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園園
游戲是幼兒世界的通用語言,是幼兒的基本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幼兒的自主性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從而有了自主游戲的說法。自主游戲更注重幼兒自發(fā)、自主、自由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決定著游戲的導向、進程,享受著每一個成功所帶來的滿足。因此,自主游戲的世界也是一個真正的童心世界。
“七彩多米諾”游戲的主要內容,來源于新投放的多米諾材料與幼兒以往經驗碰撞出的一系列故事。幼兒通過對生活經驗的回顧,對新材料產生了好奇心與探索欲。伴隨前期生活經驗、過程中同伴相互學習、輔助材料的支持、教師的引導,游戲開展得深入而有序。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適宜的游戲氛圍,重要的是教師退居幕后,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幼兒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的需求。
新學期開學,科學區(qū)里投放了許多游戲材料。一個男孩發(fā)現了其中一筐材料,感覺是以前自己玩過的,便興奮地跟同伴介紹:“這個我好像玩過,那我們就玩這個多米諾吧!”幼兒將生活中的經驗遷移到班級游戲經驗中。面對他們自發(fā)的游戲,我很好奇:遇到問題,他們會怎么解決?幼兒的游戲經驗如何提升?自此,游戲主題自發(fā)生成了。
(一)游戲開始啦
游戲中,有過生活經驗的男孩不禁對另一個男孩說:“你可以像我這樣玩?。∫粋€接一個,一推就能全部倒掉。”旁邊的男孩聽取了建議后,也將多米諾一個接一個排列成直線。經過幾次嘗試后,兩個男孩約定進行比賽,看誰推一下倒得多。另一邊,游戲區(qū)里的女孩也被男孩的游戲吸引,她們也選擇了該材料:“我們搭個跟他們不一樣的形狀吧?”“行??!那我們搭個圓形吧?!本瓦@樣,女孩也確定了自己的游戲玩法。
經過幾次游戲,幼兒清楚了游戲玩法,開始合作游戲。男孩分別拿了一些多米諾骨牌,決定一起連一個最長的多米諾。一個男孩先從桌子的一端開始擺,手里的材料用完后,另一個男孩立即拿出早已放在手里的骨牌繼續(xù)擺放。女孩決定兩人一起繼續(xù)嘗試圓形。一個女孩先是擺出了外面一圈,另一個女孩立即開始向內延伸擺放。在女孩們的圓形擺放完成后,終于可以進行推倒了,結果她們發(fā)現:“內圈的多米諾怎么沒有一起倒呢?”
就在這時,旁邊的男孩主動走了過來:“我來教你吧!”他拿起3塊多米諾一邊給女孩們示范,一邊介紹:“你看,這兩個多米諾間距太大,就沒法一起倒了??!”
(二)我想這樣玩
經過對多米諾的初期嘗試,幼兒積攢了一些游戲經驗后,他們開始挑戰(zhàn)游戲。在游戲中,他們迫不及待地表達想法,嘗試做計劃,探索多維玩法。
女孩一進入游戲區(qū),就在討論:“今天圍什么形狀呢?”另一個女孩提議:“我們要不畫出來吧?這樣好搭一點?!庇谑牵處熖峁┝瞬牧?,她們在畫紙上分別繪制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女孩以線條形式畫出了愛心,另一位女孩則是以“螺旋線+線段”的形式畫出了蝸牛殼。圖紙設計好了,女孩們又在討論:“你的愛心上沒有多米諾?。看龝耗阍趺磾[呢?”該女孩聽了,開始嘗試用長方形代替多米諾重新繪制了愛心。接下來的游戲中,兩個女孩認真地看著圖示嘗試還原。最終多米諾愛心造型成功了,女孩激動地趕緊在自己的圖紙上打了“√”,做了成功的標記。
就在女孩專心繪制圖紙時,男孩們也針對接下來的游戲相互溝通想法——如果小球下落和多米諾一起玩,會怎么樣呢?他們確定好游戲方案后,立即在桌面上開始擺放軌道。第一次的探索中,男孩合作將軌道連接起來,然后在末端放置了4塊彩色多米諾,在推動小球下落的時候,他們發(fā)現紅色小球停下來了。于是他們再次擺放軌道,改變了小球的下落軌跡,終于實現了多米諾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桌面嘗試成功后,男孩們發(fā)現:“桌子不夠大,我們去地上試一試?!?/p>
