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個世界還不確定(外一首)
圻子
我對這個世界還不確定
隱士,久居庫辛鎮(zhèn)
對著鄰家女人畫畫
隱瞞妻子,畫板讓人迷戀
空蕩蕩的一天,生活平靜
孤屋、老人和鳥獸,偏僻
海風(fēng)吹動窗簾,如某種情緒
在北美荒蕪的冬天
極致的個人主義具有了
難以想象的豐富性
我對這個世界還不確定
像河水在曠野上走動
風(fēng)要將熱情全部消耗
林間空地相對疏離
那里的空曠足夠放得下所有
霜、霧和冷空氣
折斷的樹枝沒有響聲
枯草拋開草籽,留下等待
安德魯·懷斯向我出示靈魂
他擁有許多與我相關(guān)的東西
星空下的囚徒
有人在夢中與蛇搏斗
丘陵里鴉雀無聲,河水
猶如看護搖籃的女人
有人在石頭里尋找一只虎
無名的風(fēng)吹開山谷
荒僻小徑上竹葉飄落一地
星空下的囚徒背著獵槍
啼叫的夜鳥打開喉嚨
行路遙遙,一個靈魂出離
需要行程五百里——
那夢中并沒有蛇
石頭里也沒有虎的蹤跡
水的裸體豎立危崖
巖層里總聽見前世的咒語
圻子,1970年生于江西瑞金。中國作協(xié)會員。有作品見于《人民文學(xué)》《詩刊》《揚子江》《青年文學(xué)》《星星》等刊。曾獲2018江西年度詩人獎。著有詩集《時光書簡》,詩合集《江西九人詩選》。
清晨的鳶尾
何暢
清晨黑壇子里生長的鳶尾
它們隨風(fēng)搖擺,差點就想起自己
由于那綠會逐漸變得暗黃
而每一朵花的壽命只有一天
因此它們的尾巴必須叫鳶尾
必須作形而上的飛行,與地面
每一雙偶然的眼睛交相輝映
露水晶瑩,讓他們感到這是全新的一天
沒有裝扮,情感也不需要特別猛烈
像嬰兒呼吸的肺,嬌小的心臟輕叩空氣
每一扇門窗都上帝般張開
每一條街道都孔雀般開屏
每一件莫名消逝的事物都富含深意
清晨的黑壇子里生長著鳶尾
它將永遠繁茂美麗,如同哥特式教堂里
那穿中世紀(jì)圍裙的少女
何暢,1999年生,湖南道縣人。有作品發(fā)表于《散文詩世界》《湘江文藝》等刊,曾參加新時代湖南青年詩人培訓(xùn),毛澤東文學(xué)院學(xué)員。
孤獨是一只夜空的月亮
牛金剛
在夜的空房子里
人間的智齒,碾磨著發(fā)炎的日子
水龍頭的滴漏聲,和關(guān)節(jié)漫長的響動
類似空房子里失血的生活
在夜的激動部分之外
孩童遺忘的沙漏
足以證明被神祇刪除的普世的光陰
每一粒細(xì)微、無妄的沙
暗藏的幽閉之光,是否
足以構(gòu)成那些巨大的流逝的意義
而在某一個隱秘的角落
我不斷用詞語的石頭
敲打凹陷的生活和經(jīng)驗
讓它們緩慢爬上語言的梯子
讓孤獨變成一只夜空的月亮
我甘愿退至海水,退至草莽
退至門外的黑暗,退至虛無的天空
我忽然聽到,遙迢的長夜
以一陣暗渡的輕風(fēng)呼應(yīng)我
牛金剛,1965年出生,山東淄博人,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星星》《詩歌月刊》《山東文學(xué)》《時代文學(xué)》《北方文學(xué)》《延安文學(xué)》《青海湖》等刊。獲2016年度齊魯文學(xué)作品年展最佳作品獎、2013年度齊魯文學(xué)作品年展優(yōu)秀獎。著有散文集《恬淡地飛翔》。
從不擔(dān)心找不到新意(外一首)
王喜
在低于草木的村子,從來都不擔(dān)心
找不到新意
只要你愿意大聲說話
神靈什么都愿意
