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比較人與人、人與神、神與神的飯局,得出以下結(jié)論: 人類的秩序要求同級的公平、階級的差別,以及對神絕對敬仰;人與神之間存在著不可忽略的距離,人與神之間注定分道揚鑣;神與神之間不會因為小事產(chǎn)生永久的矛盾,他們始終高高在上俯視人類。
關(guān)鍵詞:荷馬史詩 人神關(guān)系 人際關(guān)系
“我和誰同桌吃飯”,是司湯達的《紅與黑》中一句經(jīng)典的提問。于連通過這個疑問,委婉地向父親和背后的萊納先生表達了對自己社會地位的定位的疑問。《紅與黑》是法國的經(jīng)典,但 “我和誰同桌吃飯”這個由吃飯引申到社會地位的命題,其實可以歸根溯源到西方文化的源頭——荷馬史詩。和誰同桌吃飯,如何吃,吃什么,其實反映出的不只是人神的地位,還有人神的關(guān)系與命運。
一、人與人同桌吃飯
《荷馬史詩》中慣常出現(xiàn)的各種英雄都不是普通的人,有姓名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家世優(yōu)渥的貴介子弟。就算在軍旅過程中,飲食也是無法停止的。怎么吃飯,誰和誰吃,都非常有講究。事實上在特洛亞戰(zhàn)爭中一起吃飯這件事情本來就很少見。
長頭發(fā)的阿開奧斯人在各自的營帳里面/匆匆吃過早飯,隨即披上鎧甲。 a
他這樣說,他們聽取,表示服從,/ 一隊一隊回到軍中去吃晚飯。b
普通的將士們作為配角很難參與大規(guī)模的宴會和聚餐,而有姓名的英雄們則不然。他們會遵從各式各樣的習(xí)俗和地位進行編排和采用不同的飲食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想法。吃飯,首先要知道吃什么。《荷馬史詩》中出現(xiàn)的最多也最詳細(xì)的食物就是烤肉。而同樣的食物,面對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吃飯。
平級吃飯,那就講究的是公平公正。
他們做完事,備好肉食,就吃起來, /他們并不覺得的缺少相等的一份。
阿特柔斯權(quán)力廣泛的兒子阿伽門農(nóng),/把長條里脊肉作為禮物贈送給埃阿斯。c
這個事例恰好包括了慣例和特例的做法。慣例是保持每個人的差序公平,大多數(shù)人是相同的一份。而作為人民的國王,聯(lián)軍的領(lǐng)袖,阿伽門農(nóng)則擁有額外分配的權(quán)利。上文中埃阿斯作為出戰(zhàn)將領(lǐng)立下戰(zhàn)功,就自然應(yīng)該獲得獎賞。有功者賞,這也是絕對公平后相對公平的一部分。
公平即是維護秩序的方法,希臘人重視秩序,他們常常形容野蠻人是不公平的:每個人不能得到他們相等的一部分,就意味這個民族秩序混亂,平時也很難保持穩(wěn)定,注定要被消滅掠奪。重視公平的原則其實不只在飲食中體現(xiàn),在作戰(zhàn)中也是這樣。阿基琉斯的憤怒即來自于此。他認(rèn)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對待,沒有得到他應(yīng)得的一份戰(zhàn)利品和地位。在阿伽門農(nóng)送走寵愛的女奴后,要被迫將自己的布律塞伊絲給他。由此他怒氣沖沖,聯(lián)想到自己的地位與作戰(zhàn)時阿伽門農(nóng)的表現(xiàn),他認(rèn)為阿伽門農(nóng)的表現(xiàn)配不上他的權(quán)杖,這是不夠公正的。
