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燕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人們對于知識的渴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圖書館作為科研與閱讀的場所,對于文化知識的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優(yōu)化圖書館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水平,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成為實現(xiàn)文化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點。該文就目前圖書館服務質量與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改善對策,以期為信息時代圖書館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時代? 圖書館? 管理?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1(a)-0199-03
Practical Thinking on Improving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UO Haiy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people's desire for knowledg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the librar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as a pla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reading. Therefore, how to optimize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and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and how to advance with time and innovate management mode have become the key points to realiz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ibrary constru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Key Words:Information age;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
現(xiàn)如今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整個社會行業(yè)都開始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就連作為知識傳遞的圖書館也不例外,現(xiàn)目前的圖書館也開始跟上信息時代的變化,由傳統(tǒng)的紙質圖書館開始逐步向電子圖書館和數(shù)字圖書館轉變發(fā)展。圖書館的館藏內容也已經開始不再局限于紙質圖書的限制,通過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相互結合,館藏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起來。故而對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管理模式也將逐漸不再適用于現(xiàn)代信息圖書館的管理,必須實現(xiàn)重大的轉變才能更好地對圖書館進行有效管理。
1? 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理念與管理的認知
在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中,一般是指對圖書館的讀者進行相關服務,通常這種服務方式是在圖書館中以圖書館期刊的閱讀、借閱、咨詢以及對新書的通報等服務為主要的服務形式,屬于一種單向性的被動服務方式,管理人員不需要主動對讀者進行服務,由讀者在圖書館中挑選到相關書刊需要進行借閱以及咨詢等一系列的行為時,才需要管理人員體現(xiàn)出相關的服務行為[1]。
在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理念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即使針對圖書館中館藏圖書以及文獻等書刊實物作為管理對象的物本管理模式。在讀者進入圖書館時通常都是直接在區(qū)域尋找自己的目標圖書,而很少向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尋求幫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獻的利用率。
2? 信息時代圖書館服務理念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理念將不再適用現(xiàn)代圖書館管理之中?,F(xiàn)代人們對知識的普及以及學習渠道不再受到過去種種問題的限制,隨著各種搜索引擎的相繼出現(xiàn),在信息時代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就輕而易舉地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還能夠隨時了解到當前社會重大事件的實時進展。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下,人們對信息獲取的途徑和方式隨著大量的社會信息服務機構出現(xiàn)變得多種多樣,同時也打破了傳統(tǒng)的圖書館單一提供信息服務的局面[2]。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如果圖書館不做出相應的改變并加強對圖書館的信息建設以及樹立新的服務理念,那么圖書館將會被逐漸淘汰。圖書館的服務是一種有著重要意義的工作,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整個圖書館在面對整個社會中的價值體現(xiàn)。因此,只有對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與管理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才能讓圖書館的服務更加適應信息時代,才能夠讓圖書館的服務工作踏入一個新的階段。
3? 信息時代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建議
在當今信息化的程度以及資源共享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獲取信息來源的渠道越來越多的大勢影響之下,圖書館服務與管理創(chuàng)新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3]。而現(xiàn)代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與管理也并沒有做到一個完整完善的體系,都處于一個探索的過程之中,通過對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理念的分析,加上對信息時代的了解與認識進行相互結合,得出以下對圖書館創(chuàng)新的建議。
3.1 觀念的創(chuàng)新
在對圖書館的建設管理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時,首要的就是要理解創(chuàng)新的主要目標,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的創(chuàng)新都是通過人的思想變化來決定的,即是在人的觀念上進行改變從而達到創(chuàng)新的目的,這也是保證創(chuàng)新能夠成功達到預想目的的首要條件。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改變,就是要從傳統(tǒng)的觀念入手,只有打破傳統(tǒng)觀念并樹立符合當前信息時代下社會需求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做到根本上的轉變。通過改變以往的物本管理轉變?yōu)槿吮竟芾?,在最大程度下調動相關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建立健全、合理完善的管理機制。
3.2 體制創(chuàng)新
我國的圖書館的管理在目前仍然屬于一種垂直管理,圖書館內部的管理工作較為疏散。因此在對圖書館的管理體制上也必須要做到一個全面性的改革,通過對圖書館內部各個部門以及工作崗位和流程的重新調節(jié),對管理環(huán)境進行相對簡化,建立起一個新的具有創(chuàng)新思想以及能夠滿足靈活應變能力的組織機構。
3.3 技術創(chuàng)新
