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會
摘 要:水泵是給排水系統(tǒng)設備中重要的設備,水泵進出口設備的正確安裝也是給水系統(tǒng)能正常運行的關鍵。本文主要介紹進出口設備的名稱、作用、結(jié)果組成及原理,為給水系統(tǒng)能夠高效的運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離心水泵;變徑管;消錘器;閘閥
一、離心水泵
離心水泵是給排水系統(tǒng)主要的核心設備,運行的心臟,它在系統(tǒng)中起到抽送水的作用。它主要由配套電機、水泵外殼、葉輪、機械密封等組成。它的原理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把葉輪槽道中的水甩出,內(nèi)部形成近似真空的狀態(tài),和外界形成一個壓力差。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被吸入到水泵內(nèi)部,這樣就形成了水泵排水和吸水的一個過程。水泵反復排水吸水就起到了抽送水的目的,也就是離心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水泵進水管設備
以水庫抽水為例來介紹水泵進水管設備。它主要有穿墻管(柔性防水套管)、閘閥、Y型過濾器、真空表、柔性接頭、偏心變徑管等組成,如圖1所示。
1.柔性防水套管
柔性防水套管主要有法蘭套管,柔性橡膠圈、法蘭壓蓋和螺栓等組成。典型的應用場所是當管道穿過墻壁,有防震級防水的要求時,需要在墻壁內(nèi)預埋防水套管,管道在防水套管穿過墻壁,在套管內(nèi)部直接和柔性的橡膠圈接觸,所以起到良好的防震效果。將管道固定好之后,再將螺栓擰緊。螺栓擰緊的同時,會讓法蘭壓蓋給橡膠密封圈一個力,因為橡膠圈是圓的,有了力之后,它就會變扁,直到將這些縫隙填滿,就起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水就不會流出來了。
2.閘閥
閘閥主要由手輪、閥桿、閘板、密封墊、閥體以及閥蓋等組成,如圖2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閘板的上下運動來切斷水流的。手輪和閥桿相連,閥桿和閥瓣相連,手輪和閥桿上都有螺紋,可以通過轉(zhuǎn)動手輪來帶動閥桿和閥瓣上下運動。閘閥只可以做全開和全閉狀態(tài),不可以半開做流量調(diào)節(jié),因為在半開的狀態(tài)下,密封性不好。在半開的狀態(tài)下,水流通過縫隙向外流出。在全閉的狀態(tài),由于橡膠墊的密封,水是不會滲出的。在全開的時候,密封卡死,是不會漏水的。這就是為什么閘閥只能做全開和全閉的狀態(tài)的原因。
3.Y型過濾器
Y型過濾器主要過濾進水管中大于10微米以上的顆粒。它安裝在水泵的進水口處,它由閥體、進水口、排出口、過濾桶、端蓋等組成,如圖4所示。它主要有兩個參數(shù),第一過濾器的過水面積不能小于管道過水面積的四倍,第二就是慮孔的直徑不能大于3mm。
4.柔性接頭
柔性接頭又叫膠囊型接頭,它安裝在水泵的進出口處,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泵振動,對其它部件產(chǎn)生影響,如圖5所示。它一般有橡膠制成,有一定的伸縮性,所以可以起到減震的作用。
5.偏心變徑管
偏心變徑管安裝在進水管路上。偏心是指兩端的圓心不在一條直線上,變徑是因為它兩端的直徑不同,連接不同直徑的管路。它管頂平接在管路上,這樣安裝是為了有更好的真空吸水環(huán)境,如果變換位置,液體受溫度壓力的影響,就會有部分水化成。氣泡很輕,就會聚集在管道的上部,積少成多,會變成氣塞,阻礙水的流動,因此采用管頂平齊接在管路中。
三、水泵出水管設備
水泵出水管設備主要有同心變徑管、柔性接頭、閘閥、止回閥、壓力表、水錘消除器等組成。
1.同心變徑管
同心變徑管是兩端的圓心在一條直線上。所謂的異徑是兩端的直徑不同。作用是連接兩個不同直徑的管道。它安裝在水泵出水口處,保證水泵更好的出水條件。
2.消錘器
消錘器主要由壓力表,充氣孔、空氣腔以及內(nèi)部的活塞等組成。它的作用是不阻止水流的情況下,有效的消除流體在管道內(nèi)形成的水錘現(xiàn)象。工作原理是在準工作狀態(tài)下,空氣腔內(nèi)充滿著有壓氣體,當管道內(nèi)出現(xiàn)沖擊波現(xiàn)象的時候,沖擊波進入到空氣腔內(nèi)部,首先作用于活塞上,又因為活塞上部是有壓氣體,有壓氣體就和活塞形成一個對抗,活塞就在空氣腔內(nèi)作均衡的平衡的上下運動,這樣就有效消除了不均勻的沖擊波產(chǎn)生的震蕩,從而消除了水錘作用。
供水高度越高時,產(chǎn)生的水錘效應就越大,所以應在出水管路中設置消錘器。消錘器的安裝不安裝不是絕對的,它和管網(wǎng)的供水高度有關。當供水高度超過24m,必須安裝,不僅安裝消錘器,還要安裝單向閥;當?shù)陀?4m時可以不安裝,只安裝單向閥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簡述水泵的原理和水泵進出口設備的名稱、作用及原理。重點介紹了水泵進水口設備的結(jié)構(gòu)組成及原理。希望對水泵進出口設備的安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消防數(shù)字化教學研究中心.全圖解 消防工程常用設施三維圖解.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7.5
[2]羅曉梅.消防電氣技術(shù).中國電力出版社,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