公平簡而言之就是不可以德不配位。這個“德”不僅是品德,還有流傳下來的血緣、傳統(tǒng)、平時的作風(fēng)習(xí)慣、特殊的表現(xiàn),等等。德行與名位必須要匹配,才能公平;只有達到公平,才有秩序;只有維持合理的秩序,社會和軍隊才能正常運轉(zhuǎn)維持。這是個恒常的道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每個個體對于“德”的判定也十分微妙。阿基琉斯的悲劇事實上即來源于此,他始終沒能正確地認(rèn)識自己,也沒能在秩序中找到一個合適并且認(rèn)同的位子,因而他在這場殺戮的飯局慘淡收場,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另一種人與人的飯局則是主客之分的飯局。
他把一只大盤子放在火光上面,/ 盤上放著肥山羊和綿羊肩頭上的肉,/還有肥豬的帶有閃光肥肉的里脊/奧托墨冬抓住,阿基琉斯割肉, /他把肉切成小塊,叉在鐵叉上。/由墨諾提奧斯的神樣的兒子把火燒旺。/柴薪燒完,火焰熄滅,他把燒得/火紅的木炭攤開,把鐵叉放在上面; /鐵叉放在鐵架上,撒上神圣的鹽粒。/待肉烤好,取下來放在大桌上;/帕特洛克羅斯從漂亮的籃里拿出面包, /分給每一張餐桌,阿基琉斯分肉。/他坐在神樣的奧德修斯對面,靠近另一邊,/ 他叫他親密的伴侶帕特洛克羅斯/向眾神獻祭,那人把祭品扔到火里。/賓主把手伸向擺在面前的肉食。d
由此可見,主人待客時,講究的是給客人最好的東西,并且親自動手,以滿足客人的欲望為第一要務(wù)。阿基琉斯作為這里的最高主導(dǎo)者,責(zé)無旁貸地要進行最要緊的招待——切肉、分肉。同上所述,既需要公平,又需要有特殊的差序分配,其中的估量考慮全憑阿基琉斯的心意。這個設(shè)置就凸顯了阿基琉斯無與倫比的地位。另一個幫助他,最要緊的人則是帕特洛克羅斯,暗示他倆的深厚友情和親密關(guān)系。
而在客人這邊,是奧德修斯與阿基琉斯對坐,這個座次安排也體現(xiàn)了奧德修斯的地位。奧德修斯論資歷比不過涅菲斯托斯,論地位比不過阿伽門農(nóng)。但是他在希臘聯(lián)軍中獨一無二的智慧和難得的手腕使自己獲得所有人的尊重。聯(lián)系起他設(shè)局找出女裝的阿基琉斯的故事,想必主人對于這位客人的想法也非常微妙的。能肯定的是,勢均力敵的他們之間必然有著英雄與英雄的惺惺相惜和輕微的敵意。而上下,主奴共用一頓飯的特例也不是沒有,但這極為罕見而且特殊。但究其根本,這種特例屬于主客而非主奴。
這個例子出現(xiàn)在《奧德賽》中,牧豬奴歐邁奧斯招待了偽裝成流浪漢的奧德修斯。這個奴隸不斷地被形容為“高貴”,詩人的描述讓他和奧德修斯之間不平等的感覺差距大大縮小,并且為了表現(xiàn)他的高尚,不給他留下污點。
他把白牙豬的一塊長長的里脊肉奉敬/奧德修斯,令主人心里不勝喜悅。/牧豬奴歐麥奧斯,你當(dāng)時這樣回答說:
“吃吧,可敬的客人,現(xiàn)在請你享用這些食物。/神明或賜予什么或奪走, 全憑他意愿,因為神明無所不能?!?他說完,把頭刀肉祭獻永生的眾神明, /酹奠閃光的酒釀,再遞到攻略城市的/奧德修斯手里,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e
用最好的肉和最尊敬的做法招待奧德修斯這個做法幾乎是神來之筆。雖然歐邁奧斯是因為賭氣才將主人的豬宰殺,但神明將這個客人恰好安排成即將備受求婚人欺侮的主人奧德修斯時,他的做法就是雙倍加分。的確他與奧德修斯有主客之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算作是主人,所以均等和客人第一的原則依舊在這場招待中踐行,并且同上文一樣,在吃飯前都會祭奠神明??梢悦鞔_的是,倘若奧德修斯恢復(fù)身份,他是不可能再與牧豬奴同桌吃飯的。只在擁有外鄉(xiāng)人這個卑賤身份時,他才會與牧豬奴平起平坐,并且感動非常。而在他和同級的阿基琉斯等人同桌時,則沒有這樣的心潮涌動。一個是歸來的朋友,一個是有利益之爭的同僚,親疏之別一目了然。但我們相信,奧德修斯寧愿和阿基琉斯吃上一百頓飯,也絕不愿意再和牧豬奴吃上一頓讓他感動震撼的飯的。階級的罅隙不能夠被情感彌合,否則奧德修斯為什么不對所有人宣揚:我與歐麥奧斯同桌吃了一頓飯呢?
