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宸 趙夢雪 張 倩 (山東建筑大學 250000)
坂茂是日本備受關注的建筑設計師,他的設計作品具有實驗性,擅長運用易獲取、價格低廉的且可循環(huán)利用的材料,被稱為“材料大王”。在坂茂的實驗性的特殊材料建筑設計中,對于紙質建筑的設計最為擅長,坂茂把活中常見的紙張經過特殊處理使其具有防水防火等功能,完成了許多令人驚嘆的紙建筑。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上坂茂為日本設計了國家展館。日本館的圍護與支撐的結構體系全部是由紙膜與紙筒組成,整個外觀形似波浪形的燈籠。這種編織成網狀的紙筒與輕薄紙膜所構成的室內立面呈三維曲面形態(tài),展現(xiàn)了紙質材料在室內立面裝飾上的藝術表達,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功能實用性。在白天,半透明的紙模將室外自然光引入室內,形成自然柔和的室內光源與輕松舒適的室內氛圍,到了夜間,室內的燈光從紙膜透至建筑表面,在夜幕下這種看似發(fā)光的建筑表皮使日本館更具有辨識性。
同樣是展示空間,相比日本館的波浪形外觀,坂茂為三宅一生設計的展廊顯得更為平整一些。展廊的建筑外觀是長方體塊,為了與三宅一生以紙為主題設計的服裝系列相契合,展廊的內部空間也是由紙質材料組成。三宅一生展廊內部共有56根紙管列柱,南側13根呈直線排列,北側43根呈弧線排列。紙管列柱的設計仿照了古希臘神殿中的柱廊空間,并對展廊內部空間進行了劃分,柱列的間隔在日照與燈光的變換下產生不同的光影效果,這種長方形的紙柱廊設計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古典藝術的結合。
在坂茂作品中,位于新西蘭南島的克萊斯特切奇教堂也是將現(xiàn)代技術與古典藝術結合的紙建筑。原來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教堂被地震摧毀,為了讓當?shù)鼐用裼衅矶\場所,坂茂在震后為當?shù)孛癖娫O計了這座臨時教堂——克萊斯特切奇教堂??巳R斯特切奇教堂屬于紙管結構裝配式建筑,施工周期短,建筑整體輕盈,具有抗震功能。紙教堂在建筑外觀上參考了教堂原貌并對形態(tài)進行了藝術簡化處理,將建筑的正立面概括成三角形。坂茂對傳統(tǒng)教堂的花窗進行了現(xiàn)代設計語言轉換,使用不同顏色的三角形重新組合成傳統(tǒng)的花窗圖案。
紙質材料作為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材料,經過坂茂多次的實踐,在坂茂的設計作品中體現(xiàn)出諸多特點。
紙質材料具有表達方式多樣性,可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產生不同的外觀形態(tài)達到理想的裝飾效果。紙可以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產生不同的色彩紋樣,營造出理想的藝術效果。在漢諾威日本國家館的設計中,坂茂將半透明紙膜保持明朗純凈的白色,室外光線穿過半透明紙膜使會展空間內的光線柔和,讓人感到舒適愉悅的氣氛;在三宅一生展廊中的紙管是加工后形成的木色,營造出樸素高雅的環(huán)境氛圍。紙質藝術表達的多樣性也可以體現(xiàn)在紙的形態(tài)上。紙質地柔軟,可塑性強,可制成片狀或柱狀等不同形態(tài)。漢諾威世博會日本館建筑整體在柔軟的紙膜包裹下形成了三維立體的波浪狀,高低起伏,造型優(yōu)美;在三宅一生展廊的內部空間中,紙以管狀的形態(tài)作為立柱呈現(xiàn),縱向的直線條給人一種干凈簡約的現(xiàn)代感。
紙質材料的構成方式多樣,具有靈活性。不同的構成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室內氛圍。漢諾威世博會日本館中的紙是以紙管編制成網狀的形式出現(xiàn),在建筑內部塑造了輕松流動的室內空間,編織成的三維曲面內壁具有未來感;在克萊斯特切奇教堂中的紙管是以陣列的組合出現(xiàn)在兩側室內墻壁上,由于教堂正立面是三角形所以內壁向上收縮,兩側內壁紙管的直線條增加了空間的縱深感,營造出莊嚴肅穆的祈禱環(huán)境。
紙質材料作為天然有機材料應用在空間設計中,具有獨特性。紙由自然界中植物的纖維制成,具備了樹木、藤類等植物的自然質感,給人親切、舒適、自然的體驗。紙質材料具有獨特的肌理與觸感,三宅一生展廊中大量的紙管列柱設計在視覺和觸覺上都給人一種溫和且有質感的印象;紙質材料具有獨特的氣息,人們通過嗅覺感受到紙質材料特有的氣味可以聯(lián)想到自然界的植物氣息,通過這些獨特的感官體驗感受紙質展示空間帶來的寧靜與放松。
