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鎮(zhèn)大圃初級中學 周莉萍
“新基礎”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初中音樂課中的豎笛教學在這個工程里面雖然比重不大,但同時,“新基礎”教育在理論上的先進性,對豎笛教學具體教研教學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新基礎”教育最關心的是人,教師只有認識到人的重要性,才會改變原有的觀念,改變固有的教學思想同時推進現(xiàn)在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更有效。豎笛本身表現(xiàn)力強,基本是能完成初中音樂器樂教學的任務,達到了鍛煉人、發(fā)展人的目的。豎笛的教與學難易適中,在發(fā)展人的同時還因為其良好的表現(xiàn)力而吸引人。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并認真思考什么教育是最有利于生命的成長。譬如在豎笛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在豎笛教與學中的表現(xiàn),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吹奏以及他們對豎笛學習的意見,同時開放課堂讓科任老師欣賞他們的表演甚至組織學生們到戶外表演邀請家長過來欣賞。對教師來說,只有積極投入教學改革,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豎笛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后更愛音樂,更喜歡音樂課,更對學習充滿信心。
“新基礎”教育實驗的價值取向是“行動”,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益。初中的豎笛教學要有別于小學的豎笛教學,大膽去突破。譬如以簡易版的流行曲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靠初中生較強的學習能力去教學。初中的豎笛教學里,各種教學方法可以齊頭并進。上課時的曲子是一樣的,但是下去輔導時的方法就要因人而異,切忌千篇一律。同一首曲子,高水平的學生可以在音色和節(jié)拍上有更高的要求,而水平欠缺的學生就引導扶助他把旋律吹出來。教師雖然教同一首歌,面對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但每一個班級的具體情況和經(jīng)歷是不同的,正是在應對不同學生時的因材施教,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qū)W到知識,而這也對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課堂主導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
“新基礎”教育的實踐中,教育智慧以專業(yè)素養(yǎng)的形式伴隨教師成長。音樂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智慧集中在教育上。在教學實踐中,它具有準確判斷產(chǎn)生和變化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的能力,根據(jù)面臨的情況及時作出決策和選擇,并調(diào)整教育行為。在同一年級的豎笛教學中,往往教學進度不盡相同,但是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需求,可以通過一首難度稍大一點的曲子來左右協(xié)調(diào)、難易加減、統(tǒng)一進度。教師的教育智慧,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獨特個性,也體現(xiàn)出教師調(diào)控課堂的能力。
“新基礎”教育的理論學習是復雜的,把它運用到豎笛教學中困難重重。在第一輪的“新基礎”教育的教學運用中,我以模仿學習為主,從模糊走向清晰,很久才上軌道。到了第二輪教學,我認真學習了《新基礎教育研究手冊》,再加上不斷反思,嘗試開拓,探索更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但仍遇到各種問題。譬如:F 大調(diào)的音階教學,普遍都是一個一個音去教學,往往半節(jié)課才完成這點內(nèi)容,老師學生都很不耐煩;以及課堂上習慣每節(jié)課的前三分之二的時間講教材,后三分之一的時間去練習,這樣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練習時間也不夠。到了第三輪教學后,我更加認真地去研究《新基礎教育研究手冊》,每天上網(wǎng)去查找相關案例資料,逐漸掌握“新基礎”教育的用意和一些理論運用,感覺漸入佳境。同樣是F 大調(diào)的音階教學,我后來能夠大膽地交給學生們?nèi)プ詫W,小組互幫互查,結果縮短了近半的教學時間,學生們的豎笛學習自信心更足了,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增加了,師生們都有了很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