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勝利 李輝 趙彥麗
摘 要:在高校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體現落實“三全育人”職責的關鍵。本文以《安全人機工程學》課程為例,介紹了該課程在基于應用型人才核心素養(yǎng)所開展的一些課程思政建設實踐與思考,供廣大教師朋友們交流參考。
關鍵詞:安全人機工程學; 課程思政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3-079-001
一、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筆者所在的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是一所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高校,在課程思政建設引導中提出了“四個方面”“八大核心素養(yǎng)”和“三十二個基本要點”的應用型人才核心素養(yǎng)體系框架[1],形成了“1-2-4”的要素結構體系。依據上述應用型人才核心素養(yǎng)體系,結合《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重點挖掘價值引領的課程思政元素分析如下:
1.國情觀念,了解國情歷史,傳播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化自信
如筷子、木牛流馬、各類冷兵器的造型及功能實現,理解人機工程思想在中國文明歷史上的發(fā)展和浸潤,使學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人文情懷,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關切人的生存、發(fā)展和幸福等
如在人體各類參數、人的感覺和知覺、能量代謝、疲勞機理、合理作業(yè)制度等內容上,無不體現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理念。
3.審美情趣,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等
如優(yōu)秀的安全人機學設計是以功能為導向,兼顧審美品味。在學習顯示器、控制器的類型與設計原則方面,一方面教導學生需要掌握正確的功能設計,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審美情趣要做有意識的導向,通過對感官、心理、體驗、價值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高尚、有品味的審美價值觀,善于觀察、熱愛生活。
4.精益求精,具有追求完美、永無止境、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如在設計原則的指導下,不斷尋找更好的功能實現方式,改進細節(jié)設計。在最好的設計上有沒有更好的設計?這是希望在課程中能夠給學生帶來啟發(fā)的。
二、教學設計與方法
選擇以《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發(fā)展》一節(jié)作為代表,進行課程教學設計,該節(jié)內容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知識傳授:要求學生掌握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發(fā)展歷程和主要歷史階段,理解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內容,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安全人機工程的具象代表。(2)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具備從產品的功能設計和外觀形態(tài)設計上解釋所采用的安全人機工程學相關原理的能力。(3)情感認知:使學生認識到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具有安全人機思想的設計,同時對人機關聯(lián)有著成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學生吸取傳統(tǒng)古典審美情操。
1.問題導入
(1)以中國、韓國、日本三國的飲食文化圖片為切入點,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尋找到在飲食文化中人機工程思想的載體——筷子。
(2)抽離元素,通過互動,讓學生主動探索造成三個國家筷子文化差異性的原因。
(3)總結學生的回答,給出標準答案,在標準答案中主要體現兩大思想元素:第一,分析問題的系統(tǒng)性,分別從形狀、材質、功能三個層面解釋功能與形狀的匹配。第二,講述筷子中的傳統(tǒng)中國文化,如傳統(tǒng)中式筷子的長度為七寸六分,象征飲食男女中的七情六欲,筷子的形制為上方下圓,暗合中國傳統(tǒng)天圓地方的思想。
2.講解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發(fā)展
(1)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早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了樸素的人機工程學的思想,隨著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勞動效率的極大提升,伴之而來的是各類勞動疲勞、工具設計不合理所引發(fā)的勞動者疾病。
(2)播放《摩登時代》的經典片段,引發(fā)學生對一味追求勞動效率而忽略安全人機設計所帶來后果的問題思考。
(3)系統(tǒng)講解安全人機工程萌芽時期的三大經典實驗和科學家背后的奇聞異事,培養(yǎng)學生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和以人為本的科學追求。
(4)播放砌磚實驗的原版視頻,穿插介紹最早動素研究的方法,引發(fā)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提出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的能力。
3.案例分析
分別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木牛流馬、兵器設計、書法繪畫所用的各類毛筆以及現代工具等為例,向學生提問,這些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的哪些思想與現代安全人機工程學的發(fā)展是契合的,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學效果與反思
從上課過程中學生的精神表現可以看出通過飲食文化、電影片段等這類容易喚起學生興趣的素材作為課堂教學案例,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同時,在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安全人機工程元素思考和探索中,也表現出了對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敬佩和對工匠精神的贊嘆,最為重要的是使得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從安全人機工程視角下發(fā)現、探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彭亞萍,胡大柱,茍小泉,等.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思政教育改革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9,000(002):128-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