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江梅
【摘要】《語文課標》指出,第二學段開始“寫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在寫作教學中,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讓學生樂于表達習的方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為此,本文將結合四年級習作課堂的一節(jié)案例,分析如何從題目出發(fā),巧妙的引導學生審題,立意,選材,輕松地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和“怎么寫”的有效途徑及方法。
【關鍵詞】小學 習作教學 課堂設計 審題 ?引導策略
一、小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標指出: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在作文教學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小學生作文存在假大空的現(xiàn)象,很多學生拿到一個作文題目后,感到無從下手,從不審題,更知道如何立意,如何選材。他們對習作課堂是陌生的、空洞的,也是無趣的、一提寫作文就無興趣,對寫作存在畏懼心理。聯(lián)系本班學生實際,常常出現(xiàn)審題不準的作文,主要病癥有:脫離材料,隨意而為;籠統(tǒng)含混,泛泛而談;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抓住現(xiàn)象而棄本質;棄關鍵詞,內容空洞無特點。
二、巧引審題
現(xiàn)代認知理論認為,寫作是以書面語言表達觀念的過程,是一種復雜的信息加工過程。《語文課標》指出,第二學段開始“寫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在寫作教學中,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讓學生樂于表達習的方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在習作教學中,如果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抓住題目中的“題眼”,著力于題目當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理解,這將會是打開孩子們構思習作思路的一個重要途徑。《蘇聯(lián)的作文教學》中指出:“小學生寫作時很難認真審題,很少思考題目的范圍,很難察覺措辭相近的題目之間細微的差別。所以,會審題是寫好作文的關鍵一步。”在第二學段開始“寫作”的教學中,我們好好的從題目出發(fā),巧妙地引導,給予孩子方法的指導,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審題,還能夠引導學生選材,并從選材中通過整合,篩選出題材,獲得寫作能力的增長,從而寫出屬于自己獨特的習作內容。
著力“題眼”,正確理解,解決“寫什么”
——推薦一個好地方之“好”
“同學們,我的這個標題有什么不同?”老師閃著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問。
“好字變紅變大了!”學生們齊刷刷地回答。
“那為何我要將這個好字變紅變大呢?”
“就是告訴我們推薦的這個地方不能是普通的地方,必須是好地方?!?/p>
“同學們,你們認為哪些地方,算是好地方呢?”老師進行著引導。
“景色很美的地方算好地方?!?/p>
“好吃好玩的地方?!?/p>
“有趣的地方是好地方。”
“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是好地方。”
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好不熱鬧。
“通過同學們的發(fā)言,我們發(fā)現(xiàn),好地方包括景點、角落、娛樂場所、學習場所、自己的一個秘密基地等等,特點包括好吃、好看、好玩、好學等等?!崩蠋熆偨Y道。
通過逐步引導,老師和學生們形成了一個共識:好地方=我喜歡的地方。
達成這個共識后,同學們迅速地給出自己的“好地方”:潿洲島、三亞、貴陽古鎮(zhèn)、避暑房、冰島、融創(chuàng)文旅城、歡樂谷、好吃街……
從題目中的“好”字出發(fā),巧妙地引導孩子抓住題目中的“題眼”,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這個“好”字,然后輕而易舉地就打開了孩子的選材思路。一下子就解決了“寫什么”的難題,孩子們有了要寫的內容,“寫作無內容、寫作無興趣,寫作存在畏懼心理”的情況自然就破冰了。
著力“關鍵詞”,正確理解,解決“怎么寫”
——推薦一個好地方之“推薦”
我喜歡的地方,別人是否也會向往?這就要看推薦的功力強不強。一個好的推薦,應該實現(xiàn)“我喜歡”到“他向往”的轉變和升華。那,如何做,才算是一個好的推薦呢?
面對老師的提問,學生相繼舉手表達自己的看法。
“推薦就是介紹,用介紹的方式去進行?!钡谝粋€學生解釋了“推薦”的含義。
“好的推薦應該是寫出這個地方的特點,用特點去吸引別人?!钡诙€學生的回答抓住了特點這一關鍵詞。
寫出自己想推薦的地方,并將自己想推薦的理由一一寫下。
萬千理由如何選?“合、去、留”
“我們推薦一個地方,角度看似有很多,但同學們在剛才的發(fā)言里其實已經(jīng)說出了面對眾多角度的處理辦法——合、去、留?!?/p>
重合的角度可以合在一起。
不太有吸引點的可以去掉。
特別突出的可以留下來。
根據(jù)“合、去、留”的原則,之前從七八個角度來推薦的,多半變成了三四個。
從題目中的“推薦”出發(fā),巧妙地引導孩子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推薦應該實現(xiàn)“我喜歡”到“他向往”的轉變和升華。然后輕而易舉地就打開了孩子怎樣推薦的思路。一下子就解決了“怎么寫”的難題,孩子們有了要寫的內容和寫作的方法,寫作的畏懼心理就消失了,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就自然調動起來了。
三、結束語
習作教學是我們小學語文老師的一個難題,我們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反思存在的問題,總結出可行的辦法,才能突破難點,上好習作課。巧引審題,就是在教學過程摸索出的一個習作教學方法。就是從習作的題目出發(fā),抓住題目中的“題眼”和關鍵字,引導孩子們打開寫作的思路,破除不會審題而導致習作千篇一律的癥結,解決不知道“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吳忠豪,小學語文名師文本教學解讀及教學活動設計[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1
[2}趙靜,談如何開展小學生作文指導教學.《新校園(中旬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