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學生的讀寫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讀寫結合的教育模式被廣泛地運用到各科課堂教學中。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閱讀是小學生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在學習寫作時,學生能夠鞏固自身的閱讀內(nèi)容,也能加強對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能夠?qū)懗鼍哂姓媲閷嵏械奈淖?,在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基礎上,也能夠鍛煉自身的寫作能力以及發(fā)散性思維,從而有效地推動自身綜合能力的形成。文章闡述了讀寫結合的概要,并對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課堂中如何高效地運用讀寫結合提高教學質(zhì)量進行了一些探究。
關鍵詞:讀寫結合;寫作教學;小學語文
一、 引言
寫作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寫作水平使學生終生受益。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為學生進入寫作殿堂打開第一扇門,高質(zhì)量的寫作教學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有著積極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教學模式日益豐富,現(xiàn)代科技和先進教學模式都被引入到課程中來,這為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提供了發(fā)展的平臺和機會。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相輔相成的兩個部分。針對當下小學生寫作課堂存在的弊端,如何合理地運用讀寫結合來提高寫作課堂的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二、? 讀寫結合教學法概述
(一)讀寫結合的概念
讀寫結合是指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整合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讀寫結合高效地將閱讀和寫作方法綜合起來,幫助學生做到高效的“以讀促寫”。在閱讀作品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感受作為素材進行有條不紊的寫作,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縝密的寫作思路。這使學生不僅能通過寫作清晰地表達情感,對學生寫作技巧的進步也大有裨益。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
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首先,讀寫結合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對缺乏社會經(jīng)驗、寫作素材貧乏的小學生來說,寫作常常只是乏味無趣的課堂作業(yè)。他們?nèi)鄙倏蛇M行創(chuàng)作的對象,不擅長在文字中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對寫作教學沒有熱情。閱讀可以為小學生打開一扇通往外界和未知的大門。通過有質(zhì)量的閱讀,學生可以學會累積寫作語言和創(chuàng)作素材,嘗試運用各種創(chuàng)作手法來進行寫作練習,為日后展開更高層次的寫作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次,讀寫結合幫助教師有目的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同的閱讀素材側(cè)重點有所差別,教師可以根據(jù)當前寫作教學的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材,在此之上,寫作教學目的性更強,寫作教學的效率也隨之提高。
三、 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新生代小學生是富有個性的一代,他們對課堂的多樣性有更高的要求。當前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為主,缺乏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在硬性灌輸式教學方法中,學生容易對文字創(chuàng)作形成定式思維,會對寫作產(chǎn)生抗拒甚至厭惡之情。單一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不利于小學生的寫作啟蒙教育,也不利于建立高效的寫作課堂。
(二)教育理念落后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育理念卻沒有及時更新。應試教育的理念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下小學生鮮明獨立的自我表達的需要。寫作的本意是讓學生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師經(jīng)常為了應付考試而要求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創(chuàng)造,長此以往,對小學生思維的開拓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落后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
(三)學生寫作素材匱乏
小學生年紀小,閱歷少,缺乏充足的素材來支撐他們的文章寫作。在教學實際中,小學生所用的素材內(nèi)容空洞、脫離生活,缺乏感染力。創(chuàng)作語言也缺乏特點,無法發(fā)掘素材的價值。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存在的缺乏創(chuàng)意、內(nèi)容單一、題材乏味等問題都是他們寫作素材匱乏的表現(xiàn)。單薄的文學素材積累使剛進入寫作世界的小學生寸步難行,在這樣的困境下,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引,小學生會漸漸對寫作失去興趣。
(四)忽視讀寫結合
在小學語文寫作課堂上,閱讀和寫作的關聯(lián)性經(jīng)常被忽視,甚至被當作兩個部分分別展開教學。這是一種“事倍功半”的教育方式。在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讀寫教學是具有連通性的,相輔相成的部分,分開教學使學生的思維脫節(jié),造成閱讀素材適用性差、寫作內(nèi)容空洞的問題。忽視讀寫結合是阻礙小學語文寫作課堂高效展開的重要原因。
四、 讀寫結合構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探究
(一)選擇讀寫主題
選擇合理的創(chuàng)作主題是寫作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引入讀寫結合的寫作教學課堂上,如何選擇閱讀和寫作的主題是順利展開教學的關鍵。教師選擇的閱讀主題應當與寫作主題相對應,使讀寫教學過程具有針對性。因此,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的主題,再圍繞已選主題進一步收集相關閱讀素材。如進行主題為童年的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收集與童年相關的文章素材,如文章《爸爸的花兒落了》和《童年的蘆笛》,用文章里生動形象和表述和豐沛的感情色彩激發(fā)同學們對閱讀的興趣。而在《雪孩子》一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介紹雪孩子為了救助小女孩而進行的自我犧牲,進而通過新聞或視頻延伸出實際生活中眾多的無名英雄,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而且使學生牢記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可以讓學生掌握雪化為水和水化為氣的基本物理知識,教師在課堂是向?qū)W生演示物態(tài)的變化,要求學生描寫觀察到的現(xiàn)象變化,進行一次觀察創(chuàng)作。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及時的指導學生理清創(chuàng)作思路、明確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充分表達內(nèi)心情感。
