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素平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近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引起了許多教師的關注,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制約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優(yōu)勢的發(fā)揮。文章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教學經驗提出具體實施對策,旨在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現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數學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思考之后才能得出結論,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意義遠大于對學生數學概念知識的傳遞。
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分組,明確職責
合作小組一般以四人為宜,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內異質,有利于組員之間的交流,能夠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組間同質,則有利于開展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再做好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一名組長,小組活動時的總指揮;一名記錄員,負責記錄整理交流的過程和合作的成果;一名匯報員,代表小組成員匯報討論的結果,每名學生都各盡其責,讓合作充實有效。各小組成員的分工要在一定周期后,調換小組成員的角色,這次擔任小組長的學生下次去擔任匯報員,這次擔任操作員的學生下次去記錄,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幾個角色都有所了解,都能勝任,并明白這些工作均缺一不可。
(二)培養(yǎng)習慣,適時合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學生,想辦法讓他們打開話匣子。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氛圍,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給這些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言的時間與空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都應做到心中有數,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在個人獨立學習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合作學習,老師應明確規(guī)定合作學習的內容,養(yǎng)成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首先要求小組成員在交流討論前應先進行獨立的學習思考,讓每一名同學都有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再討論自己的想法,形成小組集體意見。其次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去,以便隨時了解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點撥,避免學生走過多的彎路。再次在各小組交流發(fā)言時,老師應及時點評,還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勇于挑戰(zhàn)的能力,勇于發(fā)表獨特見解,并學會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學會合作學習。
三、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已進入大多數小學生的數學課堂,成為一種新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入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拓寬自己的思維,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 莊嘉雯. 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110.
[2] 冉令萍. 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2019(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