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菁
天鵝湖畔、彩溢庫倫藝術周、廣西師范大學水彩教授,這些詞語被三十年未謀面的師兄高獻敏老師關聯(lián)在一起。
張家口畫院在沽源舉辦“第一屆彩溢庫倫天鵝湖藝術寫生周”之際,我與高兄意外相遇,已是知天命之年,高兄還是喚我小師妹,但我們都已兩鬢染霜,皺紋悄悄爬上眼角額頭。師兄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談話間依然是上學時的神態(tài)。
我與高兄同在河北師范學院美術系就讀,相差三屆。剛剛踏入大學校園就耳聞高兄這個班是以十五名英姿颯爽的帥小伙兒而得名“和尚班”。在開始尋求個性的八十年代,從事美術專業(yè)的他們,率先穿起個性十足的服裝,活躍在校園的每個地方,成為河北師院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迎來無數回眸的目光,但是他們的魅力更在于對繪畫的熱愛和執(zhí)著,為此他們冠以拼命三郎班。畢業(yè)前,十五人集體發(fā)聲,畢業(yè)作品展轟動河北各高校,震驚了師院美術系的全體師生。他們畢業(yè)了,但我們的耳邊從未停止過聽到他們的名字。
上世紀80年代河北師院剛搬到石家莊不久,還沒有藝術樓,美術系的畫室分散在其他教學樓里。高兄主攻版畫專業(yè)的畫室在我們樓上,依稀記得下課后時常在化學樓的大廳里遇見,那時的我不愛說話,沒有交談過,只記住了他當時的神態(tài)。
時隔三十年,在天鵝湖畔開營的篝火晚會上,我們才真正坐下來交談。知道高兄畢業(yè)后開始主攻水彩,后到廣西師范大學任教。機緣給了我們這次見面的機會,很是歡喜。
寫生中,白天在鄉(xiāng)村田野可以見到他寫生的身影,傍晚在餐廳里有他輔導學員的身影。與高兄一同寫生時,體會他如何把自然界具有的天然色彩及形式美感通過觀察分析,捕捉到光及冷暖色彩的微妙變化后,以迅捷的手法,準確地記錄在水彩紙上,留下美的瞬間。當翻開他隨身攜帶的水彩本,作品撲面而來的氣息是干凈利索的,大刀闊斧而不乏深入的筆法,純粹、豐富而不失整體的色彩。畫面開闊、自然、水味十足。素美的形式映襯著寬廣的情懷。
寫生結束,高兄返程急迫,送行時提出讓我?guī)退麖氖欣镔I一個速寫本和一支鋼筆,為返回廣西途中打發(fā)時間,但沒有如愿。新年初始,在他2019作品回顧展示中,見到他的寫生足跡,從太行山到煙墩角,從壩上草原到開江,從宏村到瓊海,完成了幾百幅水彩寫生和大量速寫。深感高兄是把生活與繪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繪畫既是生活,生活亦是他繪畫的全部。為此也更加內疚當初沒有及時把速寫本和鋼筆送到他手上,恐怕那是他最難熬的一段旅程。
速寫在我們參加高考的年代并不陌生,但是隨著科技發(fā)展,速寫已悄然蛻變。人們開始依賴相機收集素材,用電腦合成后進行創(chuàng)作。伴隨老一輩藝術家在生活中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的速寫變成拍攝照片,回家后畫照片進行創(chuàng)作??觳褪降姆绞饺〈怂賹懀芏嗳穗m不認同,但在快節(jié)奏中也在慢慢被這種便捷方式所侵蝕,速寫幾乎走出繪畫創(chuàng)作的視線。而今日所見高兄的速寫,皆是反映生活中的人物、風景、靜物,他那扎實的基本功和敏捷的洞察力,敬意油然而生。他運用剛柔、長短、疏密交錯的生動線條刻畫出人物神態(tài)、動態(tài)。從大場景的風景速寫到小生活用品的刻畫,可以看到整體的精彩和細節(jié)的完美統(tǒng)一,畫面有與版畫相結合的形式美感。可見他在追求用速寫進行創(chuàng)作時,已經讓速寫成為完整的作品。
近日偶然讀到門采爾“一天與一年”的故事,他曾對年輕人說:“年輕人,你可以換著試一下,你把一天畫出的畫用一年時間去畫,看能不能把一年的賣畫時間縮短為一天?!毙闹袨橹粍樱肫鹪隗艋鹜頃吓c高兄談到作品銷售時,他表示“不為賣畫而畫畫,各地寫生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等老了,需要用畫維持生計時,再去賣畫”。在他內心深處,要用一生的時間踏實、耐心地畫好每一幅作品。
一個熱愛繪畫的人,無論在繁華的街道,還是在人跡罕至的原野,或是在春樹暮云的山林間,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大自然。每位畫家在大自然中尋找各自不同的藝術感受,有人討巧,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作品,也有一些人在堅守著自己的繪畫理念——走寫生之路。到生活中去,堅持不懈地寫生,融入自然,感悟自然萬物的美,表現(xiàn)自然,把寫生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高兄亦是堅守在寫生道路上的一位瘋狂繪畫者,他用自己的審美情趣去發(fā)現(xiàn)、捕捉自然中蘊藏的美,把生活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轉變成藝術形式,用筆記錄下稍縱即逝的情境。當我們翻閱他的寫生冊時,以“寫生在于創(chuàng)造,寫生賦予作品生命”的信念中,結合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所描繪出的作品,引導人們展開美的想象并把人們帶到瑰麗多彩的大自然中去。
高山偉岸、樹木挺拔、大海開闊是他向往多彩的世界,版畫的黑白顏色無以表達他的內心情感,定要用斑斕的色彩表達他對生活的獨白和對自然的感悟。他輕利重義的性格形成樸實自然的畫風,這是真情的流露,性情的宣泄。
“人生之路漫漫,相見雖然短暫,相聚卻是一種美麗的緣,相見讓我們記憶起美好的學生時代,珍惜同學的情感,希望我們的聯(lián)系永不斷,希望我們的情誼永不變”。借用并改寫了這首歌詞作為同學情緣的續(xù)曲。
高獻敏
1963年5月出生于河北寧晉。1988年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學院美術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6—1998年分別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版畫系水彩助教班。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西水彩畫家協(xié)會理事。水彩作品及相關專業(yè)論文分別發(fā)表于《美術》《美術觀察》《藝術百家》《大家》等刊物,出版專著《高獻敏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