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拉姆
【摘要】幼兒階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對于習慣養(yǎng)成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習慣養(yǎng)成不屬于傳統(tǒng)的教育,所以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和標準。但是幼兒階段良好習慣養(yǎng)成對于幼兒未來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力,幼兒園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通過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去引導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幼兒老師,針對目前幼兒教育中習慣養(yǎng)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本文能夠為幼兒未來教育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同時能夠幫助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幼兒;教學活動;良好習慣
引言
習慣是在一個時間段突然定型的一種行為和方式,幼兒時期是養(yǎng)成習慣的良好階段,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老師應該要明白,好的習慣對于幼兒的一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幼兒老師要重視良好習慣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幼兒要自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因為著名教育學家曾經就說過,一個人良好的習慣,能夠自覺的讓他去完成相應的任務,所以為了幼兒未來發(fā)展,幼兒老師應該注意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一、幼兒課程設計要游戲化和生活化
幼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幼兒年齡特征,在日常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就要注意課程內容游戲化和生活化,讓幼兒能夠產生共鳴感和有興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幼兒大部分習慣的養(yǎng)成是在幼兒園中進行培養(yǎng)的,幼兒老師要根據(jù)年齡的特征來設計游戲方式,通過不同的游戲進行操作,讓幼兒逐漸養(yǎng)成一定的經驗,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自主思考。同時,在品德教育上,幼兒老師也要積極的進行研討,要讓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達到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境界。
二、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要重視評價方式
幼兒老師在幼兒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完善幼兒的評價體系,幼兒年齡較小,心理也是比較脆弱的,所以幼兒老師在評價中要多以鼓勵的方式為主,要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積極的鼓勵幼兒。幼兒年齡較小,但是他們渴望表現(xiàn),希望能夠得到正面的評價,所以老師要時刻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或者是肢體動作,例如,微笑、點頭、擁抱、摸頭等方式來鼓勵幼兒,幫助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給幼兒營造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打開幼兒心靈的窗戶。
三、幼兒老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溫和不急躁
幼兒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有一個溫和的態(tài)度,因為幼兒年齡較小,他們生性活潑,會有出現(xiàn)一些比較急躁的情況,所以幼兒老師要有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來對待幼兒,采用溫和的方式去勸導幼兒,不可以太過急躁,用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幼兒。同樣幼兒老師對幼兒有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幼兒階段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幼兒老師對于幼兒習慣養(yǎng)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會學習老師的行為習慣和語言方式,所以,幼兒老師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為習慣,做一個積極向上而又溫柔的幼兒老師,培養(yǎng)幼兒一個良好、溫和的習慣方式。
四、重視教學活動外的習慣引導
(一)抓住休息中的小事,時刻的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在幼兒園除了教學活動以外,會有大量的游戲和休息時間,所以幼兒老師可以在幼兒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去滲透良好習慣的影響,從幼兒的語言表達以及行為方式、思想上去引導幼兒,讓幼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同時要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良好性格,為幼兒未來發(fā)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例如,幼兒午休的時候,幼兒老師可以讓幼兒幫助收拾東西,或者是在在休息的時候不打擾其他小朋友等,都是能夠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同時,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老師要針對幼兒進行引導,如果幼兒出現(xiàn)一些矛盾的時候,老師對幼兒進行引導,告訴幼兒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是永遠也不可以做的,要讓幼兒去關愛身邊的的朋友。同時,幼兒老師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教導幼兒,這樣的效果會是非常明顯的。
(二)家園共育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
幼兒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家園共育的效果,要讓幼兒園與家庭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幼兒老師也要與家長加強溝通。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家長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要從生活中就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幫助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有助于幼兒未來生活和學習。
(三)通過多種教具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兒老師也需要重視教育的作用,通過教具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可以通過繪本故事給幼兒講解習慣養(yǎng)成的繪本故事來幫助幼兒成長,也可以播放一些視頻短片來引導幼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幼兒從感官上去明白哪些東西是該學習的,什么事情是該去做的,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同時通過教具進行直觀性的教育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夠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結語:上述觀點整體論述了在幼兒教育階段,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一個階段也是習慣養(yǎng)成最佳時期,所以幼兒老師要通過多種策略來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幼兒老師需要在日常采用溫和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和與幼兒進行溝通,幼兒課程設計也要重視游戲化和生活化,尊重幼兒的日常生理和心理特征。幼兒在學習之外的休息時間,老師也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幼兒進行影響,通過多種教具來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要與家長之間進行溝通,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幼兒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幼兒未來成長。
參考文獻:
[1]朱緒強.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7):8.
[2]黃雪梅.幼兒園活動中良好習慣養(yǎng)成小策略[J].情感讀本,2020(29):30.
[3]董雨果,吳航.幼兒生活習慣養(yǎng)成現(xiàn)狀及家庭教育策略研究——以武漢市X區(qū)6所幼兒園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1,(06):74-78.