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
摘? 要:《詩經(jīng)》婚戀詩共78首,其中戀歌36首,嫁娶詩9首,婚姻詩33首。戀歌中的女性形象在男性視角與女性視角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男性心目中的女性理想化的程度較高,女性自身則更多對情感的訴求?;橐鲈娭械呐钥梢苑譃樾履锖蛬D人兩種類型,新娘有被贊美與被諷刺兩種,婦人則有賢婦、思婦、棄婦三種類型。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婚戀詩;女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3-0-02
《詩經(jīng)》收錄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其內(nèi)容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的思想文化、社會習(xí)俗。其中,與愛情婚姻有關(guān)的詩約78首,大部分集中在《國風(fēng)》中,《小雅》中也有一小部分。這些詩篇廣泛而生動地描繪了人們的愛情婚姻生活,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對其中的女性形象進(jìn)行分析。
“婚戀詩”是反映人們愛情和婚姻生活的詩篇,涉及戀愛、嫁娶、分離、離異等內(nèi)容,反映了當(dāng)時男女愛情婚姻生活的歡樂和痛苦,感情坦誠、真摯?!对娊?jīng)》年代久遠(yuǎn),許多詩篇的主題歷來頗受爭議,據(jù)程俊英先生《詩經(jīng)譯注》及周振甫先生《詩經(jīng)譯注》,《詩經(jīng)》婚戀詩共計78首。這些詩歌的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且產(chǎn)生于不同的地區(qū),反映了不同時、地人們的婚戀習(xí)俗。青年男女們渴望戀愛婚姻自由,但在禮樂文明的滲透下,周人重視“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婚姻不自由成為社會的常態(tài)。《豳風(fēng)·伐柯》寫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后世把為人作媒稱為“伐柯”“作伐”便由此而來?;橐鲎灾鞯呐訒艿缴鐣淖l責(zé),《鄘風(fēng)·蝃蝀》便反映了這一現(xiàn)實(shí)。
一.《詩經(jīng)》戀歌中的女性形象
戀歌即描寫男女青年戀愛的詩歌,《詩經(jīng)》中共有36首。這些戀歌有以男性視角描寫的,也有以女性視角描寫的,不同視角下的女性形象各有特點(diǎn):男性視角下的理想女子貌美德高,符合男性的心理需求;而女性視角下的女子更多戀愛情感的訴求。
(一)男性視角下的女性形象
以男性視角描寫女性的詩篇有:《周南·關(guān)雎》《周南·漢廣》《召南·野有死麕》《邶風(fēng)·靜女》《鄘風(fēng)·桑中》《王風(fēng)·采葛》《鄭風(fēng)·有女同車》《鄭風(fēng)·出其東門》《齊風(fēng)·東方之日》《秦風(fēng)·蒹葭》《陳風(fēng)·宛丘》《陳風(fēng)·東門之枌》《陳風(fēng)·東門之池》《陳風(fēng)·月出》等。
這些詩篇中的女子,首先,外貌上,容顏美麗、風(fēng)姿綽約。如《周南·關(guān)雎》中的“窈窕淑女”,《召南·野有死麕》中的“有女如玉”,《邶風(fēng)·靜女》中的“靜女其姝”,《鄭風(fēng)·有女同車》中的“顏如舜華”,《鄭風(fēng)·野有蔓草》中的“有美一人,清揚(yáng)婉兮”,《齊風(fēng)·東方之日》中的“彼姝者子”,《陳風(fēng)·東門之池》中的“彼美淑姬”,《陳風(fēng)·月出》中的風(fēng)姿綽約的月下美人,等等。其次,德行上,美好無暇。如《王風(fēng)·采葛》中采葛織布、采蒿祭祀、采艾治病的勤勞姑娘,《鄭風(fēng)·有女同車》中的“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鄭風(fēng)·出其東門》中“縞衣綦巾”的女子,等等。再次,情感態(tài)度上,一方面,有情深意重的女子,如《邶風(fēng)·靜女》中贈物以表深情的“靜女”,《陳風(fēng)·東門之枌》與男子聚會歌舞,贈“握椒”以傳情的“子仲之子”等。另一方面,也有難以追求的佳人,如《周南·關(guān)雎》中男子對那位在水邊采荇菜的女子“求之不得”,《周南·漢廣》中男子追求漢之游女卻“不可求思”,《秦風(fēng)·蒹葭》中的那位“伊人”更是若隱若現(xiàn),可望而不可及??傊?,男性視角下的這些女子,都是美好無瑕的,她們美麗勤勞,有情意綿綿的,也有可望而不可及的,但無一例外她們都是男子心中的佳人,是無憂無慮、純真美好的的少女。
