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少時就喜歡繪畫,尤其喜歡畫人物。當時家里條件不好,沒錢買資料,我就到巷口書攤上把小人書租回家臨摹。就這樣臨了一段時間后,自我感覺畫得還不錯,就把畫帶到學校給老師和同學們看。大家都稱贊我畫得好。有一次,美術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講:“你畢業(yè)后去報考美術學校吧,你有這方面的潛質?!蔽耶敃r不懂,家中又無人支持,就沒有抓住這個機會,結果畢業(yè)后就參加工作了。從那以后我只能把繪畫愛好留在心里,直到退休后我進入武漢市老年大學學習中國畫,年少時的夢想才得以實現(xiàn)。
剛開始學習繪畫時,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我都涉獵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理解,我最終選擇主攻山水畫。因為山水畫在諸畫種中包含更廣、技法更豐富,花鳥畫和人物畫中的很多技法都需要到山水畫中來借鑒。
我學習山水畫是從兩個方面去努力的:即一手伸向傳統(tǒng),一手伸向自然。向傳統(tǒng)學習,就是向古人學習,而學習的方法就是臨摹。南齊謝赫六法中“傳移模寫”指的就是臨摹。我曾臨過唐宋元十六家的畫,臨過石濤的畫,臨過現(xiàn)代畫家黃賓虹、宋文治、孫克綱、黃秋園的畫,甚至臨過當代王中年、張復興、于永茂等人的畫。其中,我比較喜歡黃秋園的作品。在臨摹的過程中,我慢慢體會到如何達到“氣韻生動、骨法用筆”,如何做到“大膽落筆、小心收拾”。
《寒山轉蒼翠》夏寶珍
盡管我很喜歡臨摹名家作品,但我清楚地知道,學習繪畫光靠臨摹是行不通的。李可染先生曾說過:“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迸R摹得再好也是別人的技法,而只有將手伸向自然,到大自然中與真山真水進行面對面的對話和心靈的交流,才能做到心中有丘壑。我曾多次去太行山、狼牙山寫生,那神奇、險峻、壯美的雄姿讓我無比激動,那縱橫交錯的裂痕如同刀削斧劈般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造化是多么的神奇??!山中的樹木,因為生活環(huán)境的嚴酷,有的千百年來只能在石縫中求生存、在凜冽的寒風中屹立不倒,頑強的生命造就了它們堅忍不拔、形態(tài)各異的姿態(tài)。還有那山巖邊上用參差不齊的石塊砌成的房屋,這一切不正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所需要的景物嗎?“搜盡奇峰打草稿”是石濤的名言,也是中國畫家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之一。我們練習寫生,必須從古人作品中汲取精華,到大自然中以天地為師。寫生是為了創(chuàng)作打基礎,搞好創(chuàng)作才是最終目的。
如何搞好創(chuàng)作、如何將寫生素材變成作品,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有一定的繪畫理論基礎。我看了很多學習資料,也經(jīng)常到美術館看展覽,這對我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既愛山,也愛水。每次到大山里寫生時,我總是感到身心放松。大自然的美讓我無比陶醉!我常常感嘆:我就是那山那水,我愿與宇宙同在、與天地永存。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黃賓虹畫語錄》中提到的四點對我啟發(fā)很大:一是“登山臨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此四者缺一不可?!暗巧脚R水”,是畫家接觸自然做全面觀察的體驗?!白嗖蛔恪保巧钊爰氈碌乜?,既與山川交朋友,又拜山川為師,要在心里有自然,與山川有著不忍分離的感情。“山水我所有”,是畫家不僅要拜天地為師,還要心占天地,得其環(huán)中,抒發(fā)山川之精微?!叭级笮小保皇亲鳟嬛耙兴?,此即構思;二是筆筆有所思,此即筆無妄下;三是邊思邊畫。此三思,亦包含“中得心源”之意。
《心隨山影共悠悠》夏寶珍
《歲月靜好》夏寶珍
總之,我在學習山水畫的過程中有艱辛、有孤獨、有快樂,當然還有成就感。我領悟到筆墨是終身的修行,也是我終身追求的目標。大自然的存在是永恒的,只有用中正、深刻、寧靜的態(tài)度去面對它,才能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