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娟
摘要:在疫情期間,我校計算機通識教育課程《媒體信息處理》開展了慕課教學,相對之前采用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間,筆者設計了一份“計算機慕課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并對回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比較,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幾點慕課教學的建議,以期能更好地為計算機教學服務,為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指明方向。
關鍵詞:計算機;慕課;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01-0176-02
1 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為大規(guī)模開放式網(wǎng)絡課程,在國內也叫慕課,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產物。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fā)展,慕課建設已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重要領域。受本次新冠疫情影響,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響應“停課不停學”,全體教師積極行動起來,當起了“網(wǎng)絡主播”,許多教師將課程錄播并制作成慕課的形式。在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我校的計算機通識教育課程《媒體信息處理》在學校的課程中心網(wǎng)站開展慕課教學,同一門課程制作了兩個慕課網(wǎng)站。為了解學生通過慕課學習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感受和對課程教學的建議,筆者設計了一份問卷,名為“計算機慕課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并通過“問卷星”小程序展開調查。該問卷分成兩組發(fā)放,分別對應兩個不同慕課教學平臺的學生,以下簡稱“第一組”和“第二組”。
2 問卷數(shù)據(jù)情況
第一組慕課教學平臺共回收有效問卷210份。其中,男生46名,女生164名,生源覆蓋了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以及日本和韓國。男女生比例分別為21.9%和78.1%。由于我校是一所外國語言類的綜合性大學,男女生源比例相對較小。其中,79.05%的學生認為本學期《媒體信息處理》課程的慕課學習效率比上學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傳統(tǒng)課堂學習效率高,僅有20.95%的學生認為計算機傳統(tǒng)課堂學習效率比慕課學習效率高。有99.52%的學生反映在慕課學習期間,能夠得到教師的及時幫助,僅一位學生表示不能得到教師的及時幫助。23.81%的學生表示學習計算機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有較大壓力,62.86%的學生表示學習壓力一般,13.33%的學生表示學習該課程沒有壓力。待疫情結束,31.43%的學生希望選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演示+實驗”的模式學習,47.62%的學生選擇“翻轉課堂:慕課+課堂答疑”,58.1%的學生選擇“翻轉課堂:慕課+在線答疑”,一位學生選擇“其他”??梢?,大部分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第二組慕課教學平臺共回收有效問卷138份。其中,男生37名,女生101名,男女生比例分別為26.81%和73.19%。其中,71.01%的學生認為本學期《媒體信息處理》課程的慕課學習效率比上學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傳統(tǒng)課堂學習效率高,28.99%的學生認為計算機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效率比慕課學習效率高。84.06%的學生反映在慕課學習期間,能夠得到教師的及時幫助,15.94%的學生表示不能得到教師的及時幫助。39.13%的學生表示學習計算機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有較大壓力,56.52%的學生表示學習壓力一般,只有4.35%的學生表示學習該課程沒有壓力。待疫情結束,31.88%的學生希望選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演示+實驗”的模式學習,44.93%的學生選擇“翻轉課堂:慕課+課堂答疑”,44.93%的學生選擇“翻轉課堂:慕課+在線答疑”,2.9%的學生選擇“其他”。
3 回收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
從兩組問卷的回收數(shù)據(jù)來看,我校作為一所外國語言類的綜合性大學,男女生源比例相對較小。由于課程相同,但使用的是不同慕課教學平臺,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作業(yè)要求,不同的授課教師,故在部分數(shù)據(jù)結果上也存在部分差異。
3.1 學習效率的對比
《媒體信息處理》是面向我校本科生的一門通識教育必修課程,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部分。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多媒體信息表示和處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圖像、音頻、動畫和視頻等常用媒體的制作與設計。通過案例研究、任務驅動和項目實驗等教學方法,著力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由于慕課教學視頻具有隨時暫停和反復重放的特點,學生能把握自己的學習主動權,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調整學習進度,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因此,較高比例的學生認為計算機課程的慕課學習效率高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這個結論也在筆者和同行們的預料之中。但是,通過不同慕課平臺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感受還是存有一定差異,如表1所示。從問卷最后一題“對《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教學有哪些建議?”的反饋結果中,筆者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包括慕課的教學設計、作業(yè)設計、師生軟件版本的匹配度以及教師的答疑反饋等情況,這些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認真分析、研究和思考。
3.2 學習壓力的對比
同一門課程,不同的慕課教學視頻,不同的作業(yè)要求,不同的授課教師,學生所感受到的課程學習壓力也存在差異,如表2所示。筆者分析,對計算機類課程的學習壓力一部分受學生個人知識結構、學習興趣的影響,另一部分壓力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數(shù)量以及問題被解決的效率存在相關性。在第二組的問卷反饋中,有15.94%的學生表示不能得到教師的及時幫助,相應其感受到的學習壓力問題也明顯較大。因而,在慕課教學期間,如果教師的答疑解惑能像傳統(tǒng)課堂學習一樣高效及時,與之積極互動,相信學生的慕課學習壓力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
3.3 課程學習方式的選擇
從兩組問卷數(shù)據(jù)來看,總體上學生都更傾向于選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如圖表1所示。翻轉課堂包括“慕課+課堂答疑”和“慕課+在線答疑”兩種方式。在第一組學生中,選擇“慕課+在線答疑”的學生人數(shù)多于選擇“慕課+課堂答疑”的人數(shù)。筆者認為,在授課教師提供足夠幫助與支持的情況下,網(wǎng)絡時代的在線答疑是一種十分高效的師生教學互動方式。但是,我們必須關注到傳統(tǒng)面對面課堂教學過程中傳遞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溫度。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的情感和言傳身教的投入,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是任何網(wǎng)絡表情符號代替不了的。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與協(xié)作,溫馨又熱烈的課堂討論氛圍,都是傳統(tǒng)課堂帶給師生最真實的情感體驗。雖然,在第一組中只有20.95%學生認為傳統(tǒng)課堂學習效率高于慕課學習效率,但還是有31.43%的學生表示依然會選擇傳統(tǒng)課堂進行學習。在第二組中,選擇“慕課+課堂答疑”和“慕課+在線答疑”的人數(shù)持平??梢姡瑐鹘y(tǒng)課堂教學還是擁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4 結束語
慕課以其教學內容緊湊,學習過程完整,學習自由開放,教學內容可重復觀看等優(yōu)點,吸引了越來越多學習者的參與。“教學內容可重復觀看”是對計算機應用實踐類課程最友好的支持,故深受大學生的歡迎。作為任課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慕課的深層次教學設計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設計的區(qū)別。每個教學視頻最好按知識點展開,3-7分鐘為最佳時間長度,教學內容精煉,表達精確,給學生展現(xiàn)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其次,慕課的作業(yè)設計量要適中,難度適宜,與慕課匹配。必要時,還可以設計分層作業(yè),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再次,教師必須重視慕課教學的答疑環(huán)節(jié)。古代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焙芎玫仃U釋了教師的神圣職責。在開展慕課教學期間,建議教師可以每周安排兩個固定的時間段開展在線教學答疑;如果是本校學生,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安排面對面的課堂教學答疑,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
沒有完美無缺的教學模式,只有各種教學模式合理有效配合,才能最大化地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筆者認為,慕課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優(yōu)勢互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是未來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的主要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靜,丁鵬.基于慕課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分析與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14):271-272.
[2] 裴衣非,韓艷,龐潤芳.慕課發(fā)展與高校計算機課程改革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3):222,224.
[3] 張忠磊,李秀芳,張志旺.MOOC在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5(5):87-89.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