗共賞,且題材總來源于質樸的鄉(xiāng)間生活,所以得到了平民百姓的一致喜愛。
1907年,齊白石第二次赴欽州時,還有一段與歌女有關的荔枝佳話。在《齊白石軼事》中有一段描述:“齊白石從未吃過荔枝。他見荔枝和紅棗相似,捏起一顆,囫圇送往嘴里。歌女急忙用手一擋,落落大方地笑道:‘白石先生,看來您是第一次吃荔枝。我來教您。說著,拿起一顆荔枝,像雕琢一件微型工藝品,動作熟練地剝著。丹荔美,纖手剝荔枝的佳人姿態(tài)更美?!薄栋资先俗詡鳌分幸矊@一段經(jīng)歷有過回憶:“還有一位歌女,我捧過她的場,她常常剝了荔枝肉給我吃。我作了一首紀事詩……”
(二)懷念荔枝的詩詞
齊白石27歲時,拜胡沁園為師學畫。胡沁園是一位傳統(tǒng)的文人,非常重視詩文的修養(yǎng),所以也要求齊白石讀書學詩文。從此,齊白石勤奮學習作詩,虛心求教,漸通詩文門徑。1894年,齊白石與文士王訓發(fā)起組織了“龍山詩社”,齊白石還被推為社長,可見其學習作詩已頗有所得。從其所作的荔枝詩,可對其作詩功力窺見一斑。
《白石詩草二集》中,收錄了四首齊白石為荔枝而賦的詩詞。其一,詩言:“過嶺全無遠道愁,此行曾作快心游。荔枝日食三千顆,好夢無由續(xù)廣州?!贝嗽娨痪洹斑^嶺全無遠道愁”,抒發(fā)了齊白石當時游歷嶺南的暢快心情。其二,《與友人說往事》:“客里欽州舊夢癡,南門河上雨絲絲。此生再過應無分,纖手教儂剝荔枝?!睔J州地處廣西西南部,夏天雨季較長。此詩中所描述的“南門河上雨絲絲”的荔枝季,正是嶺南的雨季。其三,詩言:“論園買夏鶴頭丹,風味雖殊痂嗜難。人世幾逢開口笑,塵埃一騎到長安?!饼R白石在詩中將荔枝與丹頂鶴頭頂?shù)囊荒t相比較,給了他心目中美麗又美味的荔枝很高的贊譽。其四,《思食荔枝》:“此生無計作重游,五月垂丹勝鶴頭。為口不辭勞跋涉,愿風吹我到欽州?!贝嗽娂耐辛嗽娙藢υ缒暧螝v欽州、品嘗荔枝的懷念,更是表達了“愿風吹我至欽州”的重游愿望。
在《白石詩草補編》中,收錄有五首齊白石為荔枝而賦的詩詞。其一,詩言:“遠游不復似當年,一月欽州食九千。群果園中論珍品,徐寅同說荔枝先?!毙煲翘颇┲廖宕鷷r期的著名文學家,曾有《荔枝》詩二首,贊美荔枝為珍果。齊白石在此詩中,通過對徐寅詩中贊美荔枝的認同,抒發(fā)了自己視荔枝為南國珍果的感情。其二,詩言:“嶺外閑游福命乖,賣園門鎖夏天開。朝朝梯上千回樹,飽腹移陰席綠苔。”此詩回憶了夏天在果園中摘取荔枝的樂趣,以及夏天在果園里吃荔枝的享受。另有三首荔枝詩,是齊白石回憶游歷至嶺南,品嘗荔枝的經(jīng)歷。其三,詩言:“折來猶有荔枝思,不忘會游過嶺時。為客心閑形跡靜,蜻蜓飛上手中枝?!逼渌?,詩言:“方紅陳紫宋家香,根本酸甜自度量。既有徐寅知味美,須人世共夸張?!逼湮?,詩言:“身無官職任閑游,一事無因到廣州。日食荔枝避賓客,布衣難見圣公侯。”
在《續(xù)補齊白石詩詞聯(lián)語》中,有一首齊白石的《題〈荔枝圖〉》:“自笑中年不苦思,七言四句謂為詩。一朝百首多何益,辜負欽州好荔枝?!?/p>
(三)荔枝畫中的題跋
《香滿筠籃》(1929年)是齊白石的一幅荔枝畫,上有題跋:“丹砂點上溪藤紙,香滿靜藍清露滋。果類自當推第一,世間尤有皆人知。”丹砂,也稱朱砂。朱砂用作紅色顏料的歷史已久。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類“涂朱甲骨”,就是將朱砂磨成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清代的皇帝也使用朱砂調成的紅色墨水書寫批文,稱為“朱批”。溪藤是浙江傳統(tǒng)名紙。此處,畫家使用經(jīng)久不褪色的丹砂,在溪藤紙上作荔枝畫,流露出其對繪制荔枝的珍惜。從“果類自當推第一,世間尤有皆人知”一句,可見在齊白石的心目中,荔枝乃是水果中的第一位。
《荔枝蜻蜓》和《荔枝雙喜圖》均為荔枝畫,齊白石也分別有兩首“荔枝詩”作為題跋?!独笾︱唑选返念}跋是:“作客天涯亭子外,買園門鎖夏天開。千回上樹無人到,只有蜻蜓飛去來?!薄独笾﹄p喜圖》的題跋是:“荔枝初熟影垂垂,寄語園官好護持。靈鵲卻非貪果意,偶來飛上最低枝?!边@兩首題跋,都描寫了果園里的景色,詩中同時出現(xiàn)了靜態(tài)的荔枝與靈活的昆蟲或小鳥,一靜一動,不僅語言和諧、生動,還非常入畫,不由讓人佩服齊白石學詩、作詩的功夫。
《荔枝》中,齊白石也有題跋:“余曾客肇慶,一日游鼎湖,道旁垂荔枝,欲買取,但不見主人,不可得,歸來時日霞相照,其色尤鮮,幸得主人至,得啖之,知果實之味,唯荔枝最美。余嘗夢游四方,獨不能忘卻飛泉潭下也。”這段題跋記錄了齊白石買荔枝、食荔枝的一段經(jīng)歷。從這段題跋中,不難看出,讓齊白石難忘的是當時在“日霞相照”之下,荔枝“其色尤鮮”的畫面。
此外,齊白石仍有其他見于荔枝畫中的題跋。如“老饞長作天涯客,纖手為能剝荔枝”“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二手顛倒剝荔枝,八硯樓頭久別人”,無不體現(xiàn)了畫家對荔枝的贊美之情。
齊白石不僅是一位畫壇大師,也是一位善賦詩詞的藝術家。與其繪畫作品一樣,其詩詞亦體現(xiàn)了藝術家對鄉(xiāng)土和民間普通百姓生活的眷戀和熱愛。
參考文獻:
[1]齊白石,張次溪.白石老人自述[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
[2]田冰,春寒.齊白石軼事[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7.
[3]齊白石,郎紹君,郭天民.齊白石全集[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
廣西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