人與人之間的地位差別雖然不像人神一樣有著云泥之別,但是人心中的階層觀念卻阻擋了他們親近。與其難以違背的是習(xí)俗和秩序,不如說難以跨越的是人心中的山。
所以,綜上,在人類中同桌吃飯,大多數(shù)人絕對公平和少數(shù)人得到特殊待遇的原則始終踐行,而且雙方的地位必須平等或者僅有細(xì)小的差別。這一切都是為了人間最根本的秩序,而能夠打破這些的,只有神明。
二、人與神同桌吃飯
人神殊途,可以在吃飯這件事上很明顯地體現(xiàn)出來。就算人有幸與神同桌吃飯,他們終究截然不同,這場飯局是不可能長久地維持下去,不可能作為一個日常生活的程式存在。
《荷馬史詩》中,直接描寫與神同桌吃飯次數(shù)最多的應(yīng)該是奧德修斯。他曾與兩位神女有過長期同居的經(jīng)歷,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與她們同桌吃飯。不幸的是,從吃飯這件事看來,這兩段關(guān)系無一例外,都是注定要分道揚鑣的。
魔女基爾克的食物會讓人類變成豬,這是回家路途上無數(shù)人的一場噩夢。
基爾克領(lǐng)他們進宅坐上座椅和寬椅, /為他們把奶酪、面餅和淺黃色的蜂蜜/與普拉姆捏酒混合,在食物里摻進/害人的藥物,使他們迅速把故鄉(xiāng)遺忘。f
忘卻故鄉(xiāng),意味著忘卻過去。奧德修斯把故鄉(xiāng)伊塔卡幾乎作為畢生的信仰來看待,而一個逼迫他拋棄信仰的魔女絕不可能讓他真正服氣并且愛上。
奧德修斯贏過基爾克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能夠克服基爾克,而是因為赫爾墨斯的幫忙。這其實是個精妙的暗喻。這意味著奧德修斯永遠(yuǎn)不可能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基爾克心服口服。在那個時代,男人征服女人幾乎是一件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而奧德修斯征服不了基爾克,這也意味著他們不可能符合當(dāng)下的時代規(guī)范和奧德修斯習(xí)慣的夫妻模式。他們兩同桌吃飯注定是彼此勾心斗角,試圖互相征服但誰也不能完全勝過對方的尷尬處境。這是頓難以和諧的飯局,失敗的結(jié)局早已注定。奧德修斯最終揚帆遠(yuǎn)航,而魔女基爾克毫無留戀挽留之意,這是必定的結(jié)局。
《奧德賽》中,不管奧德修斯到底對回家的執(zhí)念到底有多大,神女卡呂普索是多么的溫柔多情,這兩位是絕對不可能白頭偕老的,因為他們吃飯根本就吃不到一起去。
神女在她面前擺上凡人/享用的各種食物,供他吃喝,/她自己在神樣的奧德修斯對面坐下,/女侍們在她面前擺上神食和神液。g
飲食的不同讓他們之間的界限猶如楚河漢界般涇渭分明。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小事。倘若說婚姻是一場雜以爭辯的長談,那這場長談必然由無數(shù)的細(xì)節(jié)填充而成,而細(xì)節(jié)中的大頭則是吃飯。吃飯對于人類來說不僅是維持生命的必要行為, 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欲望,從中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喜好與自己都難以察覺的癖好,而正是這些愛好決定了兩個人的契合程度。奧德修斯作為遠(yuǎn)征特洛伊的英雄, 他深愛的不僅僅是伊塔卡這個地方本身,更是伊塔卡本地給予他的整個文化體系的熏陶,而其中與他最息息相關(guān)的就是衣食住行。環(huán)境塑造飲食,飲食塑造文化, 文化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野蠻人被視為野蠻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不就是吃食方面和自視為文明人的種族格格不入嗎?人之所以為人,不就是因為不能通過神液維持生命,永生不死,必須通過普通的事物來生存嗎?飲食方式、食物種類、烹調(diào)出來的味道已經(jīng)成為人五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奧德修斯想念家園,家鄉(xiāng)的食物必然是他最想念的那一部分。