降賜,一場雪崩或一場暴風(fēng)雨
野草是個人名
五谷也是個人名,在平坡川
只要你愿意大聲喊
她們都會應(yīng)聲,野草長出新芽,五谷拔起腰身
只要一個腰身堅挺的人,和一把鋒利的鐮刀
一切都能回到原來的樣子
高度
南山梁的高,從來都靠野草撐著
裝夢的籃子盛滿星星
埋下的愿望:那水里緩行的紙船
帆上寫著晨陽歸來的時間
黑夜掬捧著那人的臉
屬于季節(jié)的,也屬于守候季節(jié)的人
春風(fēng)的高度
一直都由耕種五谷的莊農(nóng)人頂著
秋天只是投名狀
雪花開滿山坡,大地的高度
從來縹緲不定
人世間,沒有恒定的高度,只有低進泥土里的籽種
王喜,曾用筆名夢兮,甘肅會寧人。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飛天》《星星》《詩選刊》《文藝報》《散文詩》《延河》等刊,獲首屆艾青微詩歌獎、第七屆李白詩歌獎、首屆科爾沁詩歌獎。
立夏
蘇龍
夏是如何立起來的
我沒有見過
我僅僅看見,陽光立在井上
蝴蝶立在翅膀上,泥土立在花朵上
云立在云上,一對情侶立在傘上
一輛公交車,立在一滴水上
我僅僅看見,一個人立在酒瓶上
像名字立在刀刃上
蘇龍,生于甘肅,現(xiàn)居陜西,警察。詩作見于《十月》《星星》《詩探索》《草原》《延河》《詩選刊》《天涯》《青年作家》《綠風(fēng)》《中國詩歌》等刊。詩歌入選多種年度選本,獲選第二屆陜西青年文學(xué)之星。
森林秩序
邱振剛
枝與根
風(fēng)吹響樹枝
響聲連綿成片
樹枝在吞咽
漂浮在空氣里的秘密
每一根裸出地表的根脈
都是大地不安的血管
短暫的呼吸之后
又返回地層深處
把秘密攥緊
樹
一棵樹站立 一棵樹倒伏
就像
有的人活著 有的人死去
倒伏的樹 身下鋪滿苔蘚
凹凸怪異 仿佛奶汁
溢出了打翻的奶罐
它收留的螢火蟲
每一只都來自從前的夢境
在濕漉漉的空氣里
閃爍著悲哀的過去
站立者 仿佛一只被遺忘的郵筒
古怪而尷尬地
守著缺損的天空
葉片在風(fēng)中簌簌而響
回憶喋喋不休
但它只能講述呵
那是它活著的唯一方式
一棵樹站立 一棵樹倒伏
就像
有的人選擇徒勞地長談 有的人只能沉默
直到假寐變成真的死去
鹿
它的尾臀斑紋華麗灼目
喚醒了矮人族的崇拜
它的尖蹄犀利
膝關(guān)節(jié)只需一次簡單的收放
就足夠抖落獵人的追攝
晚霞照亮森林的一瞬
它踏上一處圓丘
頭像被夕陽定格
那是一次偉大的加冕
星座升臨于林間的開闊地
此時 誰能不驚訝于
鹿角尖聳 鹿頸修長
剪影優(yōu)美 竟如神跡
火
閃電抵達樹冠
像一個慌亂的玩笑
火光跳躍蔓延
像一場失控的愛情
遠處山巒上的護林員
打著哈欠放下望遠鏡
他知道這是森林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呼吸
在他皺紋溝壑里
在破舊木梯的吱呀里
還有更多的秘密
雨
所有的故事從雷聲開始
所有的雨滴都帶著使命
森林期待雨季
就像少女期待愛情
當(dāng)每一枚闊葉都變成水晶鏡片
每一段朽木都變成秘密王國
一叢叢葉片橢圓的蕨類
就成了有待加冕的王冠
那些盔甲斑斕的蟲類
就是王國里最驕傲的儀仗隊
當(dāng)森林告別雨季
就像戰(zhàn)士告別了家鄉(xiāng)
走向前途未卜的戰(zhàn)場
那些在雨季里萌發(fā)的
——戰(zhàn)爭,秘密,短暫的夢
也將沿著龜裂潛入大地
在回憶中睡去
