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旺
摘要:引導需要技巧,體驗教學模式下的情境引導技巧性更強,要求更高。本文從直接情境引導和間接情境引導兩大類別入手,以角色融入、共鳴創(chuàng)設、同位親歷和虛擬情境、外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問題關我化設置六種情境引導實戰(zhàn)技巧為例,具體闡述初中語文文本教學中情境引導的實施攻略。
關鍵詞:情境引導 技巧 文本 學生主體 實施攻略
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模式,情境教學可以憑借圖畫、音樂、實物、表演等多種體驗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某種特定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如臨其境。其主要特點就是有形、有境、有情、有體驗。而情境引導就是基于情境教學的一種獨特的教學引導技巧。
筆者認為,情境引導可分為直接情境引導和間接情境引導兩大類。
一、直接情境引導
直接情境引導是指在引導過程中,引導者創(chuàng)設學生主體可直接親歷的情境,并引導學生主體積極主動地進入設定的與文本緊密相關的情境,進而順勢讓學生走進文本并深入文本的引導方式。它的主要特點是親歷和融入。直接情境引導主要包括情景融入、共鳴創(chuàng)設、同位親歷等多種實戰(zhàn)技巧。
(一)情景融入
情景融入是指在情境引導中,引導者根據(jù)文本特點設定相關情景,并遵循自主選擇的原則,讓學生主體選擇對應的情景,引導者再通過鋪墊渲染等手段引導學生主體進入相關情景的過程。此技巧的理論依據(jù)來源于李吉林情境教學法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第五種途徑——表演體會情境。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本教學的情境引導如下:
首先,引導者發(fā)問:“如果你的生命有可能會在一次山崩中結(jié)束,你會選擇往上爬還是往下跑?”做好情景融入的鋪墊。
然后,引導者讓學生主體在夜晚中山崩到來時的各種情景中自主選擇一個,并告知學生主體,在接下來的一段時空里,情景是不能改變的。接著做好情景融入的平臺搭建。讓學生主體帶著情景體驗,走進文本,但依舊保持情景不變……
又如在戲劇或小說等文本教學的情境引導中,引導學生主體進行情景再現(xiàn),進而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等,也屬于情景融入的技巧范疇。
實施攻略提示:(1)文本內(nèi)容情景傾向清晰;(2)情景設置要貼近生活;(3)情景設置不可強制;(4)注重情景選擇之前的鋪墊和渲染;(5)情景延遲可適當調(diào)整長短。
(二)共鳴創(chuàng)設
共鳴創(chuàng)設是指在情境引導中,引導者從情感共鳴的角度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在學生主體、文本及作者之間搭建情感共鳴的橋梁,進而讓學生主體快速深入文本的過程。此技巧的理論依據(jù)來源于李吉林情境教學法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第六種途徑——語言描述情境。
如《我與地壇》文本教學的情境引導如下:
引導者:“請同學們雙手拖住下巴,閉上雙眼,想想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樣子。想想她那歷經(jīng)滄桑的臉,想想她那粗糙的雙手,想想她的每一根發(fā)絲和每一個毛孔……”
1分鐘后,引導者旁白:
“同學們,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和媽媽的故事。
在我的印象里,媽媽的身體一直都不好?!r候的我,最怕的事就是媽媽犯病,萬一媽媽被病魔奪走了,我不知道該怎么活!現(xiàn)在的我,也怕。
有一次,媽媽又犯病了。深夜,我和妹妹一起去找醫(yī)生。醫(yī)院卻不開夜班……我第一次感覺到,淚水原來那么咸。那時候,我上小學五年級……
同學們,請你想想,當你生病的時候媽媽焦急的神情和忙碌的身影,當你受挫折的時候媽媽那溫柔的目光,當你受傷害的時候媽媽溫暖的懷抱。請你再想一想,當媽媽生病的時候,你在干什么?當媽媽在廠里加夜班的時候,你在干什么?當媽媽疲憊不堪還要為你做飯的時候,你又在干什么?……
同學們,總有一天,媽媽會離我們而去。當媽媽離開我們的時候,再去說:媽媽,我愛你!那時候,媽媽已經(jīng)聽不見了……”
此時音樂響起,播放或演唱滿文軍的《懂你》。放(唱)完后,沒有掌聲,只有濕潤的眼眶。隨后請學生慢慢地睜開眼睛,師生一起誦讀《我與地壇》第二部分……