佩涅洛佩作為婚姻最后的勝利者不是沒有緣由的,她是一個凡人,必須同奧德修斯一樣,以食用凡人的吃食維系生命。假如將發(fā)生長期的關(guān)系作為事實婚姻來看待,那么與奧德修斯有著婚姻關(guān)系的三位女人中,除了他的發(fā)妻——凡人佩涅洛佩都與他吃不來,因此相應(yīng)的,也只有佩涅洛佩與他走到了最后。他們吃著同樣的飯,有著同樣的文化背景,有著共同的生活語言,享受著并肩的地位。他們都是凡人,因而平等。只有平等的關(guān)系才能長期維持平衡。這些都是神女與魔女做不到的。
人與神同桌吃飯,注定散場后殊途。
三、死人與神同桌宴飲
從上文來看,人與神是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但是人與神同桌的情況并不是沒有例外。有一位死人,就能與神長期用餐,并且神也不會對他降下懲戒以示警戒。
這個人就是赫拉克勒斯。
《荷馬史詩》中提到赫拉克勒斯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是提起他的后裔,第二種就是奧德修斯在地府里看見他與諸神宴飲享樂的場景。
我又認(rèn)出力大無窮的赫拉克勒斯,/一團魂影,他本人正在不死的神明們中間/盡情飲宴,身邊有美足的赫柏陪伴,/偉大的宙斯和腳蹬金鞋的赫拉的愛女。h
赫拉克勒斯在是一個介于人神之間的半神的存在。倘若他是神,便不會有“魂影”這樣的描述,也不會在冥府被奧德修斯遇見;倘若他是人,他也不會娶到青春女神赫柏,獲得與眾神一樣永葆青春的資格。被神明接納的特殊待遇一是來自于他的血統(tǒng),赫拉克勒斯是宙斯的兒子;二是赫拉克勒斯立下了不朽的功績,足以震撼上天。
死人與神同桌,固然是無限的榮耀,但也是無限的悲涼。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哪怕受到神明的幫助,還是要與所有平庸的人類一樣,被命運驅(qū)趕,不得不像頭畜生一樣被鞭打地向前。當(dāng)他終于能夠享受到凡人不可媲美的榮光時,則是他死去的時候。
赫拉克勒斯的榮耀來自于宙斯的恩典和他的死亡??梢哉f沒有他的死亡就沒有這份與神并肩的資格?!逗神R史詩》中沒有出現(xiàn)確切的命運女神的形象,但命運似乎是宙斯都無法改變的事情。他只能在已經(jīng)固定的基本盤上做出小小的改動,但最終的道路是無法扭曲的。他唯一能破的例在死后,因為此時命運女神不再能夠掌控赫拉克勒斯。
這明明是一場歡樂的宴飲,卻透著無限的悲涼。神就是這樣玩弄著凡人,再心疼凡人也不會為此破壞風(fēng)俗和規(guī)則;凡人給予他們的祭祀和尊崇再多,他們也不認(rèn)為凡人足夠與他們比肩。神的憐憫永遠(yuǎn)這樣高高在上,永遠(yuǎn)稀少而刻薄。
四、神與神同桌宴飲
神幾乎沒有像凡人一樣飲食的生理需要,所以他們吃飯都是神液與美酒,純粹是為了享樂而舉辦宴飲。
眾神坐在宙斯旁邊, 在黃金地上/召開大會,尊貴的赫柏給他們斟神液,/他們遙遙望著特洛亞人的都城, /高舉金杯互祝健康,彼此問候。i
筆者沒有弄明白古希臘的座次和飯桌排布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接近于宙斯同桌吃飯,緊緊坐在他身邊的,僅限兩位女神——正妻天后赫拉與愛女明眸女神雅典娜。這個座次不是隨便排列而成的,它折射出三神高于諸神的地位。坐的離宙斯越近,那與宙斯說話討論辯論的機會就越多,同時受到宙斯的垂青的機會也越多。