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清
52歲的黃先生,兩年前患口腔潰瘍,使用外用藥好了不到半個月就復發(fā),如此反復持續(xù)了近兩年。每次復發(fā)他都會飲些涼茶,吃些清熱解毒的藥物甚至抗生素,但口腔潰瘍?nèi)匀桓粢粌蓚€月就發(fā)作一次。發(fā)作時舌部及口腔黏膜都有散在潰面,顏色淡紅,疼痛難忍,影響吃飯。最近一次聚餐飲酒后,黃先生的口腔潰瘍復發(fā),連續(xù)吃了5天藥也沒見緩解,經(jīng)朋友介紹來找廣東省中醫(yī)院副院長張忠德教授。就診時只見他口唇內(nèi)側(cè)及舌邊有散在潰爛,中間白腐破潰,周邊深紅,舌色淡暗,邊尖紅,舌苔白厚而膩,口氣重,疼痛難忍,還有食后腹脹、急躁易怒、口苦、眠差、大便爛等不適。
張忠德表示,口腔潰瘍多因火,但要詳辨虛與實?,F(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guī)律,熬夜多,各種原因時時讓人著急上火,誤認為口腔潰瘍就是著急上火的一種典型表現(xiàn)。但中醫(yī)認為,火有虛實之分,而現(xiàn)代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上火以虛火偏多。熬夜多耗傷肝腎陰血,飲食寒涼、冰冷,傷到脾胃陽氣,導致中下焦不固,加上熬夜,虛火慢慢燃起。因此吃清熱類藥物只能緩一時之急,不能除根,反而導致反復發(fā)作。又逢聚會大吃大喝,脾虛不能正常運化水谷,導致食物滯留于胃,蘊而化火上擾,導致潰瘍復發(fā)。故治療上以健脾消食、平肝潛陽為主,稍加清降胃火之藥,黃先生服3劑后,潰瘍已明顯消退。
張忠德說到,由于飲食、起居等日常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受到口腔潰瘍困擾。但很多人一見口腔潰瘍就以為是上火,或吃清熱瀉火藥,或吃抗生素。雖可緩解一時癥狀,卻傷了脾胃陽氣,故此類人群一定要規(guī)律飲食,不可暴飲暴食或過食。應盡量避免飲用涼茶,少食偏于寒涼的水果、蔬菜,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尤其不能熬夜。冬季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盡量晚上10點左右睡覺,臨睡前可用溫水或艾葉水泡腳,并且一定要保護好足部,防止寒從腳起。此外,還可配合中藥打粉,外敷于創(chuàng)面,以緩解潰瘍癥狀。具體方法:吳茱萸、生地、細辛各3克,一起研成粉末放入盒中備用,潰瘍復發(fā)時取適量敷患處,1~2小時更換1次。
此外,也給大家推薦一款藥膳——牡蠣橄欖煲咸瘦肉。
食材:咸瘦肉200克,牡蠣肉100克,橄欖2~3枚,百合20克,陳皮3克,精鹽適量。
做法:諸物洗凈,咸瘦肉切小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備用;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為小火煲1.5小時,放入適量精鹽即可。此為2~3人量。
功效:平肝滋陰健脾。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