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溫汝適的“借帑生息”在桑園圍歲修制度中的作用

      2021-03-24 10:47:45張鳳娟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期

      張鳳娟

      摘 要:桑園圍是華南地區(qū)的重要水利工程。近期,因佛山市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工作火熱推展,南順桑園圍再次進入公眾視野。究其修建歷史,繞不開溫汝適這個重要人物,清嘉慶年間其曾奏準“借帑金八萬生息,為(桑園圍)歲修資,(南海、順德)兩縣田廬咸利賴焉”。筆者擬就“借帑生息”對桑園圍產(chǎn)生的短期、長遠影響做歸納,以探討溫汝適對桑園圍、華南社會的貢獻。

      關(guān)鍵詞:借帑生息;溫汝適;桑園圍;歲修制度

      近期,因佛山市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工作火熱推展,南順桑園圍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桑園圍是華南地區(qū)的重要水利工程,其重要性前輩已有論述①。在歲修歷史中,順德龍山的溫汝適(圖1)是重要人物,溫汝適(1754—1820),字步容,號筼坡,順德龍山人,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曾于清嘉慶年間奏準“借帑金八萬生息,為歲修資,(南海、順德)兩縣田廬咸利賴焉”,被譽為“功德無量”②。探究溫汝適及其“借帑生息”的措施,對了解嶺南水利史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1 溫汝適其人及桑園圍

      桑園圍又名“樵桑聯(lián)圍”,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和南海區(qū)境內(nèi),橫亙昔日順德龍江、龍山、甘竹三堡和南海十一堡。順德、南海是珠江三角洲腹地的明珠,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干支流均流經(jīng)此處。順德一地即有珠江水系干支流16條,總長210千米,年過境水量概算達1639毫米(1953—1985年)。③

      相傳桑園圍始建于北宋,分東西兩堤:東堤上自鵝埠石起,下至甘竹灘止,捍北江,西堤上自仙萊鄉(xiāng)起,下至龍江河澎圍止,捍西江;“地瀕西北兩江,居人農(nóng)桑,以江防為命脈,邑內(nèi)江防之最巨,無過桑園圍”④,是珠三角著名堤圍,清代被稱為“粵東糧命最大之區(qū)”⑤。根據(jù)2007—2009年順德區(qū)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shù)據(jù):桑園圍元、明、清、中華民國陸續(xù)筑建,1925年增建龍江新閘、獅頷口、歌滘等水閘,由開口圍發(fā)展成閉口圍。調(diào)查時,桑園圍全長68.85千米,圍內(nèi)面積133.75平方千米,其中順德部分長24.7千米。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水利工程,是南海、順德桑園圍圍民的身家性命所系。

      桑園圍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五十九年(1794)、嘉慶二十二年(1817)幾度潰決,而這幾次均適逢溫汝適居鄉(xiāng)。溫汝適,字步容,號筼坡,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終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廣東順德人,其家族為佛山名族龍山溫氏。仕途平順,16歲中舉,30歲成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此后歷官至兵部右侍郎。⑥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年,溫汝適以“詞垣”在籍,適逢洪水來襲,基圍潰決。根據(jù)筆者對《桑園圍總志》的解讀,溫汝適在“借帑生息”以促進桑園圍歲修中起到重要作用。

      2 何為“借帑生息”及溫汝適在此過程的作用

      所謂“借帑生息”,是指清嘉慶年間,朝廷應(yīng)南順鄉(xiāng)紳之請,借帑銀八萬兩,撥交南海、順德兩縣當(dāng)商,每月一分生息,每年可得息銀九千六百兩,以五千兩歸還原借銀本,以四千六百兩為桑園圍歲修之資。①

      溫汝適在推進“借帑生息”中的功勞,在本地縣志和當(dāng)代文人的敘述中被充分肯定。②筆者查閱《桑園圍總志》時同樣覺得溫汝適在促成此事中功勞甚豐。他多次“致書督、撫大憲,請借帑生息,先備歲修”③。蔣攸铦任職制府時“與兩院修堤書凡十?dāng)?shù)函”,并已得到蔣攸铦、陳若霖的初步同意,“酌定借帑八萬,交商生息,以備歲修。仍俟各鄉(xiāng)踴躍捐簽,克期通修,再為入奏”。但蔣很快轉(zhuǎn)職西蜀,溫氏再鍥而不舍地與蔣修書溝通,迫使蔣臨行前再與陳若霖言及。待阮元就職后,溫氏再“縷述全堤利弊甚悉”,積極推動此提議。而此時兩邑士紳亦被發(fā)動,聯(lián)合呈請呼吁,阮元與陳若霖聯(lián)合上疏,請求借帑生息。④最終獲嘉慶皇帝恩準。因此,溫汝適以上層官紳的身份向大憲進言,是借帑生息的直接促成者。

