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艷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 全科醫(yī)學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易感染、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發(fā)病率較高,易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且冬季是疾病高發(fā)期[1]。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該病,以抑制痰液分泌并促進痰液排出,從而達到平喘、改善臨床癥狀的效果。常用的藥物包括頭孢呋辛、頭孢唑肟等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但隨著細菌耐藥性的增強,以上藥物對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欠佳。本研究分析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唑肟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6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63~80歲,平均(71.34±4.11)歲;病程2~12 a,平均(6.85±2.37)a。觀察組:男15例,女18例;年齡63~82歲,平均(72.61±4.49)歲;病程2~11 a,平均(6.72±2.09)a。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X線、肺功能檢查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②伴咳痰等癥狀;③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支氣管疾??;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③交流、書寫能力障礙;④入組前接受相關藥物治療;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吸氧、改善肺功能、緩解支氣管痙攣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注射用頭孢唑肟鈉(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36)治療,將1 g頭孢唑肟鈉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觀察組患者接受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海南全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345)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唑肟鈉治療:將15 mg氨溴索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30 min內輸注完畢,每日2次;頭孢唑肟鈉劑量、方法同對照組。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5 d。
1.4 觀察指標
1.4.1癥狀和體征改善時間 觀察癥狀和體征改善情況,包括呼吸困難緩解時間、濕啰音改善時間及咳嗽改善時間。
1.4.2血清炎癥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5 d后采集患者肘靜脈血5 mL,取2 mL置入EDTA-K2抗凝管,混勻后常規(guī)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white blood cell,WBC),剩余3 mL用3 000 r·min-1的離心機離心,分離取上清液,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
1.4.3肺功能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5 d后使用肺功能測試儀(安徽電子科學研究所,型號為FGC-A+)測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xiàn)EV1)。
1.4.4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包括胸悶、皮疹、惡心嘔吐、血清轉氨酶上升等。
2.1 癥狀和體征改善時間觀察組呼吸困難改善時間、濕啰音改善時間、咳嗽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2.2 WBC、CRP治療前,兩組血清WBC、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5 d后,兩組血清WBC、CRP水平均降低,觀察組WBC、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WBC、CRP水平比較
2.3 肺功能治療前,兩組FVC、FEV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5 d后,兩組FVC、FEV1均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FVC、FEV1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2.4 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1例胸悶,3例惡心嘔吐,1例血清轉氨酶上升;觀察組出現(xiàn)1例皮疹。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03%(1/33)]與對照組[15.15%(5/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慢性支氣管炎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多認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由呼吸道感染導致,治療應以抗感染、止咳、祛痰為主[2]。老年人免疫球蛋白分泌較少,造成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防御功能降低,導致病原菌、異物等難以隨痰液排出,易出現(xiàn)炎癥反應,加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病情[3]。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易出現(xiàn)呼吸道梗阻,引發(fā)呼吸衰竭,甚至導致心力衰竭[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困難、濕啰音、咳嗽等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提示采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唑肟鈉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能縮短患者癥狀改善時間。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通過與關鍵靶蛋白結合抑制細胞壁合成,且組織滲透力強,能分布于多重組織體液、痰液,對多種細菌殺傷力強,從而有效減輕炎癥反應;氨溴索是溴己新活性代謝物,能通過刺激支氣管黏液腺增加黏多糖分泌量,恢復氣道黏膜分泌功能,且能激活支氣管黏膜纖毛活性,提高其運動頻率,降低痰液黏附力度,促使痰液排出[5-6]。兩藥合用可提高頭孢唑肟鈉利用率,提高治療效果。
炎癥反應會加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病情[7]。機體WBC水平升高表明存在炎癥反應。血清CRP水平升高,代表炎癥急性發(fā)作,病情加重。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5 d后,觀察組血清WBC、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應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唑肟鈉治療,能降低血清WBC和CRP水平。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唑肟鈉能提升肺組織、分泌液中抗菌藥物濃度,提高抗菌藥物療效;氨溴索能抑制機體釋放組胺、細胞因子,減輕肺部損傷,抑制組織自由基破壞組織,從而減輕炎癥反應[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15 d后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這提示采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唑肟鈉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可改善肺功能。
采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唑肟鈉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能縮短癥狀改善時間,降低血清WBC、CRP水平,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