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強
摘? 要:隨著我國的工業(yè)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不斷的進行,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量也在提高,而我國在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占有量上,煤炭資源相對又較為豐富,使得煤炭也成為我國主要的能源之一。而在煤炭的開采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為與地下的煤炭資源,需要采煤人員深入到礦井下進行工作,礦井下環(huán)境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安全事故,因此對于礦井下的人員精確定位是目前繼續(xù)解決的問題之一,借此來保證礦井人員的安全。同時我國為了更好的保護礦井人人員的安全,要求下井采礦的人員必須裝備人員定位系統,但是我國在準確定位系統的開發(fā)上一直都比較落后,實際的定位精準度降低,并且不能實現二維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給礦井人員的安全保護上帶來了一定的隱患。因此,本文就從礦井人員精確定位方法展開探析,希望借此能夠提高我國礦井裝備的定位精準性。
關鍵詞:礦井人員? 精確定位? 方法分析
分類號:D631.6
前言:
目前我國在礦井人員定位系統的選擇上,大多數都是采用GPS進行,而在礦井下的采煤人員,經常會深入到地下幾十米或者幾百米的坑洞中,因此很多時候GPS的傳輸效果就會被大大削弱。其次在定位上,很難體現出準確性,一方面是因為在礦井內部的結構較為復雜,GPS信號很難穿透煤層進行傳輸;另一方面就是在礦井下,不同于地面的空間,很多礦井內部的設備都會對定位系統產生影。所以在整體上看來,我國的礦井人員所攜帶的定位裝備,很難實現準確定位的目標。
一、目前礦井人員定位技術分析
1.慣性導航技術
慣性導航技術是目前在礦井人員定位系統中常見的一種技術,主要就是在定位系統中采用兩個二自由度陀螺儀形成一個三維空間。在使用過程中,先對定位系統進行校準,并且將礦井人員在下到礦井最初的位置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中,采煤人員在礦井下進行運動時,運動的軌跡就能夠實時的傳輸到計算機中,自動形成運動的軌跡。這種慣性導航技術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利用陀螺儀的物理性質,在人員運行時,會使陀螺儀出現偏移,進而出現運動的軌跡圖。這種定位系統在整體上擁有較高的主動化,并且隨著對陀螺儀的研究不斷的深入,在利用慣性尋找南北方向時所用的時間也較短。但是這種定位系統在長時間使用后,因為每次啟動前都要進行校準,所以累積的誤差就會越來越大,使得精準度也降低。
2.衛(wèi)星定位技術
衛(wèi)星定位技術就是通過人造衛(wèi)星,對在地球上使用移動終端的人員進行定位測量的技術。而最為人知的就是GPS定位系統,這種定位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人造衛(wèi)星、終端設備、地面控制,并且想要GPS定位系統正常的運行,就必須滿足24顆衛(wèi)星同步在線,分成四個不同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由6個衛(wèi)星進行負責。人員在地面進行運動時,衛(wèi)星就能夠測量到移動的軌跡,進而實現對人員的定位。但是在礦井下使用這種定位技術,移動終端的GPS信號就很難穿透煤層傳輸給衛(wèi)星,同時如果網絡傳輸數據不穩(wěn)定,還會使人員的位置定位不準確。
3.超聲波定位技術
超聲波定位技術源于超聲波測距的原理,主要就是利用設備發(fā)出超聲波,在空氣中進行運動,當超聲波觸碰到物體時,就會反饋到系統中,進而計算出物體與人員之間的距離。這種定位技術優(yōu)點在與可以定向發(fā)射,超聲波的強度也能很好的得到控制,不用與物體出現物理的觸碰,即可判斷出與物體之間的距離。但是在礦井下,很多內部的環(huán)境就會對超聲波的傳播距離產生影響,使得實際的測量距離大大減弱,并且在多徑效應和非視距傳播環(huán)境中測距定位的誤差較大。
二、礦井人員精確定位方法分析
1.AOA基于角度測量的定位方法
AOA基于角度測量的定位方法工作原理如下圖1.1所示,在已經知道的兩個固定定位分析站(BS1)和(BS2)中,其中的距離用d表示,E作為實際的井下作業(yè)人員,在采煤人員與兩個已知的固定定位分析站中,角度用α1和α2進行表示,及實際的采煤人員與定位分析站之間的距離為r1,r2滿足公式:
通過對這個方程式進行求解,就可以得到采煤人員的實際位置。采用AOA基于角度測量的定位方法,能夠影響到實際的定位精確度的一般來說就只與角度有關,對于定位信號所發(fā)出或者接受的強度則不會對實際的精確度產生太大的影響。所以這種定位的方式,能夠很好的被運用到礦井人員的定位中,在定位工作開始時,不會因為礦井下的各種巷道、斷面面積、煤層、圍巖等影響,使得傳輸的信號被削弱,進而提升礦井人員的定位精確度[1]。
2.TWR雙程測距定位方式
這種定位方式主要就是依靠在定位分站的時鐘頻偏進行設置,以TWR雙程測距定位方式為例,在時鐘頻偏的值為eA,采煤人員身上的定位卡時鐘頻偏設置為eM,T’AM就代表從定位分站發(fā)射的測距信號到采煤人員定位卡所受到信號的時間,T’M為定位卡從受到測距信號到發(fā)送應答信號的真實時間,則:
通過此公式所得出的TWR仿真結果就如下圖1.2所示:
從圖1.2就可以明顯的看出,采用TWR雙程測距的方式,實際的定位精確度與信號的傳輸時間有關系,而對于實際的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強度是否足夠,則不會對實際的精確度產生任何影響。因此,對于礦井作業(yè)人員的定位來說,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定位的精確度,更好的保證采煤人員的安全[2]。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礦井作業(yè)人員的定位精確度,需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并且通過提高定位的精確度,能夠更好的保證采煤人員的安全,更好的促使煤礦企業(yè)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世森. 基于AOA的礦井人員精確定位技術[J]. 煤礦安全, 2019, 50(007):140-142,146.
[2]謝春華. 利用TOA技術構建煤礦井下精確人員定位系統的思考[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20(9).
280350118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