      這一項措施有否為桑園圍帶來長治久安?筆者認為在珠江堤圍告急、缺少收費定項的背景下,“借帑生息”非常及時,短期內(nèi)掀起通圍筑修的熱潮,而長期而言,溫汝適為桑園圍定下明確的歲修定項,以后的道光、咸豐、光緒年間,每當(dāng)桑園圍維修乏力之時,桑園圍士紳常以此名目從國家財政中取得資金,因此溫汝適發(fā)起并促成的“借帑生息”是生息銀兩制度在廣東的成功嘗試,對桑園一圍、兩龍社會影響極為深遠。

      3 借帑生息的背景

      3.1 圍基告急

      桑園圍“以一萬余丈之長堤,當(dāng)?shù)崆骰洈?shù)省之盛漲”,承受著巨大的防洪壓力,影響堤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基圍上原種植樹木以固堤,但經(jīng)砍伐后,樹根霉?fàn)€,致使圍基滲漏坍卸⑤;②盜挖官基、靠近基圍開挖魚塘,導(dǎo)致堤身日就侵削低陷⑥;③洪水沖刷,“堤岸日削,迥非昔比”⑦;④乾隆、嘉慶后,同一堤線上,堤圍等水利工程興建較多,但堤系雜亂,缺乏統(tǒng)一計劃,水患不但未能減輕,反而愈見加?、?⑤不合理的沙田圍墾增多,珠三角海域“有靠河私設(shè)堤者,攔江私筑石壩者,??诓簧鯇掗熖幦μ镄钌?,預(yù)圖日后報墾者”⑨。因此,“順德的水災(zāi)以圍墾高潮的乾隆年間至咸豐年間最為頻繁,受災(zāi)程度最為嚴重”⑨。

      3.2 修費迭增

      險情頻生,必然使堤圍修筑難度增大,資金也隨之倍增。土堤防御能力較差,因此清代時泥、石兼用的修筑方法在各地應(yīng)用甚廣。⑩至乾隆八年(1743),桑園圍逐漸將土堤改為石壩。頂沖險要段在嘉慶以后多改筑石堤、石護坡、石壩挑流。經(jīng)嘉慶二十三年(1818)大水后,外圍之緊要者便有約10千米。其中海舟堡天后廟是桑園圍重要險段,經(jīng)大水沖坍基后,修復(fù)工程倍加復(fù)雜,必須小溝刷深三丈,基身必加寬五尺,外用巨石培壘,以護基腳。而三丫基被沖塌后,小溝變成深潭決口,雖然內(nèi)基堅固,但仍需要再添筑巨石,以捍急流。k與傳統(tǒng)土堤相比,石堤工費大增,而且工程普遍存在著工期緊張的困境,一般需在冬晴時節(jié)完成,所以筑圍的經(jīng)費壓力大。

      3.3 缺少定項資金

      鄧芬在《桑園圍—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堤圍工程》中引用《清實錄》中乾隆元年(1736)兩廣總督鄂爾達上疏言“經(jīng)分設(shè)(西、北、東江)各屬水利專員,動項歲修”的資料,認為歲修制度大致始于清初康熙乾隆年間。但此時的歲修制度是沒有定項資金的,“歲修徒為具文,并無實項”l。堤圍的經(jīng)費募集,一般由全圍受益戶論糧助筑、按稅均筑、計畝助工、計畝捐租、論糧科銀,通過派工、派糧、派款、抽稅等方式來合理分擔(dān)工程經(jīng)費。但這些科派方式存在明顯的資金需求量大和社會資金分散的矛盾、資金需在短時間募集和催繳艱難的時間性矛盾。

      5.2.1 確立定項歲修??蠲?/p>

      民國《續(xù)修桑園圍志》總結(jié)嘉慶以來的借帑生息:“廣肇兩府大小百數(shù)十圍而桑園圍獨有歲修??睿颗d役,呈請息款,必蒙發(fā)給?!彪m然這是為了申請政府撥款的說辭,有夸大之嫌疑,但縱觀嘉慶二十三年至民國三年的歷史,息銀的確曾多次提取。⑤

      即使借帑息銀被歸入部費,被擱置、被挪用,但這個名目的經(jīng)費并沒有明令終止,為后世的士紳提供一個可操作的空間,令之激活。嘉慶二十四年后,息銀停支,部分款項已經(jīng)被挪用,如道光九年將五千兩改充盜捕經(jīng)費,其余的生息款項竟然已經(jīng)充作“部費”,不能支用。⑥至道光十三年夏秋,西北兩江非常異漲,致將圍基沖決,工鉅費繁,民力不能支。經(jīng)士紳李應(yīng)揚等人呈請,最終歲修息銀激活,重新投入修堤。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同治年間潘斯濂等人為撥還歲修息銀而做的努力。咸豐四年紅巾亂作,居民四散,田里荒蕪,嗣后頻年以團練、鄉(xiāng)勇、內(nèi)匪、外盜為事,不遑理及堤工。且因軍餉急需,其歲修帑本及庫存息銀全行提用。⑦“本息銀兩全數(shù)提用”,這是歲修息銀發(fā)展歷程的最大危機。