(二)注重互動交流
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對小學語文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它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進度的重要渠道。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也至關重要。教師是學生寫作內(nèi)容忠實甚至唯一的讀者,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需要發(fā)掘出學生的文章中的閃光點,同時幫助他們找到內(nèi)容上的不足。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同學展示同學的優(yōu)秀文章,供班里同學進行閱讀和探討,大大地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有助于在寫作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要根據(jù)教師提供的閱讀建議,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特點,以及存在哪些需要彌補的缺陷。如在文章《凡卡》的學習中,教師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白主人公經(jīng)歷了怎樣悲慘的事情,也可以聯(lián)想鞋店老板會如何欺負信件退回的小凡卡,還有怎樣將主人公去世的消息告知爺爺。利用文章中的留白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在續(xù)寫的過程中感受主人公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如教師將學生的優(yōu)秀文章向全班進行分享,賞析作文中的好詞佳句或者寫作手法,對于分享者起到了鼓勵和贊揚的作用,同時可以刺激被分享者的好勝心,通過這樣參與度高且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更加濃厚,自身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潛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材內(nèi)容是教師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基礎參考。在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時,過多地引入課外閱讀可能會影響教學主體的展開。教師可以發(fā)掘教材中的素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課本的價值,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小學語文課本選入一些古詩古文和西方寓言,這些閱讀內(nèi)容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無法體會到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趣味性,以此為素材的創(chuàng)作思路也受到限制。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學習《題西林壁》這首詩時,在課堂上播放云霧繚繞綿延起伏的廬山山體面貌,使學生體悟蘇軾在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的詩意,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所見場景和所讀古詩書寫感想,思考作者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感想進行總結,甚至引導學生寫作一篇與爬山的作文,同樣也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最喜歡的一處山景。因此合理科學的寫作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能提升學生在寫作課堂上的主動性,使寫作教學的展開擺脫枯燥乏味的困境,也使學生有了更深層次地理解文藝作品內(nèi)涵的機會,他們的寫作水平有了更高的進步空間。
(四)加強讀寫訓練
在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依靠單純的課堂內(nèi)容難以達到預期的寫作教學效果。許多文章都有留白部分,教師可以巧用這些未點明的部分,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探索,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對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讀寫練習,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他們的想象力也得到發(fā)揮。教師在展開寫作前需要加強學生對寫作主題和寫作任務的基本認知,有目的性地進行寫作學習,使學生對教師的寫作課堂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學習《一次比一次進步》一文時,教師要牢牢把握燕子和燕子媽媽的多次談話,引導學生表達自身的想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課后學生也可以進行一次觀察實驗,同時寫出觀察報告。教師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中可以記錄生活中的小事,摘錄閱讀素材,無論是迸發(fā)的靈感,還是閱讀名家作品后的感想體悟都可以寫入日記中作為素材累積。通過日積月累的讀寫訓練,學生對寫作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加深厚的興趣,他們的文學欣賞力隨著創(chuàng)作水平逐步提高,這意味著學生可以在開展范圍更廣的課外閱讀,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寫作水平又起到正反饋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價值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合理選題開展小學生寫作教學,積極溝通、創(chuàng)設情境來喚醒小學生的寫作熱情,也可以加強讀寫訓練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貫穿了學生的學習生涯。不同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與他們的個體差異有關,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充滿耐心、因材施教,避免出現(xiàn)學生因為在寫作上短期沒有進步而氣餒的情況。教師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將讀寫結合并合理地運用到寫作教學里,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這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構建高效的小學生語文寫作課堂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黨愛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天津教育,2020(21):146-147.
[2]仝瑋.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0(3):122.
[3]張國俊.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1):45-46.
作者簡介:林鳳凰,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