邱振剛,有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發(fā)表于《鐘山》《中國作家》《北京文學(xué)》《上海文學(xué)》《青年文學(xué)》《散文》《作品》《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文壇》《中國文藝評論》等報刊,有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大字版》《散文海外版》等選刊選載,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地球男孩和外星女孩》。
每一株野草都有清涼的呼吸
朱克獻
遇見一些常見的野草
很多叫不出名字
每一株野草都有清涼的呼吸
就像我們的生命那么微妙
認(rèn)識莊稼
必須從認(rèn)識這些野草開始
它們悄悄地生長
割了一茬又一茬
仍然生生不息
野草從少年綠到老年黃
只需要一個年輪
而我們的頭發(fā)從少年黑變老年的白
則需要幾十個年頭
我們不能與草木同壽
我們幾乎活不過草
朱克獻,安徽五河人,出生于1965年。中學(xué)教師。安徽省作協(xié)會員。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開始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安徽文學(xué)》《山東文學(xué)》《詩歌月刊》《中國詩人》等刊。獲首屆安徽詩歌獎、第二屆安徽小說大獎賽淮河小說大獎。著有詩集《回到草中間》《大地上的草》。
生銹的鐵環(huán)(外一首)
楊進富
它的生命已經(jīng)被紅銹圈養(yǎng)起來
我?guī)谒嗦飞媳寂?/p>
想讓它的生命再度亮起來
卻找不到兒時田埂上奔跑的快感
我丟失在坑洼里的童年
已被混凝土鎮(zhèn)壓了
如今的我
被生活打磨成了另一只鐵環(huán)
被時代的鉤子推著
在高速路上,在鐵軌上
滾來滾去
只要不讓我停下來
我就不會成為另一只鐵環(huán)
暮色里回村
遠遠地,我看見了那棵大皂角樹
把暮色高高舉過頭頂
漏下來的影子遮掩了它的本色
它就站立在那里,一日又一日
等我。像招魂的旗幡
村道上沒有行人
一方荷塘幽幽地香著
皂角樹下沒有納涼的人
那個傳了一代又一代的老故事
沒有了續(xù)集
被屁股磨光的石頭
坐上了不愿擺龍門陣的青苔
野草圍繞樹干瘋長
仿佛當(dāng)年那些納涼人留下的影子
從地上站了起來
楊進富,常用筆名坡坡地,四川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星星》《草堂》《詩刊》等刊,著有詩集《我是鄉(xiāng)村一只小小鳥》。
海邊的父親
林杰榮
終日吹著海風(fēng),或許
加重了他的肩周炎
白頭發(fā)應(yīng)著他的每聲咳嗽
把幾十年光陰曬成一灘粗鹽
又咸又苦,海邊大多是這個味
他的舌頭被海浪磨出了一層層繭
黝黑的礁石,像極了海邊男人沉默的一面
生活中波濤洶涌
但沖不走一顆渾身刀痕的頑石
我不知道,他心中的潮有沒有退去
但夜色時常被他手里的煙
燙出幾分遺憾與疼痛
仿佛,艱難地訴說著一個秘密
仿佛,一艘還沒準(zhǔn)備好的船
嘗試著把自己放生
林杰榮,1986年生,寧波人,浙江省作協(xié)會員。曾獲李白詩歌獎、魯藜詩歌獎。出版著作5部。入選浙江省青年作家人才庫。
