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銅盤中學,福建 福州 350003)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防教育作為國防建設的思想基石,關系到國家存亡與民族興衰,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小學開展國防教育課程,能增強中小學生的憂患意識,建立起人人參與國防教育、全民參與國防建設的良好氛圍,對于增強全民國防意識,意義重大而深遠。
新中國建立七十多年來,我國國防建設也逐漸發(fā)展壯大。當前,西方列強千方百計對我國進行圍堵遏制,手段層出不窮,領域五花八門,國家安全進入新一輪高風險期。面對國際國內安全的嚴峻形勢,我國充分發(fā)掘紅色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國防教育形式,創(chuàng)立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紀念日,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的重大活動,極大地調動起全民的愛國主義情懷。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參加這些活動,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國防教育的高度重視,賦予了國防教育新的時代內涵,開創(chuàng)了國家高層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宏大局面[1],也體現了國防教育對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要樹立國防教育意識,除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也應該站在國家和戰(zhàn)略全局高度,從不同側面對總體國家安全進行解讀,對中小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強軍教育、擁軍教育等,引導中小學生清醒認識國家的安全形勢,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2]。我們要讓中小學生明確和平生活來之不易,牢固樹立強軍興國的使命擔當,積極投身國防教育中來,努力成長為國防建設事業(yè)的中堅力量。
實施全民國防教育是新時代背景下國防教育方針的必然選擇[3]。我們本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將國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議程,納入教學的總體規(guī)劃中,將國防教育納入學校德育管理課程,充分利用課上課下、校園內外的資源,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齊動員,要給學生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使國防教育不斷加強,學校德育管理有序開展。下面以筆者所在的福州銅盤中學為例加以闡述。
一是加強入學時的國防教育,體現德育為先的管理理念。在每學年新生入學之時,學校即安排德育教學課程,對學生進行校史教育,讓學生明了學校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辦學特色,旗幟鮮明、具體實感地提出“以軍人的氣節(jié),忠于祖國;以軍人的作風,嚴守紀律;以軍人的意志,勤奮學習;以軍人的品質,樂于奉獻;以軍人的豪情,開拓未來”的學習軍人精神的具體內容,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品質的指導,增強學生軍人品質的認同感與使命感,讓學生以軍人為榜樣,崇尚軍人,為強國強軍立志。
二是加強進班前的國防教育,彰顯德育管理的覆蓋性。在進班學習之前,學校根據德育課程,在校內進行為期三天的以軍姿軍紀訓練為主要內容的國防教育。中小學生參加的軍姿軍紀訓練,是一次很好地檢驗身體素質的機會,又是培養(yǎng)中小學生吃苦耐勞品質、磨煉堅強意志的好時機,養(yǎng)成中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紀律和學習習慣,還增強了他們集體觀念和榮譽感,對于良好班風、學風、校風的建設,是很好的載體。
三是加強國防教育課程設置,體現德育管理的課程性。學校的國防教育課程緊跟時代的潮流,緊緊圍繞十八大以來有關強黨強國強軍教育的論述進行,將理論知識與現代軍事戰(zhàn)略方針相結合,以學校教師自行編印的《國防教育》為校本教材,以共建部隊資源為依托,邀請老首長、老紅軍、老戰(zhàn)士到校開設“國防教育”講座,宣講戰(zhàn)爭史、福州解放史、兵器演變史等等,并將軍事與文學、政治、歷史、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緊密融合,確立教學德育目標。中小學生通過校本教材的學習,自覺接受國防教育[3],能掌握基本的軍事理論和軍事知識,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國防觀念,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民族精神。
四是加強國防教育評價管理,提高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班隊課、團隊課等形式加強中小學生國防意識的理論宣傳教育,同時也充分利用組建學生國旗班、打軍體拳、唱軍歌、文藝匯演等活動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國防教育活動,寓教于樂,培養(yǎng)當代中小學生的國防意識。
在各項有聲有色的國防教育開展的過程中,為檢閱各班級國防教育的成效,進一步鞏固德育成果,結合班級德育管理的評分細則,學校定期進行班級的星級評定,按士兵軍銜的排列,制作星級班牌予以授牌,讓學生既感受到了班級的集體榮譽,又鞏固了軍銜知識,增強國防意識,崇尚軍人精神。
五是打造國防教育校園文化,重塑德育管理的有效氛圍。福州銅盤中學作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極力打造校園文化育人的效果,校園內國防教育的元素隨處可見。由原福州軍區(qū)副政委、八閩開國少將、學校名譽校長王直題寫的“福州銅盤中學”校牌熠熠生輝,“共建未來”的雕塑也展示了軍地攜手創(chuàng)辦家門口優(yōu)質學校的美好藍圖;由“紅色領航”展示的“將軍走廊”向我們展現了閩籍開國將軍的風采;由古今經典戰(zhàn)例組成的“軍事樓道”讓人驚嘆軍事家的雄韜偉略;還有圖書館專門開辟的“軍事專欄”讓我們領略了戰(zhàn)爭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的走向;由共建單位贈送的新型運20 飛機模型、遼寧艦航母模型等軍事模型陳列在校園各角落,這些充滿國防教育氛圍的校園文化,讓我們深感我國國防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壯大,倍加珍惜眼前的和平年代,也就更能激發(fā)中小學生立志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
六是拓寬國防教育外延資源,凸顯德育管理的“三全”效果。福州作為一座英雄城市,在解放戰(zhàn)爭中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無數革命先烈為福州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英勇的事跡被鐫刻在福州的廣袤大地上:倉前公園的解放福州紀念碑,鼓樓區(qū)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晉安區(qū)壽山鄉(xiāng)的“八一七”烈士公園,還有各地的烈士紀念建筑物,這些豐富的紅色資源,是進行國防教育、弘揚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我校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定期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達到了“三全育人”的效果。
當前學校將國防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堅持立德樹人,收獲了國防教育與德育管理的雙豐收。
學校作為原部隊子弟學校,自創(chuàng)辦伊始,就自帶紅色基因,因部隊而生,因部隊而興。建校40 多年來,學校一直以雙擁共建為使命,致力開展國防教育,加強德育管理,從一所普通完全中學,成長為現在的福州市雙擁共建工作先進單位,福建省級二級達標學校,福建省五四紅旗團委,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福建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福建省文明校園,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特色校,全國國防教育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國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需要我們常抓不懈,并形成一盤棋,一抓到底。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國防教育與德育管理的融合模式,以國防教育為抓手,大力推進學校德育管理,努力打造傳承紅色基因、創(chuàng)新育人實效的國防教育示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