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群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將寫字教學落實到位,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字能力,為高年級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魅力與學寫漢字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文章將探討小學低年級語文提高寫字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寫字教學
前言:新課標則更加指明了識字寫字的重要性。從目標達成的角度來看,教師在寫字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豐富識字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說寫字教學具有趣味性,是因為觀察低年級小學生的寫字過程,確實充滿了趣味。寫字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信息輸出的過程,前面有一個匹配的識字過程,也就是信息輸入的過程。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提高寫字教學效率的實際意義
從低年級起學習漢字,能夠弘揚民族文化,讓我國的少年兒童從小就更加切身地感受到我們漢字的無限魅力,從心底激發(fā)出愛國情感。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在寫字部分的編寫理念中,大量沿用傳統(tǒng)文化,如民謠、民宿、傳統(tǒng)節(jié)日等。因此教師要在寫字教學中耐心引導學生對文字內涵進行一定的解讀,用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繼承并發(fā)揚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提高寫字教學效率的策略
1.重視寫字教學
教師應提高對寫字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事實上,學生的寫字能力并不是先天賦予的,而是后天養(yǎng)成的,所以,在寫字方面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從小養(yǎng)成標準的與規(guī)范化寫字習慣,包括正確的寫字方法、姿勢、筆畫順序與技巧等,從而為后續(xù)學生開展規(guī)范化寫字活動奠定基礎。具體做法如下:其一,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們提供高質量的寫字教學活動與優(yōu)質的教學水平,為提高寫字教學有效性夯實基礎;其二,作為教師,應認識到寫字教學對學生的重要作用,應對寫字教學給予高度的關注與重視,應了解到學生未來發(fā)展狀況直接受寫字能力的影響與制約,逐步發(fā)掘更多的寫字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寫字教學活動,有效提升學生對寫字學習的積極性與寫字教學的有效性。除此以外,還應權衡識字教學和寫字教學,不應出現(xiàn)過于重視識字教學而忽略寫字教學的現(xiàn)象,在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寫字方法與寫字技巧持有同樣的重視度,為幫助學生們更快的學會書寫這些文字,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為學生們解析文字的內在含義;同時,在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中教師應經(jīng)常安排和寫字有關聯(lián)性的教學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對寫字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2.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心”字的認識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沒有多大的挑戰(zhàn),但是要把它寫好看卻并不容易。筆者曾經(jīng)做過比較研究(這實際上也是寫字教學策略運用實踐的一部分),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寫“心”這個字的時候,大腦里面想象的就是“我要把它寫好看”,問題在于,學生即使看到了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等到在自己的方格紙上寫字的時候,仍然無法寫出漂亮的字形。
如我在教學“心”字的時候,首先讓學生自己感受心這個詞的具體含義,告訴學生“心”的位置,在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時候,我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你覺得“心”字最難寫的是哪個筆畫?(這實際上是對學生認知基礎的尊重)結果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臥鉤”是最難寫的。于是我又追問:你覺得這個筆畫像生活中的什么呢?學生們想啊想,又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結果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這個筆畫像“彎彎的月亮”。繼續(xù)提問:彎彎的月亮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在草稿紙上畫出來嗎?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對大腦當中彎彎的月亮的表象的加工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進行講授:天上的彎月是美麗的,對所有的美麗我們都是要用心感受的……于是在學寫的字與意義理解之間,就形成了聯(lián)系。
隨后,可以讓學生先書空,再在草稿紙上學寫。寫的時候教師要指導他們起筆的時候用力要輕,右行的過程當中要用力,臥鉤筆畫要左提出尖……
這樣一個訓練的過程,首先從學生的想象出發(fā),然后讓學生帶著對“彎彎的月亮”的認識,去有效建構“心”的表象,并在這個過程中賦予“心”這個字更加形象的意義理解。好多學生在學寫字的時候,嘴里都在念叨著“彎彎的月兒多美麗”,而筆下的“心”字也越來越有型……
3.了解漢字字理實現(xiàn)遷移應用
中國漢字歷史優(yōu)秀,博大精深,無論是象形字、會意字亦或是形聲字,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可以從漢字的讀音、字形、字義等角度出發(fā),探尋漢字字理,將漢字的構字原理與學生進行分享,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識字寫字的效率,達到“析形索義,因義記形”的目的。因此,教師在寫字教學中,應注重探究漢字的字源,熟知漢字中包含的歷史文化,并合理運用一些典故、傳說、神話等小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增強對漢字的記憶效果。例如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在本課教學中,“荊棘”是一個重難點詞語,學生很難結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直接出示荊棘圖片也許可以使學生了解大意,但未達到掌握的程度,并會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想象的空間。因此,教師結合“荊”的部首,向學生講解其字義;其次,引導學生觀察“棘”的結構特點,發(fā)現(xiàn)它是左右結構,且左右都是“束”,學生在眼前自動浮現(xiàn)了一株充滿了尖銳的刺的植物,從而提升了寫字教學的效率。
4.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
在寫字教學的起始階段,一些筆畫可能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較為抽象,而把握獨體字的形態(tài)特征也是難點之一。因此,我遵循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將圖像與寫字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增強形象性、增加趣味性。兒歌是深受兒童喜愛的形式之一,在合適的場合將其與寫字教學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寫字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寫同字族的漢字時,教師可以把同字族的字編進兒歌中,這樣既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學習時的枯燥,又能重新整合、優(yōu)化教學內容,以便學生比較與遷移。例如,在進行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的寫字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學習“包、抱、跑、炮、飽”等生字,可以采用出示兒歌的方式進行學習:有手輕輕“抱”,有腿快快“跑”,有火放鞭“炮”,有食吃得“飽”;還可以引導學生拍手朗讀兒歌。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通過兒歌的形式巧妙地記住了生字的特點,并對接下來的寫法指導產生了好奇和期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寫字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對學生的良好習慣進行正強化,例如給予肯定和表揚等,從而提高良好習慣出現(xiàn)的頻率,增強學生對寫字的成就感,并激勵其不斷地挑戰(zhàn)進一步的進步。寫字教學的策略并非一成不變的,在具體的教學情境當中優(yōu)化寫字教學策略,這才是策略發(fā)揮作用最根本的機制。認識到這一點,即使面對更為復雜的寫字教學困境,教師也能夠做到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趙國超.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211.
[2]楊娜.新課改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之我見[J].華夏教師,2019(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