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耀
【摘要】高中生們處于重要的成長階段,不僅僅需要提升學習成績,也需要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讓學生們不僅僅學習到相應的知識,還要讓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師需要重視高中體育教學在高中的地位,尤其是田徑長跑運動,可以讓學生們在長跑過程中提升體質(zhì),改善精神面貌,為我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綜合人才。本文結(jié)合筆者高中教學經(jīng)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高中;田徑;中長跑;問題對策
中長跑項目作為體育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能和耐力。通過參加中長跑運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精神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中長跑運動的開展對中學生體育鍛煉與中學階段體育教學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就目前已開展的中長跑內(nèi)容的效果來看,依舊存在著多種問題,導致中學階段開展中長跑運動的效果并不理想,使得中長跑運動在教學中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當前中學田徑中長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誤導中長跑運動的順利開展
當前大多數(shù)學校在開展中長跑運動項目的過程中,都存在著教學目標上的問題。大多數(shù)學校只是為了幫助學生通過每年必要的體質(zhì)檢測而設置了中長跑運動。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沒有堅持每日一次或是兩日一次的訓練量,并且由于體育課安排時間不平衡,許多學生有時一日訓練量處于超標狀態(tài),有時一整日都沒有訓練內(nèi)容。并且在學生完成了本學期的體質(zhì)測試之后就淡化了中長跑運動的鍛煉過程,對學校安排的中長跑訓練失去興趣,導致學校安排的中長跑運動在實際教學中無法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在運動中沒有養(yǎng)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根據(jù)以往開展中長跑運動的教學經(jīng)驗,大多數(shù)學生在經(jīng)過忙碌的學習之后對于長跑運動叫苦不迭。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時間及其緊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及教師淡化了學生跑前熱身的階段,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跑步方式,在跑步中就需要消耗更多的體能,而且無法得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因此,學生對于中長跑運動的開展抱有怨言。中長跑運動項目本身就是在考查人體的耐力,通過正確的跑前熱身,能夠幫助學生拉伸身體各處肌肉,減少在跑步中對學生身體各處肌肉和軟組織造成的損傷,起到正確的鍛煉效果。除去跑前熱身運動以外,跑后的放松運動也十分重要,許多學校都會讓學生在長跑運動之后進行自由活動,此時學生的腿部肌肉仍處于緊繃狀態(tài),是不利于學生進行其它活動的,因此會產(chǎn)生身體上的不適,導致學生對中長跑運動的興趣不高。
二、改進現(xiàn)階段中長跑項目教學的對策
(一)培養(yǎng)運動習慣,強化鍛煉效果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占據(jù)平時大部分時間,因此,淡化了運動方面的內(nèi)容。許多學生的運動能力較低,在訓練時往往掌握不到正確的鍛煉方法,在訓練中不但給身體增加了額外的負擔,也沒能起到應有的鍛煉效果。在高中階段開展體育中長跑教學時,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運動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學生的運動能力主要指身體的運動天賦和心理評估能力兩方面,學生自身的運動天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關(guān)注學生的心里評估能力。從心理評估能力來說,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學生日后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好的心理素質(zhì)能夠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困難。因此,教師在長跑教學時,要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當學生的身體已經(jīng)處于疲憊狀態(tài)時,要讓他們拋棄生理上的本能而堅持跑更長的距離。而學生何時達到疲憊狀態(tài)的臨界點則是學生自身的運動天賦決定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為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提供基礎(chǔ),強化中長跑運動起到的鍛煉效果。
以男生的一千米長跑為例,在跑步過程中,許多學生在跑完一圈到一圈半時往往后繼無力,此時就是在考驗學生的運動能力。根據(jù)學生進行體質(zhì)測試時的表現(xiàn),足以反映平時中長跑運動的效果,大多數(shù)學校的中長跑運動一次大概需要學生完成3~4km的訓練內(nèi)容,但是在體育測試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僅僅跑了五百米就呈現(xiàn)出后繼無力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平時的中長跑運動在運動規(guī)律上存在問題,平時進行的訓練中對學生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日常跑步時所需的平均配速較低,通常在7-8分鐘/千米,而通過體育測試所需的配速則需要達到4分鐘/千米,學生無法瞬間適應測試中需求的訓練強度。因此,教師在日常訓練中要加入跑前熱身和跑后的放松過程,在跑步過程中教會學生正確的換氣方式,就能夠讓學生在跑步運動過程中更加輕松,落實日常訓練的效果。
(二)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興趣
在高中體育中長跑運動的開展過程中,每一次跑步都需要許多學生同時參與,教師無法在運動過程中將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正確的跑步姿勢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許多學生無法真正掌握長跑運動的要領(lǐng),導致在運動過程中無法呈現(xiàn)出正確的跑步姿勢,跑完就僅僅是跑完,運動效果并不高。久而久之,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得到的只有除去學習以外的額外負擔,導致學生的跑步興趣逐漸消失。因此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教學,為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體育長跑視頻,并在體育課上進行單獨輔導,糾正學生的跑步姿勢,教會學生正確的跑步方法,讓學生在跑步過程中逐漸建立自信心,提高對于中長跑運動的興趣,讓學生在跑步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身心的放松。
例如,大多數(shù)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容易遇到呼吸困難的問題。而跑步時搭配正確的呼吸方式,能夠有效延長跑步的效果和速度,正常情況下,學生可以跑三步或者四步呼吸一次,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長跑中表現(xiàn)出的耐力。很多學生在跑步時跑一兩步就呼吸一次,在增加自身負擔的同時,很容易引起代謝性堿中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科普呼吸與跑步之間的關(guān)系,讓學生對跑步時的呼吸方法形成正確的印象,再到操場上進行實際訓練,提升學生在跑步中的持久力,幫助學生建立長跑過程中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跑步興趣。
(三)科學安排時間,提高訓練成果
學校需要科學地安排各個年級的訓練內(nèi)容,爭取讓學生將訓練落實到每一天。教師也要科學安排體育課活動和校內(nèi)中長跑運動的關(guān)系,秉著重在堅持而不在量多的原則,科學安排學生的訓練時間,結(jié)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特點,為學生制定一個更為科學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能夠科學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長跑能力,從而逐步提升學生自身的運動能力。
例如,高二學生若在周三周五有體育課,那么中長跑運動的時間就可以安排到周二周四,保證學生每天都有訓練內(nèi)容,學校要在保證學生進行正確運動的前提之下,每天都堅持進行運動,保證教學的持久性。對于學生無法進行訓練的周末,學??梢越Y(jié)合線上手段,使用跑步應用軟件對學生提出需求,每天的訓練量需作為作業(yè)上傳至家長群,由班主任進行協(xié)同監(jiān)督,提高學生進行中長跑運動的訓練成果。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中階段已有的中長跑項目主要問題集中在部分教師的教學目的需要改變及學生自身的運動習慣有誤這兩大方面,因此,教師可通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運動習慣、優(yōu)化教學方式、科學安排鍛煉時間三個方面,逐步提升學校開展中長跑項目運動的效果,為國家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虎.高中田徑中長跑項目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田徑,2020(7):51-53.
[2]姜波.淺析高中田徑項目中的有效教學——以長跑和短跑為例[J].新課程(下),2018(12):88.
[3]丁闖.淺談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下田徑課程的教學課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