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馬世莉,馮 昱
(白銀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檢驗科,甘肅 白銀 730900)
肝硬化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嚴重肝臟疾病。此病的發(fā)生是由多因素長期、反復(fù)作用所致。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發(fā)生肝硬化的幾率較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其肝細胞可逐漸壞死,殘留的肝細胞可出現(xiàn)結(jié)節(jié)性再生增生。隨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不斷發(fā)展,其肝臟可出現(xiàn)假小葉,其肝臟的血液供應(yīng)可發(fā)生異常,進而可出現(xiàn)肝臟變形、變硬的情況。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進行早期診斷及治療的意義重大。臨床上對此病患者主要是進行組織病理學(xué)活檢。此檢查方法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且價格昂貴,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肝功能檢查聯(lián)合血生化檢驗在診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9 年1 月至10 月期間白銀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收治的43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43 例健康人。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biāo)準是:1)可以與人正常交流者;2)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者。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biāo)準是:1)患有腦部疾病者;2)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3)存在重要的臟器功能不全者。將其中的43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設(shè)為試驗組,將其中的43 例健康人設(shè)為對照組。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27 例,女性16 例;其年齡為38 ~66 歲,平均年齡為(52.5±4.6)歲;其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A 級、B 級、C 級的患者有11 例、17 例、15 例。在對照組健康人中,有男性29 例,女性14 例;其年齡為37 ~68 歲,平均年齡為(53.1±6.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受檢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肝功能檢查及血生化檢驗。在檢查的當(dāng)日,確保兩組受檢者處于空腹的狀態(tài),取每例受檢者3ml 的靜脈血。對抽取的靜脈血標(biāo)本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5min。對每例受檢者的血清標(biāo)本進行總膽汁酸(TBA)、白蛋白(ALB)、總膽固醇(CHO)、膽堿酯酶(CHE)檢測。
1)觀察兩組受檢者血清TBA、ALB、CHO、CHE 的水平。2)觀察試驗組患者中不同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的患者血清TBA、ALB、CHO、CHE 的水平[1]。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biāo)準差(± 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試驗組患者血清TBA 的水平為(45.49±3.87)μmol/L,對照組受檢者血清TBA 的水平為(5.87±1.18)μmol/L。試驗組患者血清TBA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受檢者,P <0.05。試驗組患者血清ALB 的水平為(25.58±3.13)g/L,其血清CHO 的水平為(2.46±0.48)mmol/L,其血清CHE的 水 平 為(2359.44±224.46)U/L, 對 照 組 受 檢 者 血清ALB 的 水 平 為(47.49±5.58)g/L, 其 血 清CHO 的水 平 為(4.83±0.96)mmol/L, 其 血 清CHE 的 水 平 為(8318.49±681.43)U/L。 試 驗 組 患 者 血 清ALB、CHO、CHE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受檢者,P <0.05。
試驗組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A 級的患者血清TBA 的水平低于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B 級、C 級的患者,P <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B 級的患者血清TBA 的水平低于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C 級的患者,P <0.05。試驗組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A 級的患者血清ALB、CHO、CHE 的水平均高于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B 級、C 級的患者,P <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B 級的患者血清ALB、CHO、CHE 的水平均高于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C 級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試驗組患者中不同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的患者血清TBA、ALB、CHO、CHE 水平的比較(± s )
表1 試驗組患者中不同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的患者血清TBA、ALB、CHO、CHE 水平的比較(± s )
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 例數(shù) 血清TBA(μmol/L) 血清ALB(g/L) 血清CHO(mmol/L) 血清CHE(U/L)A 級 11 19.49±3.53 41.48±5.38 3.85±0.53 3477.49±488.37 B 級 17 41.83±7.46 33.32±3.85 3.17±0.49 2079.45±237.53 C 級 15 81.37±11.85 24.25±2.18 2.34±0.58 1547.38±179.57 P 值 <0.05 <0.05 <0.05 <0.05
在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病的早期,患者肝臟的代償功能仍然存在,其不存在明顯的臨床癥狀。隨著此病患者病情的發(fā)展,其肝功能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并可累及其體內(nèi)多個系統(tǒng)的功能,使其出現(xiàn)肝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fā)癥[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肝硬化的高發(fā)人群。臨床上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進行肝功能檢查及血生化檢驗,以了解其病情的嚴重程度。檢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 的水平可了解其肝細胞的代謝功能是否受損。TBA 是肝臟代謝的主要物質(zhì)。當(dāng)患者的肝功能受損時,此指標(biāo)的水平可隨之升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 的水平與其肝功能受損的程度呈反比。ALB 是人血漿中含量最高的一種蛋白質(zhì),主要是由肝實質(zhì)細胞合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LB 的水平可明顯降低,檢測此指標(biāo)的水平可了解其肝臟合成ALB 的功能[3],進而可判定其肝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CHO 是臨床上診斷肝硬化的一個敏感性指標(biāo)。肝臟可參與CHO 的合成,且承擔(dān)著存儲CHO 的作用。當(dāng)患者的肝功能受損后,其血清CHO 的水平可隨之降低。CHE 是一種水解酶,其作用是水解乙酰膽堿。CHE 主要是由肝臟合成。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損,此指標(biāo)的水平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因此,檢測血清CHE 的水平可了解受檢者肝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4]。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肝功能檢查聯(lián)合血生化檢驗在診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評估其肝功能受損程度方面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