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有自身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和組織時,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情境展示、思維導圖、合作交流、讀寫結合,都能夠對學生形成對應激發(fā),進而使學生充分感受現(xiàn)代文之魅力,贏得閱讀學習的主動權?,F(xiàn)代文閱讀方法很多,教師需要做出對應推介,引導學生順利進入到閱讀情境之中,并在不斷感受探索中形成學科認知基礎。
一、情境展示法,從情感角度展開滲透
學生對直觀信息比較敏感,教師利用情境法展開助學設計,能夠成功激發(fā)學生閱讀現(xiàn)代文的熱情。媒體展示、問題導入、故事引導、示范誦讀、角色演繹等,都可以成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手段,教師要做好優(yōu)化選擇,引導學生從情感角度展開滲透學習。如媒體展示,個性的圖片、生動的視頻、多元的動畫等,都能夠對學生閱讀情緒形成對沖,激發(fā)其主動閱讀的熱情?!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利用情境法展開教學啟動,能夠快速調度學生閱讀情緒入場,自然形成閱讀主動思維,在多種情感共鳴中建立現(xiàn)代文閱讀認知體系。
如教學八年級語文下冊《春酒》,教師打開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信息,要求學生做對比觀察:喝春酒是一項民間的習俗活動,在一些地區(qū)有流行,細致觀察這些圖片,找到文本相關描寫內容,體會這種習俗給讀者帶來的全新閱讀體驗,然后進行情感誦讀展示。學生進入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跟進指導,對喝春酒的一些細節(jié)內容進行針對性解讀,要求學生做深入閱讀和思考體驗。為讓學生有更深刻的認知,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誦讀,并對誦讀技巧方法傳授做出明示:誦讀文本要掌握其情感基調,這篇課文描寫了家鄉(xiāng)喝春酒的往事經歷,表達是對童年、對故鄉(xiāng)、對母親的眷戀之情,誦讀時,需要做出準確把握,注意語氣語調要帶著一定的溫度。學生開始仿讀訓練,教師及時作出學法指導,確保誦讀訓練順利展開。
誦讀是現(xiàn)代文閱讀的重要學法應用,教師從學法傳授角度展開操作,為學生順利進入閱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條件。多媒體的介入,多種圖片的投放,課堂互動的組織和發(fā)動,都對學生閱讀思維形成沖擊。現(xiàn)代文有生動的情節(jié),這是學生閱讀最關注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從這個地方展開對應設計和組織,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情境展示方法具有很強的立體效果,能夠對學生心理形成沖擊,教師利用這樣的設計展開閱讀指導,可以形成豐富調度力量。中考閱讀題目中有更多情節(jié)梳理、要點列舉的內容,平時多做這方面的訓練,對中考有更多益處。
二、思維導圖法,從思維角度進行梳理
在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教法,能夠為學生規(guī)劃清晰思考路線,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整理,建立完善的閱讀認知?,F(xiàn)代文文段內容關涉結構、立意、語言等多種因素,如何對這些因素進行統(tǒng)合性梳理,思維導圖無疑是最佳選擇。思維導圖能夠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整合,梳理出明晰的操作路線,引導學生通過逐級滲透的形式,走進文本核心,在具體感知和體驗中形成學科認知基礎。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思維導圖的適合范圍肯定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師需要有整合意識,對更多學生群體有學情把握,以便對思維導圖做出針對性調整。
《安塞腰鼓》是一篇場景描寫的散文,在整體閱讀時,教師投放了閱讀導圖:第一點是初讀課文,運用聽讀、誦讀等方式,對整篇課文進行梳理性閱讀。第二點是厘清結構特點,全文分為三個部分,“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第三點是語言鑒賞,又可以細化為“尋美點”“尋亮點”“尋彩點”等幾個角度,從典詞、句式、修辭等角度展開具體的鑒賞操作。第四點是寫法探索,靜景動靜相結合,聯(lián)想想象相結合,多種感官體驗相結合。學生根據(jù)教師引導展開閱讀學習,自然構建閱讀認知基礎。特別是語言鑒賞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找到更多經典的語段,并進行細致的分析。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這是一種生命力量的宣泄,體現(xiàn)陽剛之美,表達強烈的渴望之情。教師對學生鑒賞情況作出對應評價。
教師為學生投放了思維導圖內容,規(guī)劃了閱讀行進路線,獲得更為豐富的閱讀啟動力量。思維導圖是一種整體規(guī)劃性閱讀指導,能夠從更多角度進行計劃,學生遵循思維導圖展開閱讀行動,其助學效果鮮明體現(xiàn)出來。特別是語言鑒賞操作時,學生比較欠缺的是方法和技巧,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引導,可以讓學生順利找到鑒賞的起點,也能夠根據(jù)構建系統(tǒng)性鑒賞認知。思維導圖有更廣泛應用,教師利用這種方法展開對應指導,能夠給對學生形成思維沖擊。
三、合作閱讀法,從互動角度實施應對
