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勝(通訊作者),宮美琴,戴國俠
(丹陽市婦幼保健院影像科 江蘇 丹陽 212300)
乳腺癌是于患者乳腺腺上皮組織發(fā)生的惡性腫瘤病癥,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為女性,男性乳腺癌發(fā)病率僅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占1%。由于女性的乳腺主要由脂肪組織、乳腺腺體組織、纖維組織和皮膚共同組成,所以乳腺腺上癌細胞的出現并不會對人體生命活動產生影響[1],這說明,原位性的乳腺癌病癥并不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但是由于發(fā)生乳腺癌病癥后,患者的機體正常細胞功能活性喪失,導致細胞之間的連接出現松散現象,所以癌細胞脫落現象時有發(fā)生,一旦脫落,癌細胞會游離于患者的淋巴液和血液之中,發(fā)生癌細胞轉移,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2]。這就需要盡早診斷患者病癥,以此盡早采取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降低癌細胞轉移風險,保證患者生命健康[3],本研究就在乳腺癌病癥診斷中應用全數字化乳腺乳腺鉬靶X線攝影方式的診斷價值進行論述分析。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64例經手術病理診斷確診為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2例。實驗組中,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5~68歲,均值(41.79±5.66)歲,其中包含病理檢查為原位癌患者數量為24例,粘液腺癌患者數量為12例,浸潤性導管癌患者數量為39例,單純性乳腺癌患者7例,其中病灶位于中央區(qū)域患者8例,病灶位于內上象限患者26例,病灶位于外上象限患者31例,病灶位于內下象限患者6例,病灶位于外下象限患者11例;對照組中,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6~67歲,均值(41.82±5.71)歲,其中包含病理檢查為原位癌患者數量為25例,粘液腺癌患者數量為13例,浸潤性導管癌患者數量為37例,單純性乳腺癌患者7例,其中病灶位于中央區(qū)域患者9例,病灶位于內上象限患者28例,病灶位于外上象限患者30例,病灶位于內下象限患者7例,病灶位于外下象限患者8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乳腺癌病癥患者;②患者均無過敏病史和手術禁忌癥;③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研究協(xié)議;④患者年齡均在18歲以上。排除標準:①排出思維異常、精神障礙、依從性差的患者;②排除其他機體器官惡性病變的患者;③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④排除肝腎功能異常及神經功能異?;颊?。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大(P>0.05)。
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攝影方式進行病癥檢查,檢查過程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該儀器由GE公司制造,診斷過程中,必須對超聲頻率進行控制,以8~12 MHz為宜,取患者仰臥位后,充分展露患者雙側乳房區(qū)域,由患者的乳腺上方區(qū)域的上象限開始掃描,掃描應以順時針順序對乳暈區(qū)域和各個象限區(qū)域進行,對患者腫塊所處位置、腫塊大小、腫塊形態(tài)、腫塊內部回聲狀況進行觀察,并對患者周邊組織的分界狀況進行檢查。應用GDFI血流技術對患者乳腺腫塊周邊的血流分布狀況進行檢查,并采用高頻超聲對患者腫塊的回聲狀況進行分析,分析乳腺腫塊內部是否存在鈣化現象。對患者這乳腺病灶周圍組織的血流情況進行觀察,分析血流信號性質,掃描次數為三次,記錄各項數據的平均值[4]。
實驗組均采用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攝影形式進行檢查,采用意大利的Giotto高頻鉬靶X線機進行檢查,掃描儀選用柯尼卡美能達,IP板采用柯尼卡,掃描過程中以患者的坐位為主要掃描姿勢,抬高患者的雙上肢,充分展露雙側乳房,在進行乳腺軸位投照的過程中,必須在患者乳房下方的位置放置IP板,以保障X線能夠以垂直形式傳統(tǒng)乳腺進行病灶觀察[5]。對乳腺及周圍組織進行全面投照觀察,斜位投照檢查過程中,應由乳腺上冊位置逐漸向胸大肌位置照射,分析患者腫塊所處具體位置,記錄患者病灶的大小、形狀、性質、病灶鈣化情況和邊界清晰度,保障圖像的清晰程度。在進行病癥檢查的過程中,必須以間歇不加壓模式開展,以降低對血流信號產生的不良干擾,降低腫瘤破潰的發(fā)生幾率,保障檢驗的準確程度。
①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診斷的準確率,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作為診斷的金標準[6]。
②觀察記錄兩組診斷的靈敏度與特異度。
③分析實驗組診斷原位癌、粘液腺癌、浸潤性導管癌、單純性乳腺癌的準確率[7]。
數據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診斷準確率對比分析(例)
實驗組的靈敏度為100%,特異度為97.5%,對照組的靈敏度為61.54%,特異度為91.30%,實驗組的靈敏度與特異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表3。
表2 實驗組診斷靈敏度與特異度(例)
表3 對照組診斷靈敏度與特異度(例)
實驗組診斷原位癌、粘液腺癌、浸潤性導管癌、單純性乳腺癌的準確率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不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實驗組診斷原位癌、粘液腺癌、浸潤性導管癌、單純性乳腺癌的準確率分別為:100%(24/24)、91.67%(11/12)、97.44%(38/39)、100%(7/7),見表4。
表4 乳腺癌類型對比分析[n(%)]
全數字化乳腺X線鉬靶攝影方式屬于當前臨床領域公認的對乳腺癌病癥進行篩查的最主要方法。在該檢查方式檢驗下,可見患者乳腺腫瘤呈現不規(guī)則的腫塊影,腫瘤周圍腺體密度對腫瘤稍低,腫瘤邊緣呈現模糊狀特征。對患者乳腺內的軟組織進行檢查,能夠根據不同密度的軟組織的不同吸收衰減情況進行圖像顯示,該方式診斷的密度高,分辨率高,尤其是針對患者乳腺中微小鈣化情況開展監(jiān)測的過程中,檢驗結果均比較明顯。該檢測方式具備低能射線成像的應有優(yōu)勢,微小鈣化的直徑在0.1毫米毫米以下,處于鈣簇化的病灶,也能清晰的對鈣化方式進行顯示[8]。
研究表明,實驗組診斷準確率97.56顯著高于對照組84.15%,實驗組的靈敏度為100%,特異度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1.54%和91.30%,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診斷原位癌、粘液腺癌、浸潤性導管癌、單純性乳腺癌的準確率分別為:100%、91.67%、97.44、100%,可見,采用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攝影在乳腺癌病癥進行診斷,可以有效鑒別患者病情,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均比較高。
綜上所述,全數字化乳腺鉬靶X線攝影在乳腺癌病癥診斷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