這次他們先是在地面上搭好軌道,并讓小球從起點出發(fā),確定小球可以經過整個軌道后繼續(xù)游戲,在軌道末端一個接一個地擺出了直線的多米諾,經過嘗試發(fā)現可以成功。其中一個男孩也找到記錄紙,嘗試畫出多米諾的擺放,先是用線段圍合成一個圓形,然后又在圓圈內部增加了一個圓形。圖紙設計好,男孩主動向旁邊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設計。兩人根據圖紙的提示擺放多米諾,但小球第一次下落并沒有將所有多米諾推倒。于是男孩重新進行了設計,用線段繪制出3道彎的造型,第一次的三道彎弧度較小成功了,第二次的三道彎明顯弧度增大了,仍然是成功的。男孩們也興奮地在自己的圖紙上標記了“√”。
(三)我們一起玩吧
好玩的多米諾游戲在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幼兒又能繼續(xù)創(chuàng)造哪些“精彩瞬間”呢?這次他們嘗試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尋找新材料,集合四位小朋友的力量,繼續(xù)探索。
游戲一開始,男孩們就主動邀請旁邊的女孩一起玩。其中一個男孩主動走向材料區(qū),開始設計圖紙,另外三位小朋友陸續(xù)發(fā)現柜面上有許多多米諾的玩法,他們一起進行了觀察。
游戲時,一個女孩看了看圖紙后,走回材料區(qū)搬來了一筐積木:“這個積木好像也可以一起玩?”她們嘗試將積木和多米諾、軌道進行組合。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終于將多米諾一個接一個地擊倒了。這時原先設計圖紙的男孩發(fā)現多米諾的擺放與圖紙不一樣,于是趕緊拿起畫筆在圖紙的上方增添了與地面上一致的多米諾“?”造型。
再次游戲時他們先是來到氛圍墻,尋找今天的游戲創(chuàng)意。女孩們主動要求設計圖紙,這時一邊的男孩看著女孩的設計圖,一邊拿起畫筆在設計圖上進行繪制,一邊說:“我覺得多米諾可以這么擺,小球可以這樣掉下來?!泵鎸ε兊脑O計,其中一個男孩詳細地分析了圖紙,并且選定其中一張作為今天的游戲設計圖。
在擺放多米諾的過程中,多米諾倒了許多次,但大家都沒有放棄,拾起倒塌的多米諾繼續(xù)擺。負責軌道的男孩也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成功地將其連接起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將多米諾擺出了“迷宮”造型??稍谛∏驖L動的過程中,大家發(fā)現小球把多米諾撞倒了。這下怎么辦呢?大家又想到改變小球的下落軌跡,同時增加一塊黃色弧形積木放在小球下落的位置。
多米諾屬于低結構游戲材料,但也正因其特性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
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自主探索以及同伴學習感受到游戲的玩法,了解了游戲規(guī)則,也在反復游戲中學習運用多種表征形式制定計劃,其思維形式經歷了由表象結構到抽象結構的轉變過程。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興趣需要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們積極主動、自主交流,構建了新的游戲經驗,收獲了游戲帶來的滿足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提到,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最重要的就是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和學習興趣,調動他的積極性。而回顧整個自主探究歷程,幼兒經歷了從“找老師”到“找自己”的過程,教師則經歷了從“我?guī)湍恪钡健白约簛怼钡霓D變。
多米諾游戲仍在繼續(xù),未來會出現怎樣的“哇”時刻,讓我們一起相信幼兒,勇敢放手,期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