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生,姜如海,朱加冕
(興城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遼寧 葫蘆島 125100)
老年性癡呆又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記憶力逐漸減退與認知能力出現(xiàn)障礙[1]。據(jù)統(tǒng)計,我國老年性癡呆患者數(shù)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為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時尋找一種有效方式進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2]。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初始發(fā)病時,患者記憶力會大幅度降低,隨著病情發(fā)展程度加重,同時,還會引發(fā)運動、情感等各方面的障礙,也逐漸成為較普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由于老年性癡呆疾病尚未找到特效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探討銀杏葉片聯(lián)合多奈哌齊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臨床效果、MMSE、ADL、HDS評分以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情況,旨在為治療老年性癡呆患者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性癡呆患者14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70 例。觀察組男 53 例,女 17 例;平均病程(2.20±0.55)年;平均年齡(73.32±10.15)歲;合并疾病類型:冠心病20 例,糖尿病32 例,高脂血癥18 例;文化水平:大學及以上 19 例,高中 27 例,初中及以下 24 例。對照組男 52 例,女18 例;平均病程(2.19±0.54)年;平均年齡(73.40±11.19)歲;合并疾病類型:冠心病18 例,糖尿病33 例、高脂血癥19例;文化水平:大學及以上17 例,高中27 例,初中及以下26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標準 將《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3]作為重要參考依據(jù),包括腦CT檢查結(jié)果顯示患者有腦萎縮;相較于以往,患者有明顯異常情況出現(xiàn),自控能力顯著降低,并且與他人交流時明顯感覺到吃力,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有失語癥狀,生活能力也逐漸降低,有認知功能障礙;記憶障礙出現(xiàn)的時間在6個月以上,已將引發(fā)該癥狀的其他各種原因排除。
1.2.2 中醫(yī)標準 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作為重要參考依據(jù),脈細弦、舌紅苔膩、出現(xiàn)便秘情況、肢體出現(xiàn)明顯酸麻感、時常感覺憂愁、情緒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反應不敏銳,處于遲鈍狀態(tài)、出現(xiàn)淡漠的表情、重復做相同的事情或者說相同的話、神志紊亂,處于不清醒狀態(tài)、容易忘事。
1.3 納入標準 ①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研究會同意;③年齡>70歲;④符合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
1.4 排除標準 ①出現(xiàn)急性腦外傷;②存在抑郁癥;③屬于老年性遺忘;④存在血管性癡呆情況。
1.5 方法
1.5.1 對照組 應用多奈哌齊[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1302005]治療,每天1次,每次5 mg,連續(xù)治療6個月。
1.5.2 觀察組 應用銀杏葉片(江蘇晨牌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304019)聯(lián)合多奈哌齊(同上)治療。銀杏葉片:每次1片,每天3次;多奈哌齊治療方式同對照組,治療時間為6個月。
1.6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滿分為30分,正常為27~30分,輕度癡呆為21~26分、中度癡呆為10~20 分,重度癡呆為<10 分)、ADL 評分(最低分為 14 分,最高分為61分,完全自理為1分,有些困難為2分,需要幫助為3分,完全無法完成為4分)、HDS評分(16分以下為文盲教育程度,20分以下為小學教育程度,24分以下為中學或者中學以上教育程度),同時對患者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進行測定。
1.7 實驗室檢查 全血高切黏度、血漿黏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均采用中國邁瑞公司生產(chǎn)的LBY-N7500A 全自動血液流變儀進行測定。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MMSE、ADL、H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MMSE、ADL、HD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各量表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n=70)觀察組(n=70)MMSE評分治療前16.30±3.11 16.25±3.15治療后19.72±4.00a 22.30±2.11ab ADL治療前45.99±7.11 46.00±7.10治療后40.02±6.02a 55.15±5.25ab HDS治療前8.90±0.92 8.89±0.90治療后11.38±1.15a 13.42±1.65ab
2.2 血液流變學比較 兩組治療前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值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mPa·s)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mPa·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n=70)觀察組(n=70)全血低切黏度治療前10.52±2.08 10.50±2.09治療后10.30±2.01 8.52±1.50ab血漿黏度治療前1.65±0.25 1.66±0.23治療后1.60±0.26 1.22±0.18ab全血高切黏度治療前5.46±0.93 5.45±0.90治療后5.44±1.07 4.51±0.70ab
老年性癡呆在臨床上高發(fā),為神經(jīng)元退行性病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年齡和該疾病的發(fā)生存在密切相關(guān)性[6]。大腦皮質(zhì)萎縮屬于重要的病理學機制,采用顯微鏡對其進行觀察能清楚顯示皮質(zhì)神經(jīng)元丟失情況[7-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MMSE、ADL、HDS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值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老年性癡呆聯(lián)合采用銀杏葉片、多奈哌齊進行治療能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黃酮苷類、銀杏內(nèi)脂為銀杏葉片的兩大主要活性物質(zhì)[9]。銀杏葉片味甘、苦、澀,性平,主要具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以往臨床研究顯示,銀杏葉片可促進腦血管擴張,明顯改善患者的腦血容量,對患者神經(jīng)元形成有效保護。作用機制如下[10]:①可一直患者體內(nèi)脂質(zhì)代謝紊亂情況;②促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降低,血管內(nèi)皮舒張因子水平提高;③降低可溶性血管細胞黏附分子水平,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形成有效保護;④提高紅細胞過氧化物歧化酶水平;⑤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銀杏葉片同時還能預防神經(jīng)變性,提高膽堿能神經(jīng)功能,加快獲取信息的速度,這也是提高老年性癡呆患者學習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11]。多奈哌齊則屬于一種膽堿酯酶抑制劑,具有較高的膽堿酯酶選擇性,用藥安全性高。聯(lián)合采用以上藥物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減輕各種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聯(lián)合采用銀杏葉片、多奈哌齊進行治療老年性癡呆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血液動力學,同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