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露,張海濱
(單縣海吉亞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山東菏澤 274300)
重癥感染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在人體內(nèi)繁殖,引發(fā)全身感染且因感染而致感染臟器或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疾病。臨床多采用廣譜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但該治療方法可增加鮑曼不動桿菌等致病菌的耐藥性,甚至導致多重耐藥性發(fā)生。美羅培南屬于一種碳青霉烯類抗菌藥,具有抗菌活性強、抗菌譜廣、抗菌效果好等特點,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綠膿桿菌等均有強大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好[1]。相關研究顯示,為保證美羅培南藥峰濃度,需選擇一種合適的輸注方法,使藥物作用時間延長,進而可提高抗菌效果[2]?;诖?,本研究探討了美羅培南兩種不同給藥方法治療重癥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單縣海吉亞醫(yī)院接受治療的64例重癥感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2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14例;年齡27~82歲,平均(53.12±2.36)歲。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7、15例;年齡26~81歲,平均(53.24±2.25)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組間對比。納入標準:符合《重癥患者的感染治療:基于指南與共識的精準實踐》[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嚴重腹腔感染或肺部感染者;以往無碳青霉烯類高敏體質(zhì)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多個部位嚴重感染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存在腎功能障礙者;長期使用免疫制劑治療者等。研究經(jīng)單縣海吉亞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靜脈滴注方法給藥,將注射用美羅培南(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 藥 準 字H20065284,規(guī) 格:0.5 g/支)1.0 g加 入40 mL 0.9%的氯化鈉溶液中,應用輸液泵勻速泵注30 min,每8 h給藥1次。試驗組患者將美羅培南1.0 g加入40 mL 0.9%的氯化鈉溶液中,應用輸液泵快速靜脈泵注250 mg,在10 min內(nèi)輸注完畢,剩余750 mg進行勻速靜脈泵注,在3 h內(nèi)泵注完畢,每8 h給藥1次。同時兩組患者均進行補充血容量、糾正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等治療,并在治療期間對兩組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72 h后臨床療效,其中治療后患者病癥徹底消失,實驗室指標均恢復正常,患者情況好轉(zhuǎn)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病癥明顯改善,實驗室指標明顯好轉(zhuǎn)或患者情況好轉(zhuǎn)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病癥、實驗室指標未好轉(zhuǎn)甚至加重為無效[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對比兩組患者住院基本情況,包括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病死率及醫(yī)療費用。③對比兩組患者病菌消除率,其中消除:治療完畢后隨診時,對來源于原感染位置的標本采集,未培養(yǎng)出造成原感染的病菌;部分消除:治療前分離出來的多種病原菌部分已被消除;未消除:仍能夠培養(yǎng)出造成原感染的病菌[3]。總消除率=消除率+部分消除率。④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72 h后炎癥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shù)(WBC)、降鈣素原(PCT),分別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其中2 mL靜脈血,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WBC,另2 mL靜脈血,經(jīng)離心(3 000 r/min,10 min)后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CRP、PCT水平。⑤比較兩組患者轉(zhuǎn)氨酶升高、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臨床療效、病死率、病菌消除率、不良反應為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醫(yī)療費用、炎癥指標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72 h后,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53.13%,試驗組患者為8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住院基本情況 試驗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相較于對照組顯著縮短,醫(yī)療費用相較于對照組顯著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基本情況比較
2.3 病菌消除率 對照組患者病菌消除率為56.25%,試驗組患者為8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病菌消除率比較[ 例(%)]
2.4 炎癥指標 治療72 h后兩組患者WBC及血清CRP、PCT水平相較于治療前均顯著下降,且試驗組相較于對照組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WBC:白細胞計數(shù);CRP:C-反應蛋白;PCT:降鈣素原。
?
2.5 不良反應 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21.88%,試驗組為25.00%,試驗組與對照組比升高,但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重癥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其病因主要在于病原菌感染等,具有惡化快、病死率高等特點。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多采用廣譜抗生素,但患者長時間使用該類藥物治療可產(chǎn)生耐藥性,從而加重病情,甚至威脅生命安全[4]。因此,臨床選擇一種合適的藥物治療意義重大。
美羅培南屬于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以單藥形式存在,其對革蘭陽性需氧菌、革蘭陰性需氧菌的抗菌效果較好;同時由于該藥物C2位點有二甲基胺?;量┩榱蜴I,而該物質(zhì)可增加對革蘭陰性菌的抗菌活性;另外,該藥物可有效殺滅革蘭陰性桿菌,且可透過血腦屏障,控制顱內(nèi)感染[5-6]。由于美羅培南屬于時間依賴性抗生素,其抗菌活性受時間和濃度限制,為增強其抗菌效果,減少耐藥性的產(chǎn)生,臨床采用美羅培南治療時需選擇一種合適的輸注方法可有效提升其抗菌效率[7]。目前多采用常規(guī)間歇輸注的方法,常規(guī)間歇輸注可使美羅培南的血藥濃度快速達到最大值,但由于其清除半衰期較短,從而導致血藥濃度下降速度較快,并在最低抑菌濃度值以下[8]。而延長輸注時間可使美羅培南血藥濃度下降速度減慢,并維持在最低抑菌濃度值以上,同時保持高血藥濃度,并有效預防致病菌產(chǎn)生耐藥性[9]。本研究中,治療72 h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病菌消除率與對照組比顯著升高,機械通氣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醫(yī)療費用顯著降低,提示延長美羅培南靜脈輸注時間治療重癥感染,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與病菌消除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幫助患者減輕經(jīng)濟壓力。同時,本研究進一步觀察了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發(fā)現(xiàn),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證明延長輸注時間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安全性良好。
臨床研究顯示,CRP、PCT、WBC是反映感染嚴重程度與抗感染治療效果的主要指標,臨床可用于評估重癥感染患者的療效與預后,同時PCT可直接反映細菌感染的變化[10]。由上述數(shù)據(jù)結果中可見,治療72 h后試驗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及WBC水平與對照組比顯著下降,表明延長美羅培南靜脈輸注時間治療重癥感染可控制炎癥反應,其原因在于,延長美羅培南輸注時間可以使殺菌濃度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延遲血藥濃度峰值到來時間,將游離藥物濃度超過目標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濃度時間延長,減少血藥濃度波動,有效控制炎癥反應,提高抗菌效果[11]。
綜上,延長美羅培南靜脈輸注時間治療重癥感染,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與病菌消除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減輕炎癥反應,且不會使不良反應增加,值得臨床大力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