一層皮
譚清友
我身上有一層皮是蛻不掉的
那是由鄉(xiāng)愁凝結(jié)和編織
上面有早晨的朝霞,傍晚的云霓
有故鄉(xiāng)陽光刺出的毛孔,有星星
烙下的粒粒小痣
那些汗毛,是季節(jié)留下的
細(xì)小胡須
這一層皮緊裹在我身上
它濃縮了故鄉(xiāng)的全部情誼
在異鄉(xiāng),我的鄉(xiāng)愁濃得不能再濃時
我就撫摸皮膚,直到摸到座座青山
摸到村邊流淌的小溪
摸到黃昏時,滿村追攆的犬吠雞啼
摸到那扇會嘎吱發(fā)響的木門
會看見檐下,探頭探腦的燕子
譚清友,四川省作協(xié)會員,在《詩刊》《星星》《上海詩人》《詩林》《詩潮》《四川文學(xué)》《河北文學(xué)》《山東文學(xué)》《飛天》《深圳特區(qū)文學(xué)》《滇池》《青年作家》等報刊發(fā)表詩歌千余首。出版詩集《穿過黃昏的路》《細(xì)小的陽光顆粒》《掙扎在琴弦上的雨》等9部。多次獲全國性詩歌大賽獎。
麻雀,是最親近的鳥兒
唐德林
有時,它們會聚到你的檐下
嘰嘰喳喳,同你嘮一些家長里短
有時,它們飛進你的院子
揀幾粒你剛剛收進家門的糧食
麻雀,是最親近的鳥兒
現(xiàn)在,它們成群結(jié)隊
落在你家門前的小樹
仿佛寒冷中開放的花朵
仿佛結(jié)在冬天里的果實
唐德林,詩作發(fā)表于《中國青年報》《三峽文學(xué)》《時代文學(xué)》《江河文學(xué)》等報刊。作品入選多種選本。
飲酒歌
時培建
對于大海而言,詩和酒都有
自己的口感,連黃河都忘了此刻的軟
流淌的細(xì)節(jié)被次第打開
時間有刺,在灘邊站立太久
腳下已生根。平原低著頭
羊吃完草,繼續(xù)啃噬著荒蕪
即將入海,久端的尊嚴(yán)終于放下
酒精還沒抵達骨頭,涼風(fēng)在肋間生成
去經(jīng)歷秋天嗎?然后蓬頭垢面
懷抱滄海,更像微醺的詩人
豈能辜負(fù)這多情的季節(jié),于是把自己
幽閉在河海交匯的時辰里
身在詩意中央,卻像寂寞的叛逃者
皈依的路上,她比我更需要一頓大酒
用來御寒,用來止疼,用來重生
時培建,1987年生,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詩刊》《中國校園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山東文學(xué)》《星星》《詩探索》等刊,部分入選年度選本和全國統(tǒng)編教材。曾獲天津詩歌獎、萬松浦文學(xué)獎、杜甫國際詩歌獎、中國電力詩歌大賽獎。
童年記憶
白公智
先讓手腕上的指針停下來,再擰緊
所有的水龍頭,讓歲月發(fā)不出
滴滴答答的響聲。然后拉上窗簾
把太陽和月亮統(tǒng)統(tǒng)關(guān)在門外,叫光明
與黑暗永不見面。時空多么靜闊啊
一個人一生的欲望和罪惡,塵埃和喧囂
統(tǒng)統(tǒng)消遁了。只記得
有一口巨大的缸,空空蕩蕩
棄置在四十年前的村莊
白公智,曾在《詩刊》《詩歌月刊》《星星》《延河》《中國詩歌》《綠風(fēng)》《詩潮》《山東文學(xué)》《河南詩人》《四川詩歌》等報刊發(fā)表詩歌千余首。有作品入選多種選本。著有詩集《村居筆記》《與子書》及《純詩九人行》(合著)。
另一個人
石買生
有一個人對自己非常厭倦
他一生的夢想,是努力成為另一個人
為此,他寧愿忍受孤獨寂寞、無數(shù)的冷眼
