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間交流日益密切,語言溝通亟需一定的英語水平,小學英語教學是第二語言學習的基礎,在“雙減”環(huán)境下,圍繞素質教育,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和方法,把育人作最終為目標,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本文就雙減環(huán)境下把育人作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最終目標的方法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雙減舉措;育人
【作者簡介】魏瑞娥(1984.03-),女,漢族,甘肅通渭人,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義崗川學校,中級,本科,研究方向:英語。
引言
英語畢竟是陌生的語言,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溝通交流過程不應用,基本處于死記硬背,反復練習的狀態(tài),在“雙減”的環(huán)境下,小學生要減輕學習負擔,一定程度必須減少小學生讀背英語詞句課外時間,不能保證小學生足夠的反復詞句熟讀和背誦,因此,要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把“育人”作為最終目標,從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下功夫,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充分認識“雙減”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學在育人目標中的作用
國外專家學者對移民外語學習狀況研究的成果表明,人學習第二語言的學習水平、質量跟年齡有直接關系,年齡越小,學習效果就越明顯,能夠更加具備學習優(yōu)勢,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從三年級開始普及英語教學,有的學校則從一年級就著手開始教學英語。從教學安排上,英語教學引起各級各學校的普遍重視,但是,在“雙減”環(huán)境下,就要圍繞“育人”目標,調整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和課外練習,在減輕小學學習負擔的基礎上,注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構建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引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英語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積極的學習習慣,提高外語溝通交流的本領,全面強化自身素質。
1.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特點規(guī)律是識記過程興趣高,保持時間短,比較形成忘記,不善于有目的的自我回憶;在雙減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跟數學、語文、品德、科學、體育、美術、音樂等都屬于義務教育的基礎課程,英語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是完全陌生的符號,在別的課程學習中,都有熟悉的漢字貫穿其中,幫助小學生認識、理解相關的內容,獨有英語課程的學習不能借助一點漢語文字的讀音、詞義、規(guī)律、特點的幫助,很多初學英語的小學生普遍感到莫名的為難情緒。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習,從簡單的“打招呼”“問候”開始,逐漸進入“日常用語”的學習階段,小學生會從陌生的“擔心、害怕、畏難”心理,逐漸變成對“新奇知識的興趣”,慢慢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自覺練習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素質教育。比如,“Hello”一課教學中,就學習“Hello”和“Hi”,讓小學生感到英語學習“easy”。兩個單詞是見面打招呼經常用到的禮貌用語,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樂于應用,使小學生養(yǎng)成勤于練習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2.激發(fā)學習興趣。小學生善于模仿,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較強,英語課程的教學和字母、詞句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新鮮的知識,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些心理因素,誘導激發(fā)學生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積極地學習主觀能動性,分享學習主人的快樂,形成良好的學習開朗心理,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育,有助于其他學科學習成績的提高。比如,“How Are You”這個單元的“Let's talk”與“Let's say”等的教學中,“Hello! Liu Zhao Ya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等語句的學習,教師借助網絡社交平臺,利用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小學生日常打招呼,相互問候的視頻,讓小學生模仿,誘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充分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進而養(yǎng)成熱愛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
3.養(yǎng)成學習習慣。英語課程的學習在始記、保持、忘記、回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應用學會的詞語,不斷積累,養(yǎng)成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成績。因此,“雙減”環(huán)境下,各個課程的學習時間都非常珍貴,英語教學必須借助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優(yōu)勢,為學生筑牢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癎ood Morning!”這個單元中,Part A 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小學生熟悉應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Good night”日常禮貌用語,并養(yǎng)成習慣,把口語練習融合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達到“習慣成自然”的效果,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在“雙減”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的進步成長至關重要。
二、“雙減”環(huán)境下影響小學英語“育人”效果的因素
小學生年齡小,比較貪玩兒,學習責任意識差,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受“雙減”因素的影響,“急于求成”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小學生的學習密度,加大學習任務,忽視了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使“育人”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小學生的學習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自主學習的動力;形成高效的學習策略;具備合作探究的科學精神。因此,在“雙減”環(huán)境下,要對英語教學中影響“育人”目標的各種因素,有足夠的認識,以便有所準備,確保教育教學優(yōu)質高效。
1.課時安排不得當?!半p減”環(huán)境下,有的學校覺得英語教學失去了課外輔導和更多作業(yè)訓練的支持,擔心小學生掌握不了應該學會的單詞、語句,就在教學計劃上做了調整,相對增加了英語教學的課時,減少了本該存在的自習課、活動課等,這樣,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育,增加了學習密度,使學生感到課業(yè)承重,沒有真正落實“雙減”政策,誤入歧途。