(二)女性視角下的女性形象
以女性視角描寫女性的詩篇有:《召南·摽有梅》《邶風(fēng)·匏有苦葉》《鄘風(fēng)·柏舟》《王風(fēng)·大車》《王風(fēng)·丘中有麻》《鄭風(fēng)·將仲子》《鄭風(fēng)·山有扶蘇》《鄭風(fēng)·萚兮》《鄭風(fēng)·褰裳》《鄭風(fēng)·豐》《鄭風(fēng)·子衿》《鄭風(fēng)·狡童》《秦風(fēng)·晨風(fēng)》《陳風(fēng)·澤陂》《檜風(fēng)·羔裘》《小雅·隰?!返?。
以女性視角描寫的詩篇,主要表達(dá)女子情感態(tài)度。首先,有積極主動的女性,珍視青春、渴望愛情。如《召南·摽有梅》寫女子求偶,“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謂兮”,這位女子看見梅子墜落,引起青春消逝的傷感,希望有人能及時來求娶她,以免辜負(fù)了美好的青春時光?!囤L(fēng)·匏有苦葉》寫女子希望早日同未婚夫成婚:“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其次,也有消極被動的女性,畏于世俗,壓抑感情,《鄭風(fēng)·將仲子》寫女子讓他的情人不要再到她家里來,這并不是說她不再愛他了,而是她害怕他們之間的戀愛會受到父母、兄長及旁人的指責(zé)。再次,有表達(dá)對愛情忠貞的,如《王風(fēng)·大車》寫女子熱戀這一位情人,對其發(fā)出誓言:“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最后,有患得患失的,如《鄭風(fēng)·狡童》一對戀人產(chǎn)生了小矛盾,男子不理女子了,也不再同她一起吃飯,熱戀中的女子接受不了,寢食不安,唯恐失去愛情:“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p>
二.《詩經(jīng)》婚姻詩中的女性形象
(一)新娘形象
婚姻詩即描寫男女嫁娶和婚后生活的詩篇,嫁娶詩共9首,寫到女性的有6首,分別是:《周南·桃夭》《召南·鵲巢》《召南·何彼秾矣》《邶風(fēng)·燕燕》《唐風(fēng)·綢繆》《小雅·車舝》。
這些詩歌都是從旁觀者或男性的視角描寫的,這些女子容顏姣好,溫婉賢淑,如《周南·桃夭》中描寫的那位女子,她像桃花一樣妖嬈多姿,《邶風(fēng)·燕燕》中衛(wèi)君贊美自己的妹妹“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倍啾戎?,人們對德行更為看重,德行不好的女子會受到人們的指責(zé),如《召南·何彼秾矣》中描寫的那位王姬,“何彼襛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雝,王姬之車”,表現(xiàn)了人們對貴族王姬德色不相稱的譏刺。
(二)婦人形象
《詩經(jīng)》中描寫婚姻家庭生活的詩篇共33首,分別是:《周南·卷耳》《周南·汝墳》《周南·葛覃》《召南·草蟲》《召南·殷其雷》《召南·江有汜》《邶風(fēng)·柏舟》《邶風(fēng)·綠衣》《邶風(fēng)·日月》《邶風(fēng)·終風(fēng)》《邶風(fēng)·雄雉》《邶風(fēng)·谷風(fēng)》《邶風(fēng)·泉水》《衛(wèi)風(fēng)·氓》《衛(wèi)風(fēng)·竹竿》《衛(wèi)風(fēng)·伯兮》《衛(wèi)風(fēng)·有狐》《王風(fēng)·君子于役》《王風(fēng)·中谷有蓷》《鄭風(fēng)·緇衣》《鄭風(fēng)·遵大路》《鄭風(fēng)·女曰雞鳴》《鄭風(fēng)·風(fēng)雨》《齊風(fēng)·雞鳴》《唐風(fēng)·葛生》《秦風(fēng)·小戎》《秦風(fēng)·晨風(fēng)》《小雅·杕杜》《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風(fēng)》《小雅·采綠》《小雅·隰桑》《小雅·白華》這些詩篇是以旁觀者或女子視角書寫的,她們的形象可以分為賢婦、思婦和棄婦三種類型。
第一,賢婦形象,勤勞賢惠,持家有道。如《齊風(fēng)·雞鳴》以夫妻對話的形式,寫妻子催促丈夫起床,以免朝會遲到。妻說:“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夫說:“非雞則鳴,蒼蠅之聲。”妻說:“東方明矣,朝既昌矣?!狈蛘f:“非東方則明,月出之光?!狈蛘f:“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逼拚f:“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勤勞早起、關(guān)懷夫君的妻子和慵懶貪睡的丈夫躍然紙上?!多嶏L(fēng)·緇衣》妻子關(guān)心丈夫的生活,留意他的衣著,及時為他縫補(bǔ)或制作新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緇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在丈夫出門前會囑咐“還,予授子之粲兮”,為他準(zhǔn)備好美味的飯菜。從這些細(xì)節(jié)中可以看出這位女子的賢惠體貼。