“哪怕青燈黃卷、背井離鄉(xiāng)萬苦千難
你也要把自己裝扮成另一個人?”有人問
是的,我愿,我想變成一個陌生人
無數(shù)個夜晚,他問自己:如果不成,咋辦
“嘴巴不能親吻才肯歌唱”
他目光堅定如亙古閃耀的星辰
許多年過去了,他還在世間彳亍流連
某一天照鏡子
他發(fā)現(xiàn)自己跟以前一模一樣,一點也沒變
石買生,筆名梅霽。中學(xué)教師,江西省作協(xié)會員。發(fā)表作品若干。祖籍江西,現(xiàn)居?xùn)|莞。
早晨(外一首)
陳建正
在淮河的小路上
我遇上一個急速跑步的老人
白發(fā)稀疏,腰桿挺直,似乎在向前追趕什么
每跑一截,就會停下來
扶著一棵樹,氣喘吁吁
我告訴他,這么大年紀(jì)
可以選擇打太極、跳廣場舞,或者慢跑
他搖搖頭,說
再不跑快就趕不上前方的河水了
你看前面那艘駁船跑得多快
下雨了
這是那個跪地種草的老伯說出的
每挖開一鏟泥土
就會升起一股白煙
把他的身子往上抬了抬
哦,對了,他是用粗嗓門在喊
下雨了
對面的山回應(yīng)了一下
山那頭的濃云移過來一點
真的下雨了。雨點有銅錢大
但,下到這邊的速度
很慢很慢
他一邊種著草一邊等著
陳建正,1977年生,江蘇省作協(xié)會員。曾在《詩刊》《星星》《綠風(fēng)》《詩潮》《詩林》《散文詩》《中國詩歌》《上海詩人》《揚子江》《詩歌月刊》《飛天》《四川文學(xué)》《山東文學(xué)》《安徽文學(xué)》《時代文學(xué)》等刊發(fā)表詩歌千余首,出版詩集多部,獲得各類獎項四十余次。
命運
張丹
在童年,我藏起了現(xiàn)在
命運讓一場雨落下來了
讓人生成為一次接連不斷地下墜和流溢
幾棵苦楚的大樹,被雨水打得枝葉緊貼
形象更覺哀傷,在這濕熱的夏日午后……
若罔顧命運,更多個午后
我將走入樹的濃蔭,烈日將轉(zhuǎn)換為閃爍
我的皮膚和衣裙上,將沾滿光點
我那兩只肉肉的小手,將伸進無物的潭水
那些靈活的小蝦,將從寂寂的暗綠中現(xiàn)身
爬上手指。生命真癢。我快樂之時
眼前掠過一只鳳蝶,輕疾地展開對翅
投來過一瞬黑色的夢。世界在午睡中
一個人的游戲,總在有無之間
這也解釋了,小蝦為什么透明
樹下的石桌上忽然出現(xiàn)一本《加菲貓》漫畫書
也非常合情合理
書中故事早不記得了,卻在多個夏天
仍參不透,另一個人將一本書
遺留在那里,為我親自部署安排
給我的命運造成的含義
現(xiàn)在,那幾棵越界的樹穿透了命運
我的童年,就如那些能見著骨頭的傷口
從我的生命里露出來了
張丹,生于1989年。詩人,在讀文學(xué)博士。四川遂寧人,現(xiàn)居成都。
一群螞蟻從黃昏走過
楊瓊蓮
天向晚,夜空將光亮漸漸吞噬
蹲下身去,看一群螞蟻
從路邊的草叢走過
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生命
用盡一生的時光
攀爬,挪動,行走
它們結(jié)伴而行,或為覓食,或為搬家
越過,或繞道于途中那些障礙物
抵達更高,更安全的地方
有時,風(fēng)像鞭子一樣抽打過來
小螞蟻們便摔了下去
翻滾,再繼續(xù)向前
一群螞蟻從黃昏走過
我們互換眼神
傳遞,某種隱秘的默契
楊瓊蓮,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人。有詩作散見于《草堂》《四川詩歌》等刊。
荒地
阿成