合作互動性閱讀學習,這是基本的學法應用。學生對合作學習最為熟悉,如果教師不能在操作方式和組織過程中有更多新鮮信息輸入,學生會產生審美疲勞的,其閱讀學習會呈現(xiàn)低效性。現(xiàn)代文閱讀大多有一些情節(jié)和人物等內容,非常適合做角色演繹活動,即使是寫景散文,也能夠組織誦讀比賽活動,而說明文則可以推出知識競答活動,不管面對什么樣的文體,教師都需要有創(chuàng)新整合的意識,利用一些互動形式展開閱讀學習,這樣才能形成嶄新閱讀契機。學生對合作學習有不同期待,這無疑是重要教學契機,教師要做出針對性設計,以順利啟動學生參與興趣。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投放中,雖然沒有合作閱讀內容,但平時的互動性深度閱讀發(fā)掘,對中考閱讀的支持效果更為突出,教師要建立明晰的教學觀念,利用豐富的互動操作形式,對學生形成對應激勵和調度,以提升現(xiàn)代文閱讀操作水平。如教學《壺口瀑布》,教師先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要求學生展開質疑設計,利用問題呈現(xiàn)閱讀感知。經過一番閱讀探究,質疑問題不斷涌現(xiàn)出來。如:“壺口瀑布除了水很猛以外,還有什么特點呢?”“作者為什么要寫腳下的石頭?”“面對壺口瀑布,你會想到哪些東西?”“作者通過描寫壺口瀑布的景色,主要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教師對學生質疑問題進行整理,歸結成問題集錦,投放到各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互動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在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深入到學習小組之中,對學生的個性觀點進行傾聽和指導,糾正學生閱讀理解中不正確的見解。
教師先讓學生質疑閱讀,凸顯了學習主體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質疑性閱讀,屬于探究性學習,對文本展開深度解析,很容易遇到一些疑難問題,便形成了質疑閱讀。在中考閱讀題解析過程中,非常需要展開深度探究的操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質疑閱讀,能夠對中考閱讀形成重要支持。閱讀文段包含豐富內容,考試設題也呈現(xiàn)多元性,唯有讀透文段,厘清基本意思,才能順利完成相關題目,質疑性閱讀訓練契合性更高,其訓練價值也更為豐富。
四、讀寫訓練法,從內化角度完成突破
讀寫訓練有多種方式可以選擇,現(xiàn)代文呈現(xiàn)也有不同形式,教師根據(jù)現(xiàn)代文閱讀文段特點,讓學生順利進入到仿寫、創(chuàng)編、演繹、陳述、演講、作文等訓練之中,都可以獲得預想的效果。讀寫結合是最為典型的訓練形式,也是內化閱讀認知的基本手段,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需要做出針對性設計,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內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F(xiàn)代文閱讀有其個性特點,教師讀寫訓練設計也要體現(xiàn)個性追求,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展開設計,其助學效果會更為突出。
讀寫結合在中考閱讀題目設計中有更多呈現(xiàn),教師在閱讀訓練設計時,需要對中考閱讀題目設計進行對應思考,以便形成嶄新設計方案。如教學《一滴水經過麗江》,教師先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對主要內容進行梳理,然后設計了讀寫操作任務:一滴水經過麗江,這個設計非常有創(chuàng)意性。學習這類似的寫法,選擇一個適合的對象,對其進行全方位的介紹,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任務下達后,教師對基本操作要領進行梳理,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最熟悉的對象展開描寫。特別要注意描寫方法的運用,要體現(xiàn)描寫對象的突出特點。學生進入讀寫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jù)學生讀寫實際,隨時做出一些指導和提示,注意運用形象化語言,寫出事物的情感性特點。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認真篩選學生的習作,挑選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公開展示,并組織學生展開互評活動。有學生選擇自己的學校來寫,以一片風中的樹葉為寄托,展開了仿寫操作,其設計很有個性。也有學生選擇自己的家鄉(xiāng)來寫,以小鳥的視線進行俯瞰式描寫,其選擇角度也是不錯的。還有學生選擇風箏的隨風漂移,來寫郊區(qū)的全貌,也獲得很好的展示效果。
在中考中,作文設計一般不會是仿寫形式,但對文本進行讀寫訓練設計,對學生帶來的學習啟迪是多方面的。首先,對文本進行深入淺出地閱讀,厘清基本的組成部分,以及構建的路線。其次,是語言的運用,要有貼近性、親和性。最后是描寫手法選擇,描寫方法眾多,如何選擇,體現(xiàn)一定的設計智慧。對現(xiàn)代文進行深度剖析,從不同視角展開對應設計和訓練,能夠帶來更大的學習助推力量。學生對仿寫比較敏感,教師由此展開教學設計,其適合度更高,訓練效果也會更顯著。
中考背景下的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利用多種學法展開應對,以順利完成閱讀教學目標。初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可塑性很強,教師對此需要有充分認知,利用多種學法調整契機,對學生進行閱讀啟迪,促進其學科綜合能力的成長。情境展示、思維導圖、合作交流、讀寫結合等,都屬于現(xiàn)代文閱讀常用學法,教師要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整合處理,以提升閱讀學習效率。
徐大才,江蘇省海安市雅周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