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
摘要: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多種現代教育模式涌出。語文是各個學科的基礎,語文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半S文識字”針對低年級小學生而言更具有實用性,能為語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低年級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學科素養(yǎng)。
關鍵字:小學低段;隨文識字;形式探討
一、小學低段開展“隨文識字”的意義
(一)通過“隨文識字”可以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
由于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課文更具有故事性,同時有大量的插圖,讀起來郎朗上口,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認知水平與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通過隨文識字可以使學生聯想故事與圖片,更能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興趣。
(二)通過“隨文識字”可以不斷加強字的理解和記憶
低年級小學生初步課堂,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又是好玩的年齡,傳統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反而會降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也會不端正[1]。“隨文識字”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一點,郎朗上口的課文使小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通過反復誦讀不斷加深記憶,小學生通過整篇課文結合上下句可以猜測字的含義,通過拼音也可以認識生字,增加小學生的閱讀和識字量,小學生通過“隨文識字”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不斷加深記憶。
二、小學低段開展“隨文識字”的必要性
首先,小學低年齡段開展“隨文識字”更符合小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低年齡段小學生開朗活潑,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由于年齡段對認知處于懵懂期,學習能力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小學生不能很好理解漢字的意義,在認字水平上無法做到長時間記憶,所以教師在教學上質量不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差,所以教師通過開展“隨文識字”順應教育需要,小學生通過課文,圖片,語言環(huán)境等加深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能力很有必要[2]。
其次,小學低年齡段開展“隨文識字”可以降低小學生識字的難度。我國漢字歷史悠久,現代漢字是從甲骨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等演變而生,觀其歷史可以發(fā)現漢字數量多,部分漢字結構復雜等,對于低年齡段小學生而言,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較為困難。小學生通過“隨文識字”可以結合上下文了解漢字的音、行、義等,同時“隨文識字”將不同年齡段的漢字合理規(guī)劃,提高學生認知水平,降低學生學習漢字的難度,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
三、小學低段"隨文識字"的幾種形式
(一)通過拼音朗讀并讀準字音識字
低年級語文課文配有拼音,學生通過拼讀拼音能夠朗讀課文,教師應強調學生通篇朗讀,通過拼音強化生字,加深記憶,同時教師應該強調讀準字音,讀準字音對學生以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3]。例如語文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教師帶學生通篇朗讀,并把學生停頓的地方教學生圈一圈,把生字或者不熟悉的字如“青蛙”“蝌蚪”“詩”等生字教學生圈起來,再朗讀時重點關注,加深生字印象,同時關注學生的漢字讀音是否標準,如“說”“沙”“詩”“串”“成”等字是翹舌音,如學生出現平翹舌不分時應該及時糾正。
(二)通過實物識字
教師應該通過課文和實物相結合,幫助學生識字,不斷加深強化記憶,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小書包》,書包和文具是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的學習用具,教師可以在課上通過謎語來帶入課文,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如教師問學生什么東西買來的時候是平的,用的時候是尖尖的,可是用一用就禿頭了呢?學生回答鉛筆。再問什么東西像糖還不是糖,有圓形也有方形,能幫你改錯字,還不怕自己臟呢?學生猜橡皮。通過謎語調動學生興趣,同時朗誦課文,并讓學生列舉自己的文具都有什么,在課文里圈出來,將學生的實際接觸物與漢字結合,既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幫助學生識字。
(三)通過課文語境,理解字含義
在學生熟練朗讀課文后,教師應該結合上下句,分析字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對以后文章分析奠定基礎。如二年級上冊語文《葡萄溝》,在學生熟練掌握課文后,教師幫助學生理解詞的含義,如“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學生通過上下句可以很好的理解茂密是指草木繁盛,五光十色指顏色艷麗,熱情好客指非常熱誠的招待客人,熟讀課文其義自見,學生可以自行造句加深對字的含義,豐富學生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并加以運用,為以后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四)分析字特點,提高識字能力
低年級小學生識字量大,這對低年級小學生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幫助學生分散識字,比如字形分析,同音字分析,反義詞和近義詞分析,以及多音字等,通過課上逐漸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擴展識字能力[4]。如課文《樹之歌》,“楊”“桐”“樺”“楓”“松”等漢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偏旁部首,了解漢字特點,再如“高”“壯”等漢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想反義詞是什么?學生會想“矮”或者“低”“瘦”或者“弱”等,在了解本章節(jié)生字情況下,幫助學生擴展了識字量,有利于學生快速提高基礎知識水平,同時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小學低段“隨文識字”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生長規(guī)律,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小學生學習生字的難度,小學生通過拼音拼讀并讀準字音,以及實物與漢字相結合,通過語句分析字義與字特點,可以加深對生漢字的理解能力,并且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陳維霞. 提高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識字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科技資訊,2020,18(30):123-124,127.
[2] 徐海玲. 探究小學語文中段隨文識字教學方法[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5):29-30.
[3] 吳艷芳. 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 中外交流,2019,26(19):250-251.
[4] 禹晶晶. 小學語文隨文識字的教學策略研究[J]. 科技資訊,2020,18(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