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晨雯
“白天在家的時候還好,晚上睡覺時最難熬,要是不用熱水袋或暖寶寶的話,睡一個晚上腳都熱不起來?!?5歲的任姑娘向來都有手腳冰涼的老毛病,男朋友有時候開玩笑說她是“冷血動物”。兩周前,她來醫(yī)院看中醫(yī),中醫(yī)師給了她一劑良方———用“溫腎通絡散”泡腳,任姑娘剛剛泡完一周,再次復診時,豎起了大拇指?!坝眠@個泡腳后癥狀有明顯改善,效果真是好,真的把我體內的寒氣逼出來了,現(xiàn)在自己不僅不需要熱水袋,反倒成了‘熱水袋,整個人暖暖的!”
中藥泡腳是中醫(yī)外治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最早見于《五十二病方》,它的學名其實叫中醫(yī)熏洗療法。熏洗療法是以中醫(y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將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熏蒸或浸浴,以達到活血通絡、疏通腠理、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等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泡腳就是熏洗治療的一種。其實古人在很早就懂得天天熱水洗腳,然后按摩腳心,把這作為保健養(yǎng)生的秘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就有記載按摩足心的方法。
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這里的“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本源所在。根據(jù)經絡學說,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皆起始于腳部,這就明確了腳部在生命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人體組織器官,在臟腑經絡系統(tǒng)中的作用尤為重要。中醫(yī)認為"鼻為苗竅之根,耳為神機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腳為精氣之根",認為腳是人體總的精氣之源,是人體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另外還有“寒從腳下生”的說法,足部脂肪層較薄,如果足部受寒或者自身體質陰寒,或者陽氣溫煦不足或受阻造成的手足不溫,四肢厥冷,易造成免疫降低從而產生多種病癥,老年人陽氣相較而言衰弱一些,免疫力低下,更應該注重做好足部的保暖養(yǎng)護,多泡腳、多鍛煉、鞋襪暖。
從循環(huán)系統(tǒng)角度來說,我們通過溫水泡腳,能促進雙腳的血液循環(huán),并帶動全身血液循環(huán)暢通,也會減少一些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足浴盆的選擇也有講究。市面常見的有木盆(桶)和電動加熱的足浴盆。木盆材質天然,導熱散熱較慢有利于保溫,不過不能保持恒溫;而電動加熱的足浴盆通電則可有效控制水的溫度和泡腳的時間,但材質是塑料等,沒有木質浴桶材質環(huán)保健康,并且因為是電器,要注意選購正規(guī)廠家產品,才更安全,大家可以根據(jù)各自情況選擇。
溫度適宜:一般以不燙為宜,不可太熱,以免發(fā)生皮膚燙傷。在熏洗過程中,藥湯必須保持一定的溫度,不宜過冷,否則不利于藥物吸收。糖尿病患者注意水溫不得超過40攝氏度。
熏洗禁忌:體內有實火、易上火體質、痰濕郁熱證、足部局部皮膚有破潰、心腦血管供血不足、低血壓、重度靜脈曲張及伴有并發(fā)癥、經期、孕期等情況暫緩使用。
注意觀察:如果患者無效或病情加重,則應立即停止熏洗,并改用其他治療方法。如果患者出現(xiàn)皮膚過敏,應立即停止熏洗,并給予對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