重復(fù)的青黃和綻落印證了恒常的
事物,被拋棄的總有另類的進駐
三月直線降落,泥土的夢經(jīng)久不息
蚯蚓和爬蟲拔偃的青草在雨水中蹣跚
這是神的無聲諭令,天地雷鳴間
蕩漾無以計量起伏輪回的翠綠
野菠菜濃烈至極,凋萎的風(fēng)暴始于午后
裸腹艾草呈現(xiàn)的蓬勃之力擠兌鋼鐵的堅硬
囿于水泥的荒涼生長柔軟多貌的植物,枯榮
間萱草的艷黃之后是一年蓬翻卷的時間
阿成,本名詹成林,上世紀(jì)60年代生,安徽休寧人,現(xiàn)供職于安徽省石臺縣文聯(lián)。中國作協(xié)會員。在《詩刊》《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報》《解放軍報》《詩選刊》《星星》《揚子江》《綠風(fēng)》《詩林》等報刊發(fā)表詩作千余首,獲各類詩歌獎30余次,有詩作入選多種選本。
耕香院(外一首)
鐘秋天
朱八來到了耕香村
建了耕香院
朱八是嚴(yán)肅的,又是荒誕的
他喜歡一個人
對著空氣指指點點
村民張三說
這孫子看起來是瘋了
李四附和,看起來是瘋了
朱八只是微微一笑
他也不能告訴他們
這孫子,是王孫
他搖搖晃晃地在村里走動
看到鳥的時候試著想飛
看到蟻群大戰(zhàn)
他咿呀呀吶喊
看到花,他也不贊美
耕香院太寂寥了
朱八想了想
把烏鴉畫成了喜鵲
喜鵲撲棱棱的,發(fā)出一聲烏鴉的嘶喊
飛走了
朱八覺得滿足
大明消失的某年
他模糊了自己的面目
走到奉新
耕香村的苦楝樹
足夠滋養(yǎng)他
異鄉(xiāng)人朱八
也不是朱八
他是兇悍的
刀筆俱是兇器
可惜呀
他披著隱身衣
他內(nèi)心里的深淵都是寂寞
后來這場寂寞變成了傳說
注:奉新耕香院曾為八大山人隱居地之一?!爸彀恕睘樽髡呷∑湫蘸吞柼摌?gòu)。
耕香村
村子里沒有時間
慢騰騰的人向水而生
苦楝樹下
一片葉子落下來
同時落下天空與太陽
我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地方
沒有目睹
村里的張三臥在田野
李四喝起他的婆娘
蟲鳴與蟬聲
是耕香村的秘密
有熱鬧,有熱切
有寬廣與愛
走進耕香村
扣響耕香寺
讓自己變得嚴(yán)肅
不愛它是不可能的
在土里尋找苦楝子的人
給了我一個好看的答案
鐘秋天,本名鐘秋蘭,報社記者,詩歌愛好者。
竹柵欄
曹新華
竹子被劈成一片一片
再牽在一起就成了柵欄
這些竹子都是一群老竹子
都是一群竹骨
他們不怕被用盡
都愿意把自己唯一的身子
交給刀,交給歲月。被劈成多個肢體
這些竹柵欄
多像我們的父母
他們雖然都老了,但
哪一天不是想
掰開自己,為我們所用
曹新華,湖北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詩潮》《星星》《中國詩歌》《青年作家》《人民日報》等報刊,著有詩集《叫開春天》《麥子老了》。
山秋(外一首)
許文波
天空的衣兜再次為大地敞開
所有的偏執(zhí)
只消讓季節(jié)慢慢訴說
那個不是很晴朗的下午
和那處不是很崎嶇的山坡容納了我
席地而坐
極目而終
有兩三片時光從白云深處遺漏
有兩三聲鳥鳴在樹冠之上鼓起又平復(fù)
有兩三塊亂石沉默不語
百十里外,大江酣然擊水
咫尺之內(nèi),銀杏葉在后來的某個時間點上
遮住了我的眼睛
這一地的金黃最終讓我感覺整個人的重量
都浮在秋天之上
聽雪落的聲音
三朵梅花次第在宣紙上打開