2.教學方法不科學。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直沿襲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雙減”環(huán)境下,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他們覺得時間緊、任務重,更加不注重講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討,充分利用整個課時的教學時間,組織學生聽說讀寫,反復訓練,使小學生感到疲憊乏味,課堂教學效果較差,但是,教師把這種簡單枯燥的教學方法作為爭取教學實踐,彌補“雙減”損失的唯一辦法,在課堂教學中,不考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自己為中心,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到頭來得不償失,教學效果不好,學生也沒有學習興趣,基本的知識能力也沒有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育人”效果。
3.課堂氛圍不活躍?;顫姾脛邮切W生的天性,“雙減”環(huán)境下,很多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刻意減少與學生的互動,不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情境上進行改革、突破,而是圍繞課程要求的單詞、句子,進行讀寫訓練,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除了識讀、閱讀、練習對話,就是背寫字母、單詞,很大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壓抑感,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挫傷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小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良好感覺”,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狀態(tài),影響的不單單是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更重地是性格的扭曲,有的甚至造成小學生產生自閉癥心理,嚴重危及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英語教學所必備的“育人”意義蕩然無存,教學活動與教育目標出現(xiàn)重大分歧。
三、“雙減”環(huán)境下把育人作為小學英語課堂最終目標的策略
近年來針對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出現(xiàn)的“內卷”現(xiàn)象,學校、教師、家長在學生就學讀書學習上,嚴重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從小學開始“擇名校”,追“名?!?,考“考名校”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在此背景下,小學生課業(yè)負擔沉重,不同程度出現(xiàn)了“焦慮感”,不僅僅是小“眼鏡”的數量急劇上升,更重要的是許多小學生產生了自閉心理。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完全由家長接送,接著就是寄宿學校,小學生不會做家務,生活不能自理現(xiàn)象非常普遍。鑒于此,國家為了較好地貫徹素質教育政策,先后采取了“就近入學”“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取消校外培訓補習班”等舉措,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焦慮,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英語是小學的基礎課程,學好英語也是將來適應對外開放,進行國際交流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在“雙減”環(huán)境下,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英語教學核心目標不減,專業(yè)培養(yǎng)素質不減。
1.創(chuàng)新課堂結構。針對“雙減”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教師在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充分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利用起來,力求“有的放矢”,正確處理“講”“練”“習”之間的關系,達到精講,講透;勤練,練出習慣;會習,習出效果。堅持以人為本,多元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把素質教育理念貫徹教材體系、知識結構、教育目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力求教學流程流暢,學生學習得心應手更出精彩。比如,“What's this”這個單元的教學中,該單元分12個教學板塊的內容,即:Let's talk;Let's say;Ask and answer;Play game;Let's learn;Let's play;Say and complete;Let's say;Read and color;What's missing;Listen and circle;Look and talk。該單元通過游戲、故事中的會話,引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般的字母認識書寫中感到學習的快樂;在分享過程逐漸培養(yǎng)敢說、敢唱、敢表演的自信心,增強鍵盤打字的操作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的教學結構,把學習練習從固定的課堂上轉化為隨時學、隨時練,充分利用智能移動終端的技術優(yōu)勢,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調整,實現(xiàn)教學和學習效果的最佳化。
2.拓展教學渠道。目前,“雙減”環(huán)境下,主要是通過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效率的提高,滿足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隨意增加作業(yè)練習量的“粗暴做法”。要在課堂教學時間內,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拓展教學渠道,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各種方法措施的積極性,形成教書育人的合力,打造樣板工程。比如,“I have a bag”一單元的教學中,把唱英語歌曲,學習字母游戲,觀看會話視頻故事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合理的穿插運用,既滿足課堂教學寓教于樂的活潑效果,又注重教學重點的突出解決和教學難點的分層處理,使整個教學活動,融會貫通,前后連接,一氣呵成。
3.充分利用生活經驗。小學英語教學是小學生的第二語言學習,聽說讀寫的字母、單詞都比較陌生,因此,要通過利用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引發(fā)學習興趣,化解學習難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比如,“What color is it?”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在單詞認識練習中,迅速找到“red”“yellow”等。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堂教學可以利用的寶貴的教學資源,不斷有助于小學生對新知識理解,還能幫助小學生探究新的學習規(guī)律,利用生活經驗,開辟新的學習途徑。
結語
“雙減”環(huán)境下,減的是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和普遍存在的爭奪名利的焦慮感,不是減少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如何在“雙減”環(huán)境下把育人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立足以人為本,貫徹素質教育方針,結合學校班級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雙減”,讓教育回歸育人本真[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 (10):6.
[2]王富生.以“雙減”小切口推動教育大改革[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10):9-10.
312150033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