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溫情的冬日,待在家里甚是郁悶,于是就有了去郊外的念頭。
有個朋友老家在雁山區(qū)鄉(xiāng)下,據(jù)說山清水秀,瓜果飄香,曾多次邀我們前往,一直未能成行,這回欣然前往。
大約50分鐘車程,經(jīng)過桂林愚自樂園地中海度假村大門口時,車子朝圍墻下右邊公路行進(jìn)。
提及愚自樂園,桂林婦孺皆知。它面積寬廣,占地8000余畝,有50多座高峰環(huán)繞。
愚自樂園的圍墻呈犬牙狀,不時有三角梅從墻邊攀爬出來,伸展一條條柔軟的臂膀,綻放一簇簇鮮紅的花朵,給空曠而寂靜的松樹林增添了一抹暖色。行一炷香之遙,雞犬相聞,一條硬化了的公路從村中腹部經(jīng)過,左邊依然是綿延不絕的墻垣,右邊是空蕩蕩的田野,田野里的稻谷已經(jīng)收割,金燦燦的谷粒入了缸或進(jìn)了倉,裸露出干枯的禾蔸,呈現(xiàn)嚴(yán)冬的蕭瑟,而田埂地頭上一壟壟菜畦,蔥蔥蘢蘢,蓬蓬勃勃,透露出無限生機。
田野盡頭,是連綿起伏的山黛,有的高聳,形如筍尖,有的渾圓,狀如乳房,不由得聯(lián)想到清朝嚴(yán)長明的《重九前一日由敷水驛間道赴華山》:“飽食臨柴關(guān),終朝見山黛?!备袊@桂林的奇山異水,源自大自然的饋贈,桂林人在這片福祉上生生不息,皆為有福之人。
說話間,到汕頭村。
若是春天來此,門口三兩株桃花盛開,必定如進(jìn)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到了朋友的大哥家,一幢三層小樓,外墻貼著灰白相間的瓷磚,屋內(nèi)窗明幾凈。主人佝僂著腰在門口殺雞宰鴨,地面用水泥抹過,水龍頭的水嘩嘩流淌。
吃飯尚早,于是我們?nèi)ゴ遄永镛D(zhuǎn)悠。
村后有一座山,狀如屏風(fēng)。山腳下全是低矮的泥坯房,有的歪斜,有的坍塌,早已無人居住,屋內(nèi)雜草叢生,瓦礫遍地。
朋友的姐姐一路陪同,告知村民都搬到新樓房去住了。
早有耳聞,朋友的姐姐嫁在本村,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她邀請我們?nèi)ニ铱纯础?/p>
她的家在村子最南邊,一幢三層水泥樓房,有天井,帶院墻,單門獨院,墻外一棵老樟樹,虬枝崢嶸。一頭名叫安格斯的花牛在樹底下咀嚼著干草,神情安然。站在圍墻內(nèi)眺望,右邊是廣袤的田野,遠(yuǎn)處層峰疊翠,令人心曠神怡。
墻外是風(fēng)景,墻內(nèi)是生活,再累的日子,心似乎就有了歸棲。
院子里的墻根下堆滿了紅薯和芋頭,用麻袋裝好,鼓鼓囊囊的,自家根本吃不完,于是選一些樣子長得丑的,或者有傷痕的紅薯,剁碎了喂雞喂鴨,幾十只土雞土鴨散養(yǎng)在果園里,讓它們自己找蟲子吃去。這只母雞在果樹下下一個蛋,那只母雞下一個蛋,有時一天可以撿十來個。干活累了,捉一只雞回來,晚上一家就可以喝一碗鮮美的雞湯了。當(dāng)然,攢下的土雞蛋也不稀罕賣,留給小孩子吃,或者送給親戚朋友。
不由得聯(lián)想到,若是春天,墻外該是怎樣一番鶯飛草長、溪水潺潺、雞鴨成群的景象啊!
據(jù)說,這是本村的第一幢紅磚樓房,十多年前建就,即便現(xiàn)在看來,在雨后春筍般建起的新樓房當(dāng)中仍不遜色。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汕頭村的山均為喀斯特地貌,土壤稀缺,能種谷物的土地少之又少。朋友的姐姐和姐夫齊心協(xié)力,共同建設(shè)家園。養(yǎng)有四頭牛,除了自家自留地外,又租賃了二十來畝地,種西瓜,種花生,種柑橘,一年收成好的話,純收入有十幾萬元!
閑步在水泥路上,路邊有一簇簇植物,寬大的葉片尚未枯萎,枝丫叢中結(jié)有果核兒,一撮白白的、茸茸的毛團(tuán)團(tuán)從果核里炸裂開來,裸露大半個絨絨的白毛,像一個羞答答的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
呀,是棉花!
