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青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重視程度的提升,教師要加強對寫作教學的重視。本文探索了提升小學語文高段作文教學效果的方法,希望能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借鑒,為高段作文教學成效的提升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作文;教學效果
一、以讀促寫,寫作和閱讀相結合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活動對于學生能否打下良好的基礎起著至關重要,如何把閱讀很好地結合到作文教學當中,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zhàn)。盡管處于小學的高段,但是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在語言和詞匯的積累上仍然薄弱。更多地進行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應用和理解能力,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起到一定程度促進作用。
二、激發(fā)想象力,提升寫作水平
小學生不僅好奇心重,想象力也異常豐富,他們能利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將自己的所思、所見、所想表達出來,從而使其寫出的作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但是,部分小學生在寫作之時經(jīng)常囿于常規(guī),為了保證自己寫出的作文“不出錯”,通常是仿寫各種優(yōu)秀作文,這就導致其寫出的作文給人以千篇一律之感。長期下去其想象力被桎梏,無法形成自己的寫作特點,還會影響到其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等的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師要注意在作文教學時鼓勵小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對學生想象中的一些不當之處予以修改,對于那些利用豐富的想象力讓作文出彩的小學生,則要予以鼓勵和贊揚,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學生意識到想象力的重要性,從而使其努力突破思維桎梏,利用想象力提升寫作水平。
三、重視教學細節(jié),做好寫作點評
小學教育時間長、跨度大,與低年級學生相比,高年級學生的知識、身體、心理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分層教學,將高年級作文教學與低年級作文教學相區(qū)別開來。低年級作文教學中,可以圍繞啟蒙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基礎知識,讓學生初步掌握寫作方法。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側重點在于鞏固寫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完成寫作,不害怕寫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將內心真實的情感都描述出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每位學生,轉變學生對寫作的看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閱讀是影響寫作的關鍵因素,教師要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籍,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關注小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還要注意激發(fā)其想象力、強化其閱讀積累、指導其寫作技巧,這些都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小學生探尋寫作思路,為提升其寫作能力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 郭建明. 解析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 文學教育(下),2020(08):96-97.
[2] 任建忠. 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策略探究[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4):336-337+354.
[3] 宋方紅. 提升小學語文高段作文教學效果的方法[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