西風(fēng)落在院中央,那棵數(shù)百年的老梅寂靜無聲
三更天,夜已出走
從愛的古城,從琴的第六弦,從小小一個顫音里
從琴川河,從水北門
通達不可能回頭的季節(jié)之外
像還在空等誰的歸期。一幅畫也等待一場寫意
困倦襲擊眼睛,檐下沒有影子
也許還要許多個白晝和黑夜
雪會落下,染白虞山,染白了章節(jié)
就提一壺茶,也只一個人
在梅下,雪漸漸落。我與自己半世寒暄
許文波,上世紀(jì)70年代生,居虞山下。江蘇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綠風(fēng)》《詩潮》《揚子江》《山東文學(xué)》等刊。著有詩集《一意》。
獨唱(外一首)
高亞斌
河流的獨唱,穿過群山的合唱
沙灘被寬敞地空了出來
——休止符
天空清掃白云,目光收割蘆葦和行人
鳥兒狡黠,飛過處
點墨不留
峽谷如此饒舌
路走過我,漫長地贊美我
在黃河河谷這個寂寞之地
一個人,成為最醒目的聽眾
白卷
天空交給我一幅紙,鋪張、空蕩
我無法在上面寫下什么
時間很快過去,它把紙又收回
從此我的頭顱里總是飛出云朵
白茫茫
高亞斌,上世紀(jì)70年代生,文學(xué)博士,有散文、詩歌近千首(篇)見于《星星》《詩潮》《詩林》《詩選刊》《詩歌月刊》《揚子江》《中國詩歌》等刊。
微風(fēng)像個隱形的鐵匠
黃曉平
微風(fēng)像個隱形的鐵匠
一湖好水,是他施展功夫的鐵砧
不打馬掌,不制犁鏵
只打造薄薄的漣漪
一經(jīng)淬火,便是亮閃閃刀片
微風(fēng)中走動,我隱約
嗅到鐵屑的腥味
還好,我及時轉(zhuǎn)身背對湖水
收斂目光,逃開刀片
薄涼的追殺
黃曉平,合肥市廬江人,安徽省作協(xié)會員。詩歌作品散見于《詩刊》《十月》《星星》《青年文學(xué)》等刊,入選多個年度選本。獲第四屆上海市民詩歌節(jié)詩歌創(chuàng)作獎、第三屆“李白杯”散文詩歌大賽詩歌獎。
坐在秋的田野上
草木白雪
靜默坐在秋的田野
左邊是虔誠向著太陽的紅臉高粱
右邊是低頭含蓄沉思的谷子
秋蟲聲,鳥鳴聲,露水,我捧在手掌心
像是醞釀著一場流淌的秋事
風(fēng)走過田野,撩起我的衣襟
我聽到父親躬身田野喘息聲
隨著一片葉子嘩嘩聲響
渾然一體,我成了融入父親
血汗土地上,一棵血脈親情的莊稼
此時,有誰能聽懂那風(fēng)起
是我心底發(fā)出秋聲
天高云淡,一絲勾云,長出思緒的羽翼
帶走我清瘦濕潤的目光
隨著一聲聲揪心的雁鳴
父親,一身澀澀汗水勞作的影子
與我孤獨的思念合影
草木白雪,本名李淑芳,大連人。作品散見于《延河》《廣州文藝》《關(guān)雎愛情詩刊》等刊。
靜坐
劉忠偉
妄想,欲念,一條長長的河流
坐在岸邊
看野鴨蕩起的波紋
一層追趕一層緩緩消失
風(fēng),吹過我之前也是虛構(gòu)的波紋
吹過我之后,是冰涼的水
夕陽落在流水上
飛過的山雀銜走我一個人的黃昏
我想得到的一切
都在時間的流逝里放棄了
劉忠偉,80后,泰安東平人。有作品發(fā)表于《星星》《綠風(fēng)》《山東文學(xué)》《延河》《遼河》等刊,出版詩合集《夢境家園》。
光陰
紫紫
我曾在4.8平方米的房子里
用一塊花布
把逼仄的房間隔成一室一廳
我在臥室這邊整理衣服
男友在廳堂里用辣椒爆炒田螺
辣椒味與夜色一起彌漫著
我們一邊打噴嚏,一邊享受
這狹小而嗆口的幸福
后來我們跑到走廊上去數(shù)星星
數(shù)著數(shù)著就數(shù)到了中年
