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要:長時間以來,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致使課堂教學成效不佳,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相關教育部門及專家學者實行堅持不懈的努力,積極探究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特點的全新教學方式。辯論式教學法不但能體現團隊精神還能張揚個性,不僅可拓展理論知識,還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本文闡述了辯論式教學法的突破以及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辯論式教學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運用
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擔任著對大學生實行三觀以及歷史觀的教學,長期以來,學校與教師一直在積極探究、不斷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的基本方式。將辯論式教學法運用到哲學課堂教學中,即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方式變革的一個探索。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變革實踐中,借鑒國外各種辯論賽經驗,大膽實行辯論式教學法,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以及專業(yè)學者的認同,獲得顯著成效。
一、辯論式教學法的突破
目前在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育教學中產生諸多問題,相關教育部門早已開展教育改革以及多種多樣教學方法的全新嘗試。其中,辯論式教學法即是教育變革嘗試的成果之一。他以大學生作為主體,使大學生從課堂教學中的配角轉變成主角,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與表達欲望,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形式存有的不足。在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實現教育目標,培育了大學生們的自主性,增強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在學生準備辯論材料的過程中,通過教師設定的主題,引導大學生由以往被動思維轉變成主動思維,大幅度提升了學生們學習自主性和熱情,提高了他們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并非所有內容均可采用辯論式教學法,亦非得所有時候皆可實行辯論。因大學公共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課時安排有限,內容繁多,不適合組織大型辯論教學,但可針對恰當的教學內容實行課堂討論,針對課時數量相對較多的專業(yè)來講,可以選取一些內容組織大學生實行辯論。
二、辯論式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了解大學生的真實思想動態(tài)
大學哲學教師需要給予大學生充分的關心與關愛,了解大學生真正需要什么、內心的想法、討厭的東西以及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等。否則,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授也可能脫離群體、脫離對象,成為極少數人的思辨游戲。毛澤東曾經在《改造我們的學習》這一內容中,對一些拿著馬克思主義之箭觀賞把玩并且稱之為好箭,但卻未用來射中國革命之地的一些教條主義者們實行尖銳嚴肅的批判。如若要想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具有的批判功能與思想批判功能,則應緊密聯系大學生的真實思想,對癥下藥,解決當代大學生最注重的問題。將辯論式教學法運用在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是一種能夠充分了解大學生真實思想的有效手段。
(二)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對哲學課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如若一個學生對哲學知識毫無興趣,則難以去主動接受并學習哲學理論知識。而課堂辯論式教學法即是充分激發(fā)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一種有效形式。由于辯論過程是一種“有理”和“講理”的過程,大學生如若想要占理,能夠講出道理,則必須積極自主的學習、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知識,使自身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而且通過辨位式教學法,可充分激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以及批判力,鍛煉并提升大學生的理論邏輯思維能力,所謂是:辯論是真理源頭。
(三)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積極性
課堂辯論不但要求大學哲學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還要求辯論的大學生在發(fā)言過程中要保持有頭有尾、有理有據,由此推動參與辯論的大學生積極自主的去搜集、發(fā)現、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現實材料。在甄選各種材料時,培育大學生的自主參加和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諸多大學生體會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應用辯論式教學法,可使大學生能夠充分發(fā)表自身的見解,提供給他們參加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學習與掌握,大學生也由傳統(tǒng)的教師盲目灌輸,被迫學習轉變成目前的自主學習。
三、辯論式課堂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一)事實論述和理論說明存在的問題
在辯論過程中,涉及到事實敘述時,大部分學生均能得心應手、娓娓而談。然而要求實行理論論證時,則往往呈現出較困難。一些大學生要么依照教科書內容,要么則是無話可說,這種現象的產生,說明大學生群體的理論素養(yǎng)十分薄弱,亦同樣說明辯論式教學法還存有一定缺陷,他不能夠完全解決大學生的理論基礎功底建設問題,如若想使大學生的理論功底持續(xù)增強,則應在其他辯論環(huán)節(jié)得到相應加強。