雅典娜是宙斯的愛女,作為唯一一個從他顱內(nèi)誕生的孩子,哪怕宙斯有著眾多的兒女,她也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地位;赫拉作為天后和宙斯的同胞姐姐,雖然也只是宙斯無數(shù)個妻妾和露水情人中的一個,但她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但妻子和女兒,到底對于宙斯是不同的。女兒與自己血脈相連,是自己的骨血,所以雅典娜的大多數(shù)要求宙斯都會滿足她,因為他不用擔(dān)心雅典娜對自己有著嫉妒和算計。同時雅典娜是一個處女女神,這就讓她不可能取代宙斯的天神位置。所以天神對這個孩子再放心不過,非常寵愛她。特洛亞戰(zhàn)爭除了宙斯操控基本盤,其余最能影響戰(zhàn)局的神就是她。
赫拉則不同。詩人說得很明白,她是宙斯的“寵妻”,也是唯一的妻子。奇異的是素來風(fēng)流的宙斯在《伊利亞特》中沒有四處拈花惹草,而是和赫拉在一處,赫拉甚至利用睡神和愛神誘惑了宙斯,讓他產(chǎn)生火熱的愛意。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嫌隙。在《荷馬史詩》中,他們更像一對針鋒相對又渾然一體的怨侶和愛侶。
雖然雅典娜非赫拉所出,可她們兩始終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頓飯與其說宙斯與二位女神同桌,不如說赫拉與雅典娜同桌。神明的和諧相處意味著聯(lián)盟和互相妥協(xié)幫助,這正是互有優(yōu)劣的二位所需要的。神明的同桌不單是為了享樂,更多含有調(diào)節(jié)和聯(lián)盟的意思。難以私下言明的話語通過兩人在宴會上的一唱一和吐露完成,宙斯的圖謀也因為這場聯(lián)盟不斷進行微調(diào)。神對人不夠憐憫,對于其他的神也未必有足夠的尊敬和愛意。君臣之分和攜手作戰(zhàn)的同袍情誼在神明中體現(xiàn)得更明顯也更為冷酷。神明不會失控,神明也不會為了一件小事徹底地和誰撕破臉, 因為凡人不值得,而與他們匹敵的神明都是永生,在漫長的時間里,什么矛盾不能被消解掉呢?因而神與神的飯局,充滿著算計和爾虞我詐,也充滿著奇異的平衡和友誼。
五、總結(jié)
我和誰同桌吃飯,取決于地位,取決于形勢,取決于命運。古希臘神明為尊的格局和命運至上的法則,并沒有改變。無論處于那個時代,民都以食為天,以習(xí)俗為至高法則。這個不可避免的日常儀式可能是一次萍水相逢的歡喜,也可能是未來分崩離析的伏筆。篇幅所限,不能過多分析,還望見諒。
abcdi〔古希臘〕 荷馬: 《伊利亞特》,羅念生,王煥生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頁,第164頁,第 162頁,第196頁,第77頁。
efgh〔古希臘〕荷馬:《奧德賽》,王煥生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頁,第181頁,第93頁,第217—218頁。
參考文獻:
[1] 荷馬.伊利亞特[M].羅念生,王煥生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4.
[2] 荷馬.奧德賽[M].王煥生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
[3]赫西俄德.神譜[M].張竹明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1.
[4] 加斯帕·格里芬.荷馬史詩中的生與死[M].劉淳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6.
[5] 格雷戈里·納吉. 荷馬諸問題[M]. 巴莫曲布嫫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
作 者: 徐清羽,中山大學(xué)博雅學(xué)院大三本科生,研究方向為古希臘神話與歷史。
編 輯: 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