朋友的姐姐笑著點頭說,村里家家戶戶都種有棉花,她家一年可以摘幾十斤上好的棉花,床上蓋的棉被都是自己種的土棉花做的。
我們像聽故事一樣,對這潔白無瑕的棉花充滿了歡喜之心,不由得羨慕起如今的農(nóng)人來。
正午的太陽,溫暖得如同母親的胸膛,風(fēng)也知趣地銷聲匿跡了,背部竟微微地冒汗。
方興未艾,來電話說吃飯了,一看時間,兩點一刻。
好菜不怕晚。
中餐吃的是火鍋,一鍋雞湯在電磁爐上冒著騰騰的熱氣。喝一口雞湯,鮮香無比。朋友介紹,雞是她姐姐家養(yǎng)的果園雞。
酒呢,是朋友堂兄珍藏了十多年的“土茅臺”——米酒。不起眼的小陶瓷壇裝著,啟開用黃泥封好的瓶口,瓶口的酒慢慢流進(jìn)杯中,杯中的酒呈蜂蜜色。抿一口,口感香醇,釅而不烈,眾人都夸好酒!酒的主人聽了,面有悅色,說好多人都惦記我這老酒,早就沒有了的,但今天聽說有貴客要來,仔細(xì)翻一翻,居然又找到一壇,下次來,估計還能找到一壇。眾人聽了哈哈大笑,釅釅地呷上一口酒,搛一塊雞肉塞進(jìn)嘴內(nèi),似乎一年到頭的辛勞汗水、苦辣酸甜全在里面了。
吃得正酣,談興正濃。主人又錦上添花,端來一鍋黃燜鴨子,說是西洋鴨,柴火煮的。
嘗一塊,外表焦黃,肉質(zhì)緊湊、香甜,有嚼勁,不愧為地道的土鴨。
朋友的嫂子已吃飽飯,放下碗上班去了。原來,附近的不少村民在愚自樂園打工或經(jīng)商,朋友的大哥大嫂都在那兒打工,一個月有幾千元的收入,還可兼顧家里的農(nóng)活,種點兒稻子和青菜,比起外出打工美多了。
朋友的堂哥說:這幾年黨的政策真的是好到家了,沒錢建房子,國家有補助;沒錢看病,有醫(yī)保;居家找不到門路,有駐村干部來扶貧,要么搞養(yǎng)殖,要么種果子。村里的扶貧對象有十戶人家吃上了低保。讀書、看病、喝水三大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我們農(nóng)民還怕什么呢!現(xiàn)在農(nóng)民的日子真的有盼頭、有奔頭。
幾杯酒下肚,又扒了一碗飯,朋友的堂哥起身離開干活去了,走出堂屋的大門時,陽光照在他那身土灰色的工作服上,他的腳步堅定有力。
飯后的節(jié)目更精彩——去朋友姐姐家的果園。
幾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dá)背皮山。
大自然總是給人驚喜。就在這草木枯萎、花兒凋零的嚴(yán)冬,在這舉目荒蕪的田野,居然存在偌大的一個果園。
漫山遍野都是果子!
乍一見,如同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象。千樹萬樹碧綠的樹葉,千枝萬枝上結(jié)滿砂糖橘,果子紅紅的、圓圓的、一嘟嚕一嘟嚕的,小的如銅錢,大的如荸薺。不禁聯(lián)想到城里人逢年過節(jié),為了增加點喜慶氣氛,在樹枝上掛的小燈籠。它們擠擠挨挨、密密麻麻,有的害羞,躲在枝葉下不肯露臉兒;有的彎下腰來,跟土地母親擁抱親吻。
果園在山腳下。一處空地上建了三間簡易房,用來堆放工具和肥料。房子旁邊砌有兩個四方形的池子,池子里貯滿了清清的水,十來只西洋鴨在池子邊上棲憩,黑色的羽毛,大紅冠子,長長的尾巴微微往上翹起,姿態(tài)比普通鴨子優(yōu)美。這會兒,它們靜如處子,影子倒映在水中,像極了一幅水墨畫。冬天的太陽落得早,余暉照在水面上,像鍍了一層淺淺的金。
西洋鴨并不孤獨,與它們相伴的還有一群雞。
又肥又大的雞一點兒也不怯人,邁著八字步,不慌不忙地從這棵果樹下踱到那棵果樹下覓食。
同行者眼中有無限向往,言下之意若是能在這兒居住該多好呵!
是啊,微瞇了眼遐想,青山作屏障,園中果飄香,遙看炊煙起,雞同鴨“商量”。心里不由得冒出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梢杂枺趫@中徜徉;可以托一枚果子,凝神欣賞;還可以捧一本好書,泡一壺清茶慢慢品嘗,進(jìn)入那種“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自香我何須花”的神仙境界中去。
最實在的還是農(nóng)人,就在我們“走神”的時候,朋友的姐姐手持剪刀,選了一株長得最好的橘子樹,“咔嚓咔嚓”地剪起果子來,一邊招呼我們吃果子。
她踮起腳尖,笑微微的,一手托著果子,一手拿著剪刀剪果子……陽光從背后照過來,使她整個人充滿了動感——勞動中的婦女最美麗。
兩個扎著“沖天炮”的三歲稚童掙脫大人的雙手,徑直去拽果子,拽下來一個,喜滋滋的,歪著頭,一點點剝果皮,果皮還沒剝完,涎水就流下來了……
我也禁不住誘惑,剝了一個,皮薄,肉厚,無籽,蜜甜。
多好的砂糖橘?。?/p>
果農(nóng)一年到頭,沒日沒夜穿梭在果園里,剪枝、施肥、噴藥……把每一株果樹當(dāng)成自己的孩子。果樹在主人精心的照料下,開出美麗的花兒,結(jié)出累累碩果。如今,果農(nóng)們的腰包鼓起來,小日子富起來了!
暮色漸濃,我們依依告別果園,滿載而歸。
從汕頭村出來,天漸漸黑了。白天所見的山水、村莊、果園、雞鴨……所有的景色已逐漸暗淡,幻化成影。占據(jù)我心田的是主人的勤勞。朋友的姐姐一家打理果園,從不聘請人工,完全由他們夫妻倆操勞,還種西瓜、花生,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牛,勤勞使他們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汕頭村的靈魂就在于此。
作者簡介:彭喜媛,女,魯迅文學(xué)院西南六?。▍^(qū)市)第四屆青年作家培訓(xùn)班學(xué)員,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西散文學(xué)會副會長。在《散文選刊 》《廣西文學(xué)》《文談》《南方文學(xué)》等刊物上發(fā)表多篇小說、散文。有作品入選《長征路上的堅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