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語涵
你是否羨慕別的小朋友能寫出優(yōu)美的文字,能在報刊上發(fā)表自己的作品?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能力的吧!
我的寫作之旅起步于三年級。
我從小愛看書,是在書海中泡大的,但在三年級真正開始接觸寫作時,我顯得并不是那么得心應(yīng)手。記得一次隨堂練筆要求結(jié)合一首童詩進行仿寫,我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合適的詞句。滿分5分,我只得了2分。面對有些“扎心”的成績,我迷茫過,該怎么辦呢?
努力練習,這是我唯一的選擇。我接受了老師的建議,選擇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寫日記進行練筆。
于是,我每天寫一段話,有時寫看到的景象,有時寫班里發(fā)生的事情,有時寫小時候的“回憶錄”??傊?,寫親身經(jīng)歷的,寫真實發(fā)生的……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練習,我的習作寫得通順多了,成績逐漸提高。終于,我得了學習寫作以來的第一個滿分。我寫了一只名為“海格薇”的貓頭鷹,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田鼠悄悄地把頭探出洞口,向四周看了看,盡管它機靈警覺,還是難以逃脫海格薇的眼睛。它蹬開樹枝,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田鼠,貼著樹葉飛走了,只留下樹枝還在搖晃,微風還在吹拂……”
這個滿分帶給我極大的欣慰和鼓舞,讓我堅定了練筆的決心。就這樣,我練了兩年,篇幅越寫越長,由一兩百字到三四百字,寫了滿滿好幾本。當寫作遇到困難,提高遇到瓶頸時,老師推薦我讀一讀《俗世奇人》,讓我嘗試仿寫。這本書語言風格極具特色,生動傳神,我仿照這種風格寫了《妙手仁心的老爸》和《我的拿手好戲》,均獲得了滿分的成績。從那以后,張曉風、畢淑敏、肖復興、琦君這些作家的書被我從書店抱回家,他們的文章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大段大段地摘抄、仿寫。
《多彩的新疆》是我在刊物上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內(nèi)心無比欣喜和激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中草藥的故事》《那一刻,我長大了》《“漫畫”老師》等多篇習作陸續(xù)發(fā)表在《小學生作文》及其他刊物上……
我收獲了成功的喜悅,這促使我迎接新的挑戰(zhàn)——仿寫小說。我的第一部小說《貓族榮耀之保護石之戰(zhàn)》“問世”時,在班里小小地火了一把,同學們的閱讀熱情激勵我繼續(xù)寫下去。雖然我經(jīng)常思路中斷無法創(chuàng)作下去,但對寫作與日俱增的熱愛讓我無畏失敗,不怕從頭再來。
寫作,是一次旅行,我享受著旅途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