我已眼花繚亂,他也兩鬢染霜
在新居的書房里,他看書碼字
我坐在廚房里剝著蒜頭
小兒子蹲在陽臺上捕捉著一閃即逝的鏡頭
黃色的菠蘿,正向上攀爬
我閉上眼睛,似乎有淚要流出來
生活之美,一直都是如此的細(xì)碎
我站起來,望著星星在窗外閃爍
那些一直被我忽略的星光
正被兒子拍了下來
紫紫,本名鄭秋梅。教師。有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選刊》《詩潮》《詩歌月刊》《中國詩歌》《星火》等刊。出版詩集《紫紫短詩選》《紫紫微詩選》,合集《春風(fēng)破——嶺南十女詩人詩選》,有作品入選各種年度詩選,偶爾獲獎。
松樹皮
郭海清
她的肚子是一塊松樹皮
新的刀疤像貪婪的水蛭
更長的舊刀疤
是一條長長的蜈蚣
松樹皮里孕育過六個生命
長長的刀疤里抱出第一個
剩下五個,剛剛成形
就被摘去
每次從手術(shù)臺下來
她就感覺自己是罪人
而這次
一同摘去的
還有子宮和卵巢
她的肚皮終于成了
空空的墳?zāi)?/p>
郭海清,80后,江西新余人。有作品見于《詩歌月刊》《星火》《浙江詩人》《江西工人報》等報刊。
刺猬
毛歆煒
如果我們的詞匯足夠單純
以記憶中的形象命名事物
譬如袋鼠和海馬
譬如她第一次來到深秋的山上
她的眼睛多么純凈,憐愛地
看著枝頭帶刺的果實
冬眠的小刺猬
毛歆煒,90后,永州人。作品見于《十月》《散文詩》等刊。
塵世的光
丁艷
那照耀過塵世,也照耀過我的光
此時,就在山坡上。一只羊的叫聲
穿過溪流,讓石頭也有了心跳
只是,山路旁
梨花落在車轍里,也落在我的鞋子上
——那白,用悲傷走路
那光,那照耀過塵世的光
還在那人的睫毛上,亮
可是,他回頭時
沒有看見我
丁艷,農(nóng)民,黑龍江省林口縣人。黑龍江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見于《詩刊》《星星》《北方文學(xué)》《詩林》《散文詩世界》《中國詩歌》等刊。有作品入選年度選本。
秋天的后花園
黃麗英
農(nóng)具與稻谷深情相擁
就有一片高遠的天空緩緩升起
風(fēng)打開季節(jié)的大門
把草木和生靈們喚醒
在田壟守護的村莊里
我被一只熟透的柿砸中
就像閃電,甜蜜
瞬間擊穿我的內(nèi)心
這是初秋,我們的后花園
清澈的河流里
蛙鳴生出了翅膀
黃麗英,江西省作協(xié)會員。發(fā)表作品若干,曾獲全國詩歌獎,有詩作收入選本若干。
雪夜
田永剛
凌晨三點,從睡夢中醒來
想起來時的路
想起遠方,想起詩
想起更年輕的你、你們
以及中間青澀的我
那時候,還不會為一條風(fēng)雪的街道嘆息
不會在燈火里,尋找三三兩兩的星辰
隆冬的風(fēng),也只是刮在空曠的地方
而一本書拿在手中,還只是一本書
如今啊,一首老曲子循環(huán)播放
我也無法確定
哪一段旋律里含著黎明
窗外,是真實的夜雪
它每每瑟瑟而來,卻從不誤場
田永剛,陜西富平人,現(xiàn)居延安。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魯迅文學(xué)院第三十六屆高研班學(xué)員。200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散文隨筆集《遭遇一棵樹》《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