信息時代最根本的就是技術變革。圖書館采用個性化感知系統(tǒng),個性化感知系統(tǒng)是第一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方式,也是智能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拉近讀者、圖書館和書籍之間距離的根本所在。在實際應用中,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lián)網技術共同推進了個性化感知系統(tǒng)的建立和發(fā)展,挖掘讀者閱讀喜好,將其與圖書信息共享聯(lián)系,成為智能圖書館個性化感知的第一步信息,提供讀者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提供更精確的信息?;跀?shù)據、數(shù)據收集、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技術來收集和執(zhí)行有關用戶的信息,并進行分析,根據特定情況提供的有效信息可為用戶提供準確、個性化的高質量信息來源和知識推動力,例如推薦的可供借閱的書籍,用戶感興趣領域的某些主題文獻信息、最新研究熱點、教學內容、參考課件和材料等,用戶教學過程和科研團隊的嵌入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4]。
智慧圖書館較顯著的功能是連接性。用戶需求逐漸變成知識個性化和數(shù)據的深層次組織,為了滿足用戶這一需求,應提升多樣化圖書館的綜合服務形態(tài)圖書館的服務性能,使用物聯(lián)網等技術,方便圖書館感知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資源定位和搜索等服務,大數(shù)據時代連接性這一特性迎來新的問題,這是由大量終端設備形成的。社會生活和其他活動的非結構化數(shù)據,半結構化數(shù)據將成為資源數(shù)據的重要組成部分,終端將在圖書館服務的構建中為其提供服務。在大數(shù)據時代,如何認識到這些新數(shù)據類型的感知和相互聯(lián)系,即共享,將是智慧地圖的一個大問題,圖書館無法逃脫,但也是智能圖書館研究者未來的一大難題,值得深入研究。
另外,開發(fā)圖書館信息智能化分析系統(tǒng)。文檔資源信息智能化分析中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使開發(fā)圖書館學術資源智能搜索系統(tǒng)成為可能。從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水平來看,智能搜索是指人工智能技術中例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人類機器交互、數(shù)據挖掘和信息檢索等技術應用,其中核心技術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準確地了解用戶的搜索組合或自然語言表達的內容。每個節(jié)點都趨向于智能化是資源網絡平臺的特點之一,便捷互通智能服務方式在成千上萬的智能圖書館中被建立,以往的獨立、各自成局已成為歷史,圖書館服務信息、高校信息智能化應體現(xiàn)服務智能化,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做好圖書館智能化建設。設置門禁系統(tǒng)統(tǒng)一圖書的借閱和歸還,讀者在閱讀訪問控制系統(tǒng)認證后即可訪問圖書館,訪問圖書館的讀者還可以輸入要閱讀庫的信息,查詢和瀏覽文檔資源,讀者使用計算機檢索系統(tǒng)的計算機,它為讀者創(chuàng)造了輕松而個性化的閱讀環(huán)境。
圖書館的改革創(chuàng)新最主要的就是為了迎合信息時代帶來的社會改變,因此就必須要利用信息時代的新興技術,才能更好地讓圖書館的建設在信息時代下更加順暢。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圖書館中的技術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改進。使用信息技術代替?zhèn)鹘y(tǒng)的一些較為繁雜的技術能夠讓讀者們在圖書館中的體驗更加良好,對于圖書館內館藏以及書刊文獻等的儲存、檢索、記錄等都更加方便。這樣更加有利于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讓圖書館得到更加有效、長遠的持續(xù)發(fā)展。
3.4 服務創(chuàng)新
圖書館的管理人員通過對一些高新的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廣大讀者們制定出一個更加個性化、創(chuàng)新性的服務系統(tǒng),讓讀者們更加便捷地在網上就能進行對圖書館內的館藏書刊文獻等方面進行檢索以及咨詢服務,為讀者們提供定制的數(shù)據庫查詢以及信息檢索服務[5]。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相關的監(jiān)督機制讓讀者們對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以及態(tài)度的承諾進行監(jiān)督,給讀者們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
信息時代圖書館應提供智慧服務。人工智能將通過信息互連,普遍存在的感知和相關分析,運用智能排序、網絡協(xié)作、個性化定制、可視化來重塑圖書館的服務[6]。傳播和全球化擴展帶來更多變化,有助于促進個性化閱讀。它基于人工智能,讀者的特征、讀者的需求被深入地進行挖掘和捕捉,智慧服務用來指導讀者閱讀和提升讀者使用圖書館的效率和效力。其次,圖書館智慧服務有利于實現(xiàn)圖書館服務的精確性,人工智能可以在保證普遍服務的條件下實現(xiàn)差異化,擴大提供智能服務的范圍和規(guī)模。再次,圖書館服務的效率顯著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時間和空間在人工智能使書籍、圖書管理員、讀者和圖書館設備實現(xiàn)了萬物互聯(lián)的基礎上被大大地擴大和擴展,節(jié)省了更多的圖書館人力資源,讀者有效獲取更高質量的服務和更精細化的知識。最后,圖書館形成精細定制化服務管理,以往靜態(tài)管理模式較為落后和封閉,新型圖書館管理模式使得圖書館服務管理從基于經驗的、廣泛的、孤島式的到基于平臺互連、無處不在、智能、可視化、共享化的轉變,以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效率和便利性。
3.5 文化創(chuàng)新
改變傳統(tǒng)的物本文化,構建一個新的人本文化,并通關相關的文化教育使其融入在圖書館管理之中,培養(yǎng)圖書館工作人員對文化知識的學習熱情,增強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并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7]。只有工作人員積極主動,并對工作以及文化的熱愛才能保證圖書館中的活力和長久發(fā)展。
4? 結語
通過對傳統(tǒng)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探討,對處于信息時代的新型圖書館的發(fā)展與改變的分析研究,不難得出,圖書館服務質量直接關系著整個圖書館的水平,只有建立正確且科學的服務理念,才能保證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以及質量。在面臨新時代的改變時,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應當主動迎合時代帶來的變化,跟上時代的步伐做出相應的改變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圖書館的建設提供合理有效的幫助,使圖書館事業(yè)在未來發(fā)展的道路上一直呈現(xiàn)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楊鳳先.信息時代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27-28.
[2]?劉姿伶.淺析大數(shù)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檢索創(chuàng)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165-166.
[3]?劉炅婉.信息技術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J].智庫時代,2020(1):220-221
[4]?劉佳.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及閉架保存本書庫管理的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2):22-24.
[5]?張海艦.論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體系優(yōu)化—— 從北京大學圖書館“送書到樓”服務談起[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0(3):65-70.
[6]?張磊,夏翠娟.面向數(shù)字人文的圖書館開放數(shù)據服務研究—— 以上海圖書館開放數(shù)據應用開發(fā)競賽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8(3):33-38.
[7]?楊軍.大數(shù)據對于圖書館管理的影響及應用探討[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