實施攻略提示:(1)文本內(nèi)容多以散文體為主;(2)共鳴點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3)共鳴創(chuàng)設的時機要盡量靠前,此法多用于情境導入;(4)鋪墊的節(jié)奏不宜過快;(5)共鳴點創(chuàng)設要有針對性,要緊緊圍繞學生主體心理現(xiàn)狀展開。
(三)同位親歷
同位親歷是指在情境引導中,引導者直接將學生主體帶入主觀體驗當中,學生主體全身心地投入,進而讓學生主體與文本或作者之間產(chǎn)生同位共鳴的過程。
如在《大自然的語言》文本教學的情境引導中,引導者引導學生主體與作者一樣親歷大自然,先選定大自然中大地復蘇后各種植物的生長,然后引出大自然中奇特的物候現(xiàn)象,最后留下自己對物候現(xiàn)象解讀的對比。這樣就會很容易深入文本,進而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
二、間接情境引導
間接情境引導是指在引導過程中,引導者通過各種外在氛圍營造和關聯(lián)化設置等技巧,讓學生主體對某種特定的情境有一種間接的親歷感和融入感,進而讓學生走近文本并逐步進入文本的引導方式。它的主要特點是感染和熏陶。間接情境引導主要包括虛擬情境、外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問題關我化設置等多種實戰(zhàn)技巧。
(一)虛擬情境
虛擬情境是指在情境引導中,引導者模擬一個虛擬的與文本密切相關的情境,讓學生主體順著情境體驗,逐漸靠近文本的過程。
如在《童年》“在苦難中長大”這一情境引導中,引導者可虛擬以下兩個情境:(1)如果童年在苦難中長大,你最大的遺憾是什么?(2)如果童年在苦難中長大,你收獲了什么?這樣就可以通過學生主體的回應體驗來靠近文本,還可以與作者的觀點形成對照。
實施攻略提示:(1)虛擬情境與現(xiàn)實情境要保持高度協(xié)同;(2)虛擬情境切入點要緊貼文本主題或作者思想情感;(3)可直接切入,不必過多鋪墊和渲染。
(二)外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外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指在情境引導中,引導者運用各種外在的媒體手段營造一種與文本密切相關的特定氛圍,并帶領學生主體融入這種氛圍之中,進而靠近文本的過程。外在手段主要包括各種音頻(音樂、朗誦、音效等)、視頻(動畫、影視片段等)、圖片、引導者親歷示范等。此技巧的理論依據(jù)來源于李吉林情境教學法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第二種途徑和第三種途徑——圖畫再現(xiàn)情境和音樂渲染情境。
如在《生物入侵者》文本教學的情境引導中,引導者利用“生物入侵者”的格式形態(tài),讓同學們了解外來生物,進而取得親歷體驗的模擬效果。
實施攻略提示:(1)外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可靈散嵌入文本教學中,點到為止,不可濃墨重彩,本末倒置;(2)外在手段應靈活多變,不可從一而終;(3)引導者親歷示范的時機靠后不靠前。
(三)問題關我化設置
問題關我化設置是指在情境引導中,引導者設置一些從學生主體出發(fā)又貼近生活和文本的相關問題,在學生主體與文本或作者之間搭一段引橋,進而讓學生主體緩步進入文本的過程。
又如在《親愛的爸爸媽媽》文本
教學的情境引導中,可設置如下關我化問題:(1)你熱愛和平嗎?(2)你害怕戰(zhàn)爭嗎?(3)如果有一天,你眼睛失明,耳朵失聰,你將怎樣面對生活?……
有了一系列的有梯度的關我化問題鋪路,學生主體會很容易跨過文本的門檻,順利進入文本內(nèi)部,與文本展開真誠的對話。
實施攻略提示:(1)問題切入點要貼近生活和文本;(2)問題設置要有梯度,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認知規(guī)律;(3)問題設置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最大限度地提高問題的可接納性;(4)問題設置的時機可貫穿文本教學始終。
結(jié)語
文本教學情境引導除了以上實戰(zhàn)技巧之外,還應該有更多的實施攻略。只要是能讓學生主體積極地產(chǎn)生與文本密切相關的直接或間接的主觀體驗,都可以嘗試運用其中。
參考文獻:
[1]郝京華.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的課程論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2225.
[2]周愛志.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情景教學的運用探究[J].新課程:中,2015(11):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