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唐·寒山《詩》
【釋義】比喻白費力氣,沒有效果,勞而無功。
【近義詞】徒勞無益
【反義詞】行之有效
在很久以前,有個叫胡元的人,他一心想得到仙人指點,得道成仙。這事被仙人藍采和知道了,便來找胡元,告訴他如果真想成仙,就拿著竹籃每日三次到河里提水。胡元心想竹籃滿身是洞,怎么能提起水呢? 但這是仙人說的話,一定不會有錯。他每天都去河邊提水,水居然也越提越多,胡元更有信心了,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整整過了10 年,籃子里的水居然也快要滿了。
一次,胡元又到河邊提水,提了水剛要走,聽到喊救命的聲音,只見一個小孩掉到了水里,眼看就要淹死了,胡元想:我還是提水吧,快提快成仙。于是扭頭就走,突然覺得手中一輕,只見滿滿一籃子水全漏光了。藍采和突然出現(xiàn),非常不悅地對他說:“你見死不救,沒有善心,是成不了仙的,還是在凡間吧?!闭f完拿起竹籃就飄走了。原來那個小孩是藍采和變來考驗胡元的,胡元沒經(jīng)住考驗白白提了10年的水。后來,人們就常用“竹籃打水一場空”來比喻計劃落空或白花力氣,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