第二,思婦形象,情深意重,相思成疾?!对娊?jīng)》產(chǎn)生的年代,男子們因?yàn)閼?zhàn)爭、徭役等原因不得不離家遠(yuǎn)行,而他們的妻子只有在家中苦苦等候。如《周南·卷耳》妻子懷戀出征的丈夫,無心采摘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她想象他的勞頓困乏“陟彼崔嵬,我馬虺隤”“陟彼高岡,我馬玄黃”“陟彼阻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這些想象讓她更加懷戀牽掛?!对娊?jīng)》中也有寫到妻子悼念亡故的丈夫的,如《唐風(fēng)·葛生》“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dú)處!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dú)息!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dú)旦!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傳達(dá)出妻子對丈夫無限的情意。
第三,棄婦形象,被夫拋棄,悔恨不甘。這類女性形象如《邶風(fēng)·谷風(fēng)》女子的丈夫喜新厭舊,拋棄與他共患難的妻子,另娶新歡,這位女子離開時述說自己對家庭的種種貢獻(xiàn),歷數(shù)丈夫的忘恩負(fù)義?!锻躏L(fēng)·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慨其嘆矣??鋰@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女子在年老色衰后被遺棄,她內(nèi)心充滿了悲苦,指責(zé)所嫁的男子無情無義,絲毫不顧忌她的痛苦,最后表達(dá)了她對這段婚姻的追悔莫及。
這些已嫁為人婦的女性大都勤儉持家,對家庭功不可沒;溫柔體貼,對丈夫關(guān)懷備至;情深意重,對愛情忠貞不渝。她們有家庭幸福美滿的,如《鄭風(fēng)·女曰雞鳴》中的夫婦情投意合;但更多的詩篇則表現(xiàn)了女子的不幸,她們或不得不長期獨(dú)守空閨,或因?yàn)檫@樣那樣的原因被拋棄。
周代已進(jìn)入父系社會,男性在社會生產(chǎn)與生活中占據(jù)主動地位,女性則相對是弱勢群體。出嫁前,她們依附于父母,要聽從父母之命,行為不能逾矩;出嫁后,她們依附于男子,要防備他們變心從而導(dǎo)致自己被拋棄。女性在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受到壓抑的,被動的地位讓她們在愛情婚姻中大都以悲劇收場。
三.結(jié)語
《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描繪了周代社會的圖景,其中眾多描寫愛情婚姻的詩篇都源于現(xiàn)實(shí)生活,作者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xiàn)出愛情婚姻生活中人們復(fù)雜的情感,塑造了一大批特征鮮明的女性形象,也折射出周人的婚姻觀念,反映了當(dāng)時的婚姻風(fēng)俗。
參考文獻(xiàn):
[1]周振甫.詩經(jīng)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余冠英.詩經(jīng)選[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夏傳才.詩經(jīng)講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7.
[5]高瓊燕.試析《詩經(jīng)》婚戀詩中的男性形象[J].四川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10,19(2):59-64.
[6]魯洪生.《詩經(jīng)》婚戀詩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J].河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29(6):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