坂茂作品中“紙藝術”的生態(tài)內涵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紙的生產過程是由木材、竹材等天然植物原料經過加工而成,具備自然降解回歸自然的特性。在坂茂作品中紙質材料的使用降低了了建造過程中耗材的投入,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紙是可再生材料,在經過回收加工后可循環(huán)使用或作他用。例如在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結束后,坂茂將日本館的紙質構件拆卸整合并運送回日本,將這些紙質材料進行回收加工,制成書本紙張供給本土學生們使用。這一做法間接地節(jié)約了對森林的砍伐,體現(xiàn)了“紙藝術”生態(tài)內涵。
坂茂的“紙藝術”是富有本土文化內涵的。以漢諾威世博會日本國家館為例,坂茂在設計展館時參考了日本本土長屋中的障子門的外觀形態(tài),將編織成網狀的原色紙管附上半透明的白色紙膜,形成抽象化的木格紙門窗的形象,展現(xiàn)了日本傳統(tǒng)建筑的文化特色。坂茂作品中的紙也具有情感內涵。紙因其特殊質感營造出特定的室內環(huán)境,使人在空間中產生情感共鳴??巳R斯特切奇教堂的室內裝飾、桌椅以及懸掛在正中央的十字架均由紙質材料制作而成,室內元素的統(tǒng)一給人一種和諧、寧靜的心理感受。自然原生的紙質材料營造出的純凈、神圣的室內祈禱環(huán)境,帶給當?shù)厍皝矶\告的災民心靈上的慰藉。
在坂茂“紙藝術”中,紙質材料以組裝、編織等形式組成多變的形態(tài),營造出不同氛圍的空間場所。這些紙質材料的運用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紙質材料的多樣性與靈活性使其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起到圍合、劃分與過渡的作用。紙的加工形式多樣、可塑性強,平整的紙面經過編織、折疊等設計手法從二維轉變到三維,甚至往更多的方向發(fā)展,立體的紙藝術品具有體量感,在室內空間中可以起到劃分區(qū)域的作用。由于紙源自天然的特性,紙質材料與其他材料相比其自然的觸感與肌理對人更具親和力,對空間的劃分過渡更自然柔和。
不同類型的紙質材料也有不同的質感。在室內設計中,將不同類型的紙搭配不同的顏色和圖案可營造出多種的室內風格和空間意境。坂茂作品中漢諾威世博會日本國家館使用的紙潔白細膩、整潔透光,有輕盈純凈的視覺效果;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瓦楞紙表面粗糙,顏色較深,給人一種厚重感。紙質材料運用在室內設計中還可在其表面進行顏色、圖案的印染,滿足不同空間的氛圍需求。在室內空間中,紙帶來的豐富或單一的色彩變化以及色彩的冷暖或深淺,均可產生不同的視覺效和心理感受。由此可見,紙運用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對人起到心理調節(jié)作用。紙質材料還可以與燈光結合。紙質的肌理在燈光的照射下顯露出紙纖維交錯縱橫的疏密變化,具有自然的藝術氛圍;紙對室內燈光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光線透過半透明的紙質材料會變得柔和均勻從而起到過濾效果,同時質地粗糙的紙對于光線的反射較弱,可以在室內營造出舒適的燈光環(huán)境。
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紙有著千年的發(fā)展歷史;而在現(xiàn)代室內設計中,紙是一種新穎的材料。在坂茂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紙質材料不僅有豐富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還有一定的內涵價值,在室內空間中靈活的組合空間區(qū)域、提升環(huán)境氛圍,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通過坂茂的“紙藝術”也可以看出他對資源利用和生態(tài)保護問題的關注,在他對材料處理和表現(xiàn)方法的創(chuàng)新方面是值得學習的。在紙質材料投入到室內空間設計過程中,應當考慮如何改善紙在室內空間中的局限,更好地發(fā)揮紙質材料的特性與優(yōu)勢,從而提升室內空間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