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倪浩 本報駐烏克蘭特派記者 譚武軍 ●王臻
據立陶宛Delfi新聞網站17日報道,立陶宛總理發(fā)言人當天表示,立陶宛政府因“國家安全考慮”,禁止中國企業(yè)同方威視向該國機場供應行李掃描設備。同方威視方面18日向《環(huán)球時報》回應稱,立陶宛政府的行為是基于政治動機,公司準備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途徑對該決定提出質疑。
據俄羅斯Rubaltic網站報道,2020年,同方威視在立陶宛機場安檢設備采購競標中勝出。此后,立陶宛機場運營商與議會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主席要求政府委員會審查來自中國的投資是否符合立陶宛的國家安全利益。今年1月,政府委員會得出結論宣稱,同方威視的設備可能收集乘客和行李數據,并把這些數據提供給中國的情報和安全部門,不符合立陶宛國家安全利益。
同方威視是全球最大的安檢產品和安全檢查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為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對于立陶宛政府的上述決定,同方威視18日表示,無論從價格和技術上看,同方威視的投標方案都是最好的。立陶宛政府禁止同方威視參與投標,意味著價格更高的美國競爭者將中標?!斑@說明該決定不僅是基于政治動機,還將扭曲安檢設備市場的競爭,損害立陶宛納稅人的利益?!蓖酵暦瘩g稱,與立陶宛政府的指控相反,同方威視的系統(tǒng)沒有收集數據、護照信息和指紋的能力。
立陶宛政府之所以會在此時向作為中國企業(yè)的同方威視“發(fā)難”,背后有著來自美國的推動。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去年6月報道,美國要求歐洲國家將同方威視排擠出歐洲市場,聲稱同方威視的低價策略不是出于商業(yè)考慮,而是為了獲得戰(zhàn)略基礎設施的控制權。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朱曉中18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立陶宛的做法是以“國家安全”為包裝的一種政治“選邊站”的行為,根本目的就是通過對中國表達強硬態(tài)度,來投誠美國。
近年來,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相繼渲染“中國威脅論”。據美國Axios網站17日報道,愛沙尼亞外國情報局日前發(fā)布年度報告,除談及“俄羅斯給該國帶來的威脅”外,報告宣稱,中國對外影響力日益升高,并把制造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分歧列為主要目標,目的是想塑造一個“由北京掌控的噤聲世界”。報告還聲稱,“中國有意成全球科技領袖,將對世界造成重大安全威脅”。
對此,中國駐愛沙尼亞大使館表示,有關報告涉華部分充斥著無知、偏見和冷戰(zhàn)思維,置中愛友好合作關系于不顧,使用無中生有、歪曲事實和惡意抹黑的方式,將中國列為所謂安全威脅,既不專業(yè),也不負責任。
朱曉中18日表示,波羅的海三國在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后,對華態(tài)度轉變幅度非常大?!皭凵衬醽喌膱蟾娼Y論,更多的是出于一種政治考量,中國距離該國十萬八千里,根本形成不了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