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宜興市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宜興 214200)
重癥腦外傷患者的病情危急。目前,臨床上對此病患者常進行手術(shù)及機械通氣治療[1]。在治療期間,此病患者因長期臥床易發(fā)生感染等多種并發(fā)癥。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癥腦外傷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重癥腦外傷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具有極高的死亡率。重癥腦外傷患者發(fā)生下呼吸道感染與其發(fā)生細菌感染有關(guān)。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重癥腦外傷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
本次研究對象是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宜興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162 例重癥腦外傷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這162 例患者中,有男90 例,女72 例;其年齡為20 ~75歲,平均年齡為(42.18±7.22)歲;其中有80 例腦震蕩患者,62 例腦挫裂傷患者,20 例腦干損傷患者。
對這些患者下呼吸道的痰液樣本均進行細菌菌譜檢測及藥敏試驗,方法為:將無菌吸痰管插入患者的人工氣道中,收集其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作為樣本。將采集的樣本接種在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在35℃下培養(yǎng)18 ~24 h。使用自動細菌分析儀(生產(chǎn)廠家:法國梅里埃生物公司,型號:Vitect2-compact)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程對培養(yǎng)出的細菌進行菌種鑒定。采用紙片擴散法對培養(yǎng)出的細菌進行藥敏試驗。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作為質(zhì)控菌,對質(zhì)控菌進行檢測的結(jié)果均在可控范圍內(nèi)。
觀察這162 例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情況。。
在這162 例患者下呼吸道的痰液樣本中,共分離出324 株病原菌。在這324 株病原菌中,數(shù)量排名前三的革蘭陽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58 株)、肺炎克雷伯菌(50 株)及念珠菌屬(40 株);數(shù)量排名前三的革蘭陰性菌有不動桿菌屬(66 株)、銅綠假單胞菌(44 株)及嗜麥芽窄食單胞菌(18 株)。詳見表1。
表1 這162 例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況
對這162 例患者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的結(jié)果是:1)在對苯唑西林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苯唑西林的耐藥率為100%(9/9),肺炎克雷伯菌對苯唑西林的耐藥率為50%(6/12),念珠菌屬對苯唑西林的耐藥率為85.71%(12/14);在對青霉素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率為55.56%(5/9),肺炎克雷伯菌對青霉素的耐藥率為50%(6/12),念珠菌屬對青霉素的耐藥率為64.29%(9/14);在對頭孢吡肟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33.33%(3/9),肺炎克雷伯菌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25%(3/12),念珠菌屬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28.57%(4/14);在對萬古霉素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0%(0/9),肺炎克雷伯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0%(0/12),念珠菌屬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0%(0/14);在對替考拉寧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替考拉寧的耐藥率為0%(0/9),肺炎克雷伯菌對替考拉寧的耐藥率為0%(0/12),念珠菌屬對替考拉寧的耐藥率為0%(0/14)。2)在對頭孢吡肟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陰性菌中,不動桿菌屬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36.84%(7/19),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100%(6/6),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34.62%(9/26) ;在對頭孢噻肟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陰性菌中,不動桿菌屬對頭孢噻肟的耐藥率為63.16%(12/19),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噻肟的耐藥率為100%(6/6),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頭孢噻肟的耐藥率為57.69%(15/26);在對美羅培南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陰性菌中,不動桿菌屬對美羅培南的耐藥率為0%(0/19),銅綠假單胞菌對美羅培南的耐藥率為16.67%(1/6),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美羅培南的耐藥率為0%(0/26);在對左氧氟沙星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陰性菌中,不動桿菌屬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73.68%(14/19),銅綠假單胞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100%(6/6),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76.92%(20/26);在對亞胺培南出現(xiàn)耐藥性的革蘭陰性菌中,不動桿菌屬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0%(0/19),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16.67%(1/6),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0%(20/26)。
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癥腦外傷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2]。導致重癥腦外傷患者發(fā)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有:1)患者吸入口腔分泌物。2)患者胃的內(nèi)容物發(fā)生反流。3)患者吸入空氣中的細菌。4)患者吸入呼吸機管道中的細菌。5)患者使用了大量的激素,導致其病情不受控制。6)對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導致其發(fā)生菌群失調(diào)、體內(nèi)細菌出現(xiàn)耐藥性,進而誘發(fā)二重感染或多重感染。筆者認為,為了預防重癥腦外傷患者發(fā)生下呼吸道感染,應在為其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的7 天后確認其是否發(fā)生細菌感染。
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重癥腦外傷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屬、不動桿菌屬、銅綠假單胞菌及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在此病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念珠菌屬對萬古霉素及替考拉尼未出現(xiàn)耐藥性;不動桿菌屬、銅綠假單胞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亞胺培南及美羅培南出現(xiàn)較低的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