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成
(貴州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貴定卷煙廠 貴州 551300)
按照GB/T 19609-2004《卷煙用常規(guī)分析用吸煙機測定總粒相物和焦油》的要求使用吸煙機抽吸卷煙樣品并收集主流煙氣,將主流煙氣的總粒相物溶解于含有內標物的萃取劑中,用氣相色譜法測定萃取液的煙堿含量,計算總粒相物中的煙堿含量。
方法驗證指的是實驗室直接引用標準的情況。要注意版本的查新,在引用該方法之前,實驗室應對自身的能力進行驗證,不僅要從人員、設備、環(huán)境方面,還需通過實驗提供的可靠結果如精密度、線性范圍、檢出限、定量限等方法特性指標來證明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從事本檢測項目的人員情況及能力評價如表1所示。
表1 人員情況及能力評價表
設備名稱/型號/檢測參數/測量范圍/精密度/標準要求/計量溯源狀況/符合性評價結論如表2所示。
表2 設備評價表
試劑、耗材、標準物質確認如表3所示。
表3 試劑、耗材、標準物質評價表
續(xù)表
通過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詢,本檢測方法依據的標準GB/T 23355-2009《卷煙 總粒相物中煙堿的測定氣相色譜法》于2009年3月26日發(fā)布,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狀態(tài)為“現行”。
環(huán)境設施及條件評價如表4所示:
表4 環(huán)境設施及條件評價表
①方法的選擇性和基質效應分析。分析7個方法空白樣品(一定數量的代表性空白樣品),檢查在目標分析物(煙堿)出現的區(qū)域是否有干擾峰。表5為驗證情況記錄。
表5 干擾峰情況記錄表
本實驗室檢測煙氣煙堿含量時,出峰位置在6.5min附近,內標物出峰位置在21.3min附近,經7次方法空白實驗,未發(fā)現與待測物(煙堿)、內標物出峰位置重疊或接近的干擾峰。
以上實驗證明,本檢測方法在應用中具備良好的基質效應。
②方法檢出限及定量限驗證。采用空白加標樣品標準偏差法評價方法的檢出限,具體操作方法為:
A.配制6 個煙堿濃度含量分別為0.0959 mg/ml、0.1918mg/ml、0.2877mg/ml、0.3836mg/ml、0.4795mg/ml、0.5754mg/ml的標準溶液制作標準曲線;B.以日常檢測樣品中檢測到的最低濃度值制備1個空白加標樣品,對該樣品進行10次重復檢測;C.計算空白加標樣品重復檢測結果的標準偏差;D.按空白測試結果平均值加三倍標準偏差值的方式計算方法的檢出限,以10倍標準偏差作為方法的定量限,驗證結果見表6。
表6 方法檢出限、定量限情況記錄表
③靈敏度驗證。A.以標準物質配制兩個濃度分別為0.0959mg/mL、0.5754mg/mL的空白加標樣品作為驗證測試樣品;B.分別對兩個測試樣品進樣測試后處理譜圖;C.靈敏度計算:
式中,S:靈敏度;C1:高濃度樣品的檢測結果濃度值;C2:低濃度樣品的檢測結果濃度值;A1:低濃度樣品峰面積;A2:濃度樣品峰面積。
驗證結果數據A1、A2、C1、C2分別為199.88、1283.86、0.092、0.582,計算得靈敏度S為2212.2。
④線性范圍。按GB/T 23355-2009的要求制作標準曲線,直接引用標準曲線譜圖和數據,從儀器給出的數值可知,該曲線的相關系數為0.99999,證實此標準曲線在最低和最高濃度點區(qū)間的線性是穩(wěn)定的,且該標準曲線最低和最高濃度點區(qū)間可以完全覆蓋本質監(jiān)站所需檢測樣品的濃度范圍,位于標準曲線最低和最高濃度點區(qū)間之外的線性可以忽略。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方法的線性范圍符合檢測需求。
⑤測量范圍、方法回收率、重復性、正確性驗證
A.進行不同濃度空白加標樣品的回收率實驗,證實是否符合GB/T 27417-2017附錄A表A.1中規(guī)定的方法回收率偏差范圍,選取日常檢測樣品中最低含量值作為驗證實驗的最低濃度點并編號1、選取日常檢測樣品中最高含量值作為最高濃度點并編號3、再選取二者的平均值左右作為中間濃度點并編號2,每個濃度分別配制1個空白加標樣品,分別重復進樣6次。
B.連續(xù)對以上三個樣品進行重復檢測,每個樣品重復檢測6次,得出的數據見表7。因在本報告中驗證了空白響應值為0,因此回收率直接使用實測濃度平均值計算:
表7 回收率、重復性、正確性驗證情況記錄表
式中,R:某個濃度水平的回收率;
C0:某個濃度水平理論濃度值(加標濃度值)。
a.計算每個濃度點的變異系數,參照GB/T 27417-2017附錄B中表B.1來判斷變異系數是否處于可接受水平:
式中,CV:變異系數(相對標準偏差);
S:某個濃度水平的樣本標準偏差;
b.根據以上數據,參照GB/T 27417-2017附錄A中表A.1及附錄B表B.1,可以判斷本檢測方法在常用檢測濃度水平范圍的回收率、變異系數均處于可接受水平,同時也證實了本檢測方法在此測量范圍內的結果具有良好的正確度。
以下為GB/T 27417-2017附錄A中表A.1及附錄B表B.1摘錄內容:
表A.1 方法回收率偏差范圍
表B.1 實驗室內變異系數
⑥再現性驗證
準備日常檢測中同一牌號同一批次樣品18個。每個檢測人員每天檢測3個樣品,每個樣品測定1次,連續(xù)或間隔(確保時間不同即可)進行3天。2個檢測人員3天時間,共得到18個測試結果。檢測結果數據如下:A:0.80,0.83,0.83,0.87,0.85,0.88,0.87,0.82,0.87;C:0.83,0.84,0.82,0.88,0.86,0.88,0.86,0.86,0.88。
算得平均值x-=0.85,再現性值R=0.024。
再現性標準偏差計算方式:
式中,SR:再現性標準偏差;n:每系列測試中的樣品數量,本次實驗n=3;m:系列數量,本次實驗m=2人×3天=6;xi:單次測量結果;:18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
根據GB/T 27417-2017附錄B表B.1中的實驗室內變異系數來評價再現性水平:
根據變異系數結合GB/T 27417-2017附錄B表B.1判斷,此方法的再現性處于可接受水平。
⑦不確定度分析另外報告討論,驗證合格,此處不做分析。
根據以上材料,證明本部門具備開展本檢測方法的全部條件,且已可正確應用本檢測方法,可以正常開展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