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生
(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廣東 信宜 525300)
肺結節(jié)(pulmonary nodule)通常是指直徑小于3 cm的肺內類圓形病,其中小于1 cm可稱為微結節(jié)[1,2]。結節(jié)病變的診斷及其鑒別診斷一直以來都是放射學的一個難題,其關鍵在于提高結節(jié)的細節(jié)影像(details)顯示[3,4],且如何最有效地顯示結節(jié)特征是提出準確診斷的前提。
常規(guī)CT掃描,又稱為平掃或非增強掃描,掃描范圍由肺尖至肺底界。高分辨率掃描(HRCT掃描,Highresolution CT scan),是一種通過薄層或者超薄層、較高輸出量、骨算法、較大矩陣和小視野圖像重建,得到清晰的組織細微結構和高分辨率圖像的掃描方法。H R C T掃描通常應用于觀察小病灶的內部結構發(fā)生了何種細微變化,如肺的細微結構和其微小的病灶、早期的間質改變或者各種小氣道病變,如結節(jié)性病變或支氣管擴張癥。
本文通過對體檢患者進行常規(guī)CT掃描和高分辨率CT掃描來篩查肺結節(jié),并比較其在圖像質量、周圍型小肺癌、炎性結節(jié)和結核球的檢出率方面的區(qū)別,以探討高分辨率CT掃描在肺結節(jié)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前景。
搜集2019年4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CT胸部掃描的體檢患者300例,其中男184例,女116例,年齡35~61歲,平均45.67歲?;颊呒韧鶡o明確的肺癌或全身其他部分的癌癥病史,也無明確的肺部疾病病史。所有患者被隨機分成常規(guī)CT掃描組和HRCT掃描組,每組150例,每組男性92例,女性58例。
使用64排螺旋CT Optima CT 660掃描機。患者使用仰臥位,深吸氣后憋氣,掃描范圍為肺尖至肺底界,間距10 mm,層厚10 mm,連續(xù)常規(guī)掃描。再對該體檢患者進行HRCT掃描,取層厚和層間距各為3 mm。分析研究肺結節(jié)在常規(guī)CT掃描和HRCT掃描圖像中的征象。
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影像診斷醫(yī)師對圖像以雙盲法對常規(guī)CT掃描組和高分辨率CT掃描組的圖像進行判讀及評價,評分標準[5]:(1)0分:圖像模糊,偽影大,噪聲大;(2)1分:圖像尚可,有偽影,噪聲大;(3)2分:圖像較清,有少量偽影,噪聲較??;(4)3分:圖像清晰,無偽影,噪聲小。同時由上述醫(yī)師進行閱片,對兩組圖像肺結節(jié)數(shù)量,大小,部位等進行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圖像(高分辨率CT掃描組和常規(guī)CT掃描組)質量評分的均值分別為(2.66±0.17) 分、 (2.59±0.23)分。經(jīng)判斷,兩組圖像的質量皆能滿足臨床診斷的要求;且用t檢驗對兩組間差異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周圍型小肺癌的基本征象主要有(1)毛刺征和棘狀突起、(2)典型結節(jié)并深分葉、(3)結節(jié)內多囊透亮影、(4)胸膜凹陷征。炎性結節(jié)的基本征象主要有(1)邊緣模糊、(2)非典型結節(jié)、(3)肺血管包埋聚集和相鄰胸膜增厚、(4)衛(wèi)星病灶,極少見到鈣化和多囊透亮影。結核球的基本征象主要有(1)鈣化、(2)相鄰胸膜增厚、(3)衛(wèi)星病灶、(4)典型結節(jié)無分葉或淺分葉。
胸膜凹陷征、多囊透亮影、結節(jié)形態(tài)和分葉征、毛刺征和鈣化這些征象對周圍型肺癌、炎性結節(jié)和結核球均有較大的鑒別價值。表1和表2分別為不同的肺結節(jié)HRCT和常規(guī)CT掃描征象在各種病變中的檢出情況。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CT掃描相較,HRCT掃描更有助于提高對周圍型小肺癌、炎性結節(jié)及結核球的檢出率。
表1 不同的肺結節(jié)HRCT掃描征象在各種病變的檢出情況
表2 不同的肺結節(jié)常規(guī)CT掃描征象在各種病變的檢出情況
臨床上目前常用的肺部影像學檢查包括CT技術,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先采用X線球管對胸部作360°勻速轉動,再采用X 線束對該部位進行掃描,那些穿過肺部的X線信息則被探測器接收,接收后再由光電轉換器轉化成電信號,隨后由A/D轉換器將電信號轉變成數(shù)字信號在轉入計算機。后者計算出斷面中多個單位體積的X線吸收值,然后排列成數(shù)字矩陣,后者經(jīng)D/A轉換器作用后,再在顯示器熒屏上顯示黑白不同的灰度等級,即呈現(xiàn)出肺組織的結構圖像。目前CT技術在肺結節(jié)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十分重要[6,7]。
近些年來,隨著CT技術的普遍應用,尤其是掃描技術越來越改進和完善,出現(xiàn)了高分辨率CT掃描。HRCT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薄的掃描層厚1~1.5 mm和高空間頻率(骨)算法重建,分辨率可達0.25~0.68 mm。常規(guī)CT層厚則為10 mm和低空間頻率(軟組織)算法重建。HRCT主要顯示的是病變的細微結構,如肺部可在肺小葉水平上認識肺的解剖結構(可顯示肺小葉間隔、小葉支氣管、小葉肺動脈和小葉間肺靜脈),而常規(guī)CT只能顯示HRCT中的30%~47.8%。HRCT是在常規(guī)CT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檢查和診斷,可提高肺結節(jié)病變診斷的準確性,能更好地顯示出分葉、毛刺、支氣管充氣、棘狀突起、胸膜凹陷等基本征象。此外,H R C T掃描非但能顯示清楚結節(jié)內是否存在鈣化,更能避免因部分容積效應產生假象帶來的影響,提供更為可靠的影像資料,進而提高臨床診斷率。而后者可讓醫(yī)師把握較好的治療時機、對治療方案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幾率,有研究報道早期肺癌術后5年的生存率至少有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