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山市李譚更開紀念中學 黃錫祥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微課教學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和重要。它提供給學生以一種新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方式。同時教師也應多選擇一些新穎的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將學生的視野拓寬,并將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自身可以對其有一個理解,從而促進自身學習習慣的良好形成,并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微課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新型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出發(fā)點,在對學生求知欲進行滿足的同時,通過科技手段建立高效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習氛圍可以良好的得以構建,令學生可以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找到學習動力,并且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以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三節(jié)《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富有較強生命力色彩的視頻,并隨著視頻播放為學生講解生命的意義,令學生知道為什么需要善待和尊重生命。同時也應通過延續(xù)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明白沒有生命的世界有多么可怕,例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沙漠、月球等缺乏生命色彩的圖片及視頻,并與富有鮮明生命力色彩的圖片和視頻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感悟生命的魅力。將微課技術運用到教學中還可以在對學生自身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的同時,鋪墊好之后的教學工作。
如果課堂教學缺乏實效與方法,道德與法治課很可能無法有效的對學生自身學習興趣起到激發(fā)作用。所以,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微課教學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以及不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的現(xiàn)狀,使道德與法治課變得新穎有趣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技術將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激活,適時引入新課,播放相關微課視頻,然后讓學生討論和交流對相關視頻的觀后感,以便學生可以擁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以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課第二節(jié)《防止侵害》為例,在導入新課時,制作播放《未成年人保護那點事》,提出問題,讓學生談談感想,并且思考怎樣不讓悲劇發(fā)生。貼近學生生活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合作的巨大作用,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運用微課輔助教學時,教師應將教學目標進行明確,通過對各種有效教學方式的應用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以提高,并將其中重點和難點的學習效率進行提高,將學生的參與力度有效調(diào)動,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學習上的困惑,使其可以在學習生活中健康成長。
以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四課第一節(jié)《人生成長的關鍵期》一課為例,教師首先應對此課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而后向該目標努力,讓學生理解與家長間發(fā)生矛盾的原因,并應引導學生清楚認知到問題的實質(zhì),同時,教師也應對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并針對學生逆反心理進行研究,找出具體表現(xiàn)出這種不良心理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帶來的實際傷害。而在引導上,教師應側(cè)重于對學生心理態(tài)度和談話語氣的引導,通過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富有教育意義的視頻與歌曲,也可以通過帶有流行色彩,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且富有正能量的歌曲,比如《聽媽媽的話》感化學生,以情感打動學生,感染學生,促使學生找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對家長進行理解,讓學生明白家長對其嚴加管教的原因,并且,傳遞給學生相互理解、平等溝通的道理,促使學生可以與家長和諧相處,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