      同治三年,經(jīng)南順士紳爭取,朝廷撥還本銀二萬七千七百余兩發(fā)當(dāng)生息。四年,御史潘斯濂呈上《請設(shè)法籌還提用桑園圍歲修本息銀片》等,將提用原撥帑本及歷年存庫息銀,查明已還未還,設(shè)法歸款。查明共計除已還已領(lǐng)外,欠本銀五萬七千余兩,息銀九萬一千七百余兩。⑦至此,歲修息銀完全激活。

      而得益于明之綱等人的努力,息銀更是多次支用,造福南海及順德的兩龍地區(qū)?!埃髦V)時造福于鄉(xiāng)間,屢與圍紳呈請桑園圍歲修官幣息銀,前后六次,修筑堅穩(wěn),自道光甲辰(1844)起桑園圍不被水決已四十年,溯北宋筑堤以來保固最久,賴之綱之力為多?!雹?/p>

      總之,溫汝適倡導(dǎo)的“借帑生息”,為歲修制度提供了定項資金。因此,同治年間桑園圍的修志者也認為,溫汝適是開歲修制度的“嚆矢”①。這一點是溫汝適及其“借帑生息”造福桑園圍圍民的最大體現(xiàn)。

      5.2.2 多年積存的款項,有力補充搶修資金

      在“借帑生息”的起始階段,每年四千六百兩確為杯水車薪。但積存多年后,數(shù)額頗為可觀。同治年間經(jīng)潘斯濂等士紳呈請,包括原來被挪用的款項,歲修??钊珨?shù)歸還,用作桑園圍治理。此款項在民國三年仍累計約二十萬元。②

      即使庫存歲修息銀不足,息銀也可作為擔(dān)保,借用藩庫銀兩,待續(xù)收歲修息銀后,再逐年歸補,以保證堤圍及時搶救,不致延誤工期。這一做法被認可,并“纂入省例”③。道光十三年(1833),歲修息銀已經(jīng)全部支用。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本款息銀僅存三千一百三十二兩,所以在備堤岸項內(nèi)借足一萬兩,仍將桑園圍每年應(yīng)得歲修息銀按年盡數(shù)收歸。④

      5.2.3 充實省籌備堤岸項資金,幫扶全省圍基維修

      這是“借帑生息”的附帶收獲。嘉慶二十二年(1817)阮元奏請時便已承諾待歲修本銀全數(shù)歸還后,“多余息銀即歸于籌備堤岸項下存貯,如遇通省圍基內(nèi)實有緊要工程,民力不能捐修者,奏明動用”⑤。待嘉慶二十四年(1819),據(jù)該縣(南海)伍元蘭等捐銀十萬兩改建石堤后,這個承諾便得以實現(xiàn)。桑園圍歲修息銀歸入司庫,用作南海、三水等縣的堤圍修筑。從直至道光十三年(1833)南海其他基圍仍欠桑園圍歲修息銀四千一百一十兩的情況來看⑥,息銀曾幫扶鄰縣修筑堤圍。

      6 結(jié)語

      桑園圍的水利問題是溫汝適居鄉(xiāng)期間華南社會的大事,關(guān)系到華南人民的身家性命。溫汝適以居鄉(xiāng)士紳的身份,或是重要參與者,或是倡導(dǎo)者、主導(dǎo)者等角色,積極投入桑園圍筑修。在各版《桑園圍志》中,溫汝適成為豐碑式的標志性人物。在溫汝適去世20年后的道光二十年(1840),林則徐領(lǐng)兩廣節(jié)鉞時亦因此奉溫汝適入祀府學(xué)。①

      兴义市| 永福县| 商都县| 高邮市| 胶南市| 嘉祥县| 乐都县| 阜南县| 濮阳市| 剑河县| 麻栗坡县| 渝北区| 合山市| 萨迦县| 中江县| 东港市| 洞头县| 翼城县| 四会市| 冷水江市| 蓬安县| 普陀区| 高雄县| 固阳县| 昌邑市| 尉犁县| 抚州市| 安庆市| 山西省| 宿州市| 饶河县| 绩溪县| 商城县| 天等县| 老河口市| 富蕴县| 聂荣县| 阿城市| 南皮县| 南康市|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