(二)觀點鮮明和論證合理存在的問題
在辯論進程中,許多學生均可做到觀點明確,贊成哪種觀點,反對哪種觀點,一針見血,當機立斷。但是在論證自己觀點時,缺少相應的理論依據,無法準確論證自己的觀點,甚至一些時候自己論證的觀點和自身所提出的依據相矛盾,導致論點和論據嚴重脫節(jié)。因此,這種現象的形成直接闡明大學生群體論文寫作的基礎功比較弱,在日后的教育教學中應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增強訓練。
(三)教學時限與課程內容繁雜的問題
當前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程總時長基本在100個課時左右,然而教材內容冗雜,不但需要講解原理,還需要教受原著、現代西方哲學以及哲學史等多方面內容,在課堂教授中難以深入講解。如若這一部分的內容未能詳細講解,則原理部分即顯得十分薄弱,這屬于一個長期未能得到解決的矛盾。在課堂辯論教學中能夠體會到,高年級大學生辯論基礎功底相對扎實,辯論說服能力較強,這與其全面綜合的學習原著、現代西方哲學與哲學時有極大的關系。根據調查發(fā)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學內容繁多,課時缺少,從緒論、辯證法、唯物論以及認識論再到唯物史觀,幾乎所有章節(jié)均可實行辯論,但是由于教學實數的局限,致使教師在每一學期只可組織一到兩次的辯論,剩余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趕教學進度,否則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如若想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則需依靠教學管理體制的變革。
四、辯論式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選擇恰當的辯論題目
辯論題目對于辯論式教學法的教育成效尤為重要,辯論題目直接關系到是否可充分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可實行充分全面的準備等多方面。故此,針對辯論主題的設定,大學哲學教師可通過對所學內容的了解,選取符合教學內容的科學命題,如此大學生在查閱資料時不但能夠加強其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可擴寬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專業(yè)知識實行全面了解。另外,辯論設置的題目最好是中國目前社會上所出現的熱點問題,選擇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能夠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根據辯論,亦有利于大學生理性、客觀分析當前社會所面臨的現實狀況。如若想提升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則可使大學生參加到辯論題目的設定中。
(二)辨前進行充分的準備
辯論和討論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課堂討論是指在課堂中提出一系列問題,給予大學生短暫的時間進行探討,隨后請某位學生說出答案。而課堂辯論則是提出一個和現實有關的社會問題或者哲學問題,通過學生正反雙方觀點的相互碰撞和理論辯論,最終得出雙方對于此哲學問題的正確理解。課堂辯論需要辯論正反雙方找到問題的入手點,從理論或實際等多方面找到支持的證據,以此證明自身多觀點,特殊時還可依靠多媒體網絡等多種形式來補充自己所要論證的內容。故此,在明確辯論題目后,哲學教師需要提前一個星期向大學生公布選題,對辯論的人員分配、形式以及具體流程實行恰當合理的安排,然后,當大學生運用課余時間查閱辯論所需要的資料,哲學教師還需要對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與途徑給予正確引導。鼓勵大學生在小組成員內部實行信息溝通交流,共同收集資料、整合材料,確定最終辯論時所需的具體方案,全面發(fā)揮每個大學生自身的力量與智慧。
(三)給予客觀工作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在課堂辯論式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是大學生們衡量自身學習成果的關鍵標準,亦是為大學生開展后續(xù)努力指引了正確方向。在辯論過程中,諸多大學生均可做到觀點明確、立場鮮明,在辯論的過程中亦可準確說出贊同的觀點、反對的觀點,然而,因訓練機會的限制,一部分大學生在論證自身觀點時會產生詞不逮意、七拼八湊的狀況,甚至一些學生還會提出和自身觀點相反的論據,亦也一些大學生所提出的問句和自身的論點嚴重脫離。對于這些辯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哲學教師需要實行深刻、綜合、全方位的歸納分析,針對大學生在辯論發(fā)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糾正,對學生論證精彩的地方應給予相應肯定,對協作默契的隊伍應給于贊賞和表揚,加強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知識的信心,加深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掌握和理解,進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信仰。
結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高校思政教學等相關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亦是在校大學生習作課程內容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育方法,哲學教師以及相關教育部門始終在積極探究,把辯論式教學法運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堂教學中,亦是長期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育變革的一項主要成果。
本文為山東省藝術類重點課題,名稱:膠東建筑典范:黃縣民居及其“三雕”藝術影像檔案研究,編號:ZD201906209
參考文獻:
[1]盧艷玲.辯論式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的運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1):104-105.
[2]謝維營.談大學哲學的辯論式課堂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01):81-82.
[3]謝維營.大學哲學的辯論